《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文信侯出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文信侯出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战国策文信侯出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日:“大 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处感遁影熬 星球屋度物强嗨翅让凰必良左,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就江靛: 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 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日:“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 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 卿之更计。”司空马日:“臣少为秦7等,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 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
2、司空马日:“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 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 赵来,赵事何如? ”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日:“以上客 料之,赵何时亡? ”司空马日:“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 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 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日:“将军 战胜,王康将军。将军方本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日:“缓病钩,身大臂 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 缀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振
3、相,缠之以布。“愿公入明之。”韩 仓日:“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 自诛。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日: “嗟噬乎,司空马! ”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 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外恐诸侯之A救B秦C必受D之E秦受地F而却兵G赵H守半国I以自存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刀笔,指刀笔吏,即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记事于案策,谬误用刀削除
4、, 故称“刀笔”。B. “赵王不能将”的“将”和“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的“将”含义相同, 指以为将军。C. “王觞将军”中的“觞”,与“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的“觞”含义相同。D.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文中指武 安君向赵王回敬酒。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国代理丞相司空马,向赵王献上割让半数国土换秦国撤兵的计策,被 赵王以以前贿赂秦国却始终逃不脱秦兵的逼迫为由而断然拒绝。B.司空马曾经请求获得赵国的兵权,带领赵国全军抗击秦军,但没有获得 赵王的允许,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就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C.司空马向郭遗
5、预言,赵国会因武安君被杀而撑不过半年就灭亡。果然赵 王听信谗言,赐死武安君,然后赵国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灭亡。D.武安君面对韩仓的逼迫,先是用患了曲挛之疾,无法行跪拜之礼为自己 辩解,接着恳求韩仓能够理解自己,最后以嘴含剑,自刺而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译文:(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译文:【答案】10. BEG11. C12. D13. (1)(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 上却得到了蛹山以东各诸侯国的援助来抵挡秦国,秦国也就不能灭亡(赵国)了。(2)他又认
6、为,司空马被秦放逐,并非由于不聪明;离开赵国,并非由于 无能。【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担心)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 地就会撤军,赵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诸侯之救”是“外恐”的宾语,在“救”后断开,即B处;“秦必受之”中,“秦”是主语,“必受”是谓语,“之”是宾语,句子结构 完整,宾语“之”后断开,即E处。“秦受地而却兵”与“赵守半国以自存”结构一致,单独成句,在“却兵” 后断开,即G处。故在BEG三处句读。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赵王不以司空马为将/如果赵
7、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C.错误。动词,敬酒;名词,酒杯。句意:大王给你敬酒/举起酒杯自斟自 酌。D.正确。故选C。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接着恳求韩仓能够理解自己”错误,原文是“愿公入明之”,意为希望 韩仓能入宫向赵王说明一切。故选D。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从”,同“纵”,合纵;“名”,名义上;“敌”,抵挡。(2) “逐于秦”,被动句,被秦放逐;“不知”,不聪明;“不肖”,无能,不 才。【参考译文】文信侯吕不韦被罢免相国回到封地,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 理相国。秦国乃出兵进攻赵国。司空马说:“大王可分出赵国一半的土地送给秦
8、国,秦国不动一刀一枪而得到半个赵国,它一定非常高兴。秦国担心赵国内有守 备,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地就会撤军,赵 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秦国得到半个赵国,更为强盛,靖山以东各 国诸侯必然担心害怕;失去了赵国诸侯各自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会很恐惧, 恐惧就会来援救赵国,这样,合纵阵线就会成功。我请求为大王去联络合纵联盟。 (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得到了 崂山以东各诸侯国的援助来抵挡秦国,秦国也就不能灭亡(赵国)了。”赵王说: “前些时候,秦国出兵进攻赵国,我们割让了河间十二县,虽然土地减少了,兵 力削弱了,可终究还是
9、免不了遭到秦国的战祸。现在又要割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 国,我实在无力自保,眼看就要灭亡了。希望您重新考虑。”司空马说:“我年轻 的时候,在秦国做过办理文书的小吏,年长以后任过小官,可从来也没有率兵打 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不以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 “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 求大王允许我离开赵国。”于是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守令郭 遗来慰劳他,问他:“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贵客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 ” 司空马说到他给赵王献计,赵王却不采纳,赵国必然灭亡的看法。平原守令问: “根据贵客的预料,赵国何时会灭亡呢?
10、 ”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 为将,一年就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国大臣中有一个 叫韩仓的,他善于阿谀奉承,迎合赵王,赵王和他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能, 妒忌功臣。现在赵国正处于危急之时,赵王必然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必死无 疑。”韩仓果真诽谤武安君,赵王也另派人代替武安君。武安君被调回后,赵王 让韩仓去责备武安君,韩仓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给你敬酒。将军给大王祝 酒时,却暗藏匕首,依法当判死罪。武安君说:“我患有佝偻病,因手臂缩短了, 不能触到地,在大王面前起居不敬,恐获死罪,所以让工人做了个木杖接手,大 王如果不相信,我拿出来请您亲眼过目。”于是他伸出胳膊给韩仓看,样子颇像 门限、木杖,用布缠着。“请您在大王面前说明这些情况。”韩仓说:“我接受大 王的命令,要赐将军以死,不能救免。我不敢为您说话。”武安君便向北拜了两 拜,感激“赐死”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 上自刺而死。武安君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平原守令郭遗会见他的诸位 朋友时,对他们叹息,说:“唉!司空马!”他又认为,司空马被秦放逐,并非由 于不聪明;离开赵国,并非由于无能。赵国不任用司空马而国亡。其所以亡国, 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不能使用贤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