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某县探索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创新乡村干部管理模式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某县探索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创新乡村干部管理模式经验交流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黑龙江某县探索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创新乡村干部管理模式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肇源县委从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出发,进一步探索乡(镇)村党员干部管理新模式,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水平,打造乡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平台载体,创新实施了“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努力推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优化升级。一、背景与起因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的工作任务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乡(镇)村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创新乡(镇)村干部管理成为一个普遍关注和亟需破解的课题。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有着较为深厚的现实背景。一是统筹乡村干部资源需要新思路。乡镇干部“上班没事干、没事不上班”现象比较普遍,除了
2、班子成员和重点站、办、中心的干部任务较重外,一些干部都是阶段性、临时性任务,浪费了政府人力资源。同时,面对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村干部的人力资源和能力素质还有一定差距,无法满足群众的各种诉求和愿望。面对这一现实,需要乡镇党委、政府在整合乡(镇)村干部资源、发挥乡镇干部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优势互补的新思路,为乡(镇)村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搭建平台。二是满足群众多样性需求需要新机制。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群众需求呈现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复杂化的趋势,群众对乡村两级组织的所盼所愿不单单是致富增收,还涉及住房、出行、就医、就学、养老
3、,以及生活环境、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乡(镇)村干部“管”的意识根深蒂固,服务还停留在原来水平,跟不上群众需求变化。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在乡(镇)村干部管理模式上研究探索新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延伸工作触角,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三是提升工作执行效率需要新举措。当前,正是国家对“三农”问题最为重视的时期,也是农业资金、项目最为密集的时期,各乡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思路和办法。如何让国家政策、项目最迅速、最直接让群众受益,如何统一群众思想,贯彻落实乡镇党委的工作思路,再延续过去“组织对组织、干部对干部、会议对会议”的落实方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势必影响
4、政策落实、任务完成。这就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研究工作落实新举措,打破常规行政条块分割、逐级落实的局面,让干部“面对面”对接群众,直接落实任务,回应群众需求,提高工作执行效率、落实效果。四是顺应新时期农村工作要求需要新载体。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镇)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面对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研究探索有效的载体平台,承载承接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顺应未来农村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五是开展党的系列教育活动需要新平台。基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
5、教育,就是要解决基层干部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足、办事不公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搭建起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沟通接触的平台,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用实际行动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二、做法与经过(一)划区域,定职责,建立服务群众全员网络。乡(镇)以现有村屯区划为基础,把全乡(镇)划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IOO户左右,由乡(镇)、村、屯3名干部联合组成工作组负责,构建起“干部人人联系群众、群众户户有人联系”的“3+某”群众全员联系网络。规定班子成员每年深入责任区走访农户不少于100个工作日,普通干部不少于60个工作日。同时,按照“查民情、解民
6、难、帮民富、维民稳、保民安”的工作目标,明确了责任干部做好政策法规宣讲员、科技知识普及员、社会矛盾调解员、群众困难帮扶员、社情民意反馈员“五大员”工作任务,落实代办新农合、新农保等16项便民服务,为基层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二)察民情,解民需,落实服务群众措施。乡镇统一制作群众信息卡,内容包含了家庭人口、固定资产、生产经营项目等6个方面68项内容,由责任区干部入户走访,调查登记,汇总成册。村级设立民情台帐,乡镇组建“民情电子数据库”,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根据调查走访情况随时更新档案数据,形成了完整、详实、动态的民情信息管理系统,为乡镇党委把脉民情、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印制了“干部服
7、务联系卡”,开辟了“公共邮箱”,实行了群众问题分流解决,对群众提出的服务需求,责任区干部能自行解决的,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整理分类后交乡镇党委分流到相关职能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办结或给予答复。(三)建机制,抓保障,确保工作有序运行。实行定期例会制。乡镇党委每周定期组织召开乡(镇)村干部会议,听取深入责任区走访群众情况,研究解决村级发展、信访、民生等实际问题,安排阶段性工作。推行集体会商制。凡涉及全局性、民生类的大事,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集体研究,按照类别和成员分工,确定具体责任人落实。坚持定期督查制。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采取定期查阅干部民情日记或深入责任区走访以及电话问询等方式,随机抽查干部工作
8、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督促干部按时深入责任区履职尽责。三、成效与启示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对加强新时期基层干部管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推进工作落实、促进乡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整合了基层干部资源。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把乡镇干部与村干部捆绑使用,把有效力量向工作一线倾斜,变干部坐班办公为上门服务,变遥控指挥为现场指导,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前置,发挥了乡镇干部懂政策、能力强、信息灵等优势,改善了“农村一线忙不过来,机关干部无事可干”的状况,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作开展。(二)培养砺炼了基层干部。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把乡镇干部真正推向基层,融入群众,直
9、接面对复杂矛盾和问题,激发了基层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业务能力等。同时,通过撰写民情日记、体会文章、调研报告等,增强了基层干部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实现了落实工作与锻炼干部的有机结合。(三)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基层干部深入群众、接触群众机会更多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更主动了。有的基层干部为责任区贫困户的孩子联系学习驾驶挖掘机技术,并一直跟踪服务直到找到工作;有的基层部积极帮助老年人申报老龄补贴,让老人享受到应有待遇;有的基层干部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危房户进行危房改造,等等。基层干部实实在在的服务,使群众受到了触动,增进了干群感情,密切了干群
10、关系。(四)提高了工作落实成效。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乡镇党委把相关工作落实和服务农民群众“一竿子”插到底,构建了乡镇党委与群众之间的“直通车”,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各项政策、任务得到及时宣传和贯彻,切实提高工作落实效果。总结我县“农村社区化”服务模式做法,对创新乡(镇)村干部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具有以下几点启不O(一)必须打破常规把干部用“活二要转变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打破坐班制,把干部工作前移到村屯和群众中,不断扩大基层干部施展才华、释放能量、发挥作用的空间,实现干部从管理群众到服务群众的转变,使干部真正成为最活跃的要素,从而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不竭动力。(二)必须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个中心。要有效整合干部资源,把方便百姓、惠及群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促进干部服务作用最大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必须建立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机制。要在基层干部教育管理、激励约束、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相关机制,用制度规范行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要把好的经验和做法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长效机制,坚持干部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四)必须立足乡村实际创建务实管用的管理模式。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设计有效的基层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举措,搭建有效平台,为基层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