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92522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新课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材简析】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发现在测量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标准物进行测量时,测出来的数据由于没有使用统一标准,比较变成了无意义的活动。要让比较变成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就必须改变方法,使用同一个物体进行测量,这样的结果才有可比性。所以,在本课中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小立方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这是因为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有更多优势:1小立方体的每一条边等长;2.可重叠组合;3.可测长度,也可测量高度;4.10个一组方便计数;5.小立方体的边长接近ICM,非常接近国际标准单位。所以在本课中全班统一使用小立方体(即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物。它使学生在探究环节中慢慢体会到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

2、题变得更方便,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同学之间进行比较要容易得多,使比较有了实际的意义。【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测量的基本要求,知道可以用不同方式对物体进行测量。同时学生已经能对测量形成的数据能否进行相互比较的问题,也能够做出判断。而且实际操作中学生发现数据要能够相互比较,需要用同一种物体进行测量,只有选择标准物测量产生的结果才能进行信息的交流。前面的学习中,对给出的几种材料,哪一种物体是作为标准物的最好选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初步做出选择。本节学习,将会使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一一小立方体进行测量,产生的测量结果将具有重大意义一一可比性,还便于表达和交流。同时

3、,操作中也能间接感受到进制地存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测量实验,知道使用标准单位比非标准单位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准确;认识到使用小立方体组合成的工具,在测量长的物体时会更方便和准确。科学思维:能对实验结果反思中寻找过程性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改进方法并加以实施。探究实践:在测量活动中能选择标准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当物体特征发生改变时能改进优化测量工具,使用组合标准完成测量。态度责任:体验计量单位统一后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一块橡皮擦(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木棍。学生: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

4、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作业本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上节课班级记录表,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1解决疑难,找出问题。(1)出示多个学生科学作业册中的记录表。我选择的物体测量结果桌子长度桌子高度橡皮78个半小棒67个半回形针2123个半小立方体3134(2)讨论: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不一样?怎么解决?(3)学生交流汇报。(4)小结:全班统一使用同一物体作为标准物对我们进行测量。(板书课题: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2.选择测量的标准物(出示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1)提问:这些物体,你们组会选择哪个作为我们大家测量的工具,说说选择的理

5、由。(2)分组讨论。(3)全班汇报。你们小组选择什么?理由是什么?(要求说出依据)3.小结:立方体的优缺点优点每条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高度;比较小,减小误差,更为准确。缺点只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测量速度较慢;首尾很难做到真正相连。【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业记录,让学生发现非标准测量带来的问题是测量结果的不一致,无法作为一个通行标准来使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进行测量,并初步构建对小立方体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打好伏笔。二、测量活动,实测教室桌面和讲台的长度(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每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等1 .预测桌面的

6、长度(1)提问:小朋友,如果用小立方体作为测量的工具,你觉得你的课桌桌面的长度大约是多少个小立方体呢?(提示课桌面长度的起点和终点)(2)学生观察课桌面和小立方体,并将预测填写在到表格中。2 .讨论如何用立方体测量桌面的长度(1)提问:你打算怎么测量?(2)交流汇报:用一个小立方体依次测量(3)他的方法有没有不好的地方?(速度慢,首尾连接容易出错)(4)除了这个小朋友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5)交流汇总:组合小立方体(6)视频演示制作步骤,分组制作组合立方体。(视频:用小立方体来测量桌面的长度,准备的材料有:小立方体、透明胶、剪刀、活动记录表。首先我们可以用透明胶,把颜色相同的十个小立方

7、体首尾相连固定在一起;用十个一组,测量能够更方便、读数都能更快捷;像这样,我们的小立方体组合完毕。要注意,在测量时,沿桌子边缘直线进行测量能更准确,一组、两组、三组依次测量时也要做到首尾相连,最终测得桌子的长度是49个小立方体多一点,49+。为了更准确,这样的测量过程我们要重复做三次哦。)(7)提问:如何测量老师的讲台?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利用替代物测量好桌面的总长度,回到组内再用组合立方体进行测量。3 .小组合作测量桌面和讲台面长度。(1)提醒:教师观察学生的测量 明确被测桌子的哪一条边。 测量过程中要也做到首尾相连;重

8、复测量三次; 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2)教师巡视。4.汇总数据学生汇报数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立方体组合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当学生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再开始测量,活动就变得有意义和价值。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并适时指导,方便后续交流研讨。三、交流讨论,感受标准量的作用(预设10分钟)1集体观察各组数据,并回答问题提问:桌面的长度是多少?讲台的长度是多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测量的讲台面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各组之间的数据很接近,准确度高)2 .为什么大家用了一样的小立方块,课桌面也是一样大,但有的小组的数据还有差距?(因为操作方

9、法上的误差,你发现其他组的人在操作是不是有问题?)3 .讲台的长度和课桌的长度,哪个更长一些?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带来的意义,使得长度可以量化的比较。4 .总结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快速计数。【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班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加深对标准测量物优势的认识。同时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异常数据,让学生感受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操作的科学性,可以通过在桌面用铅笔轻轻划线做标记的方式解决起点的困难。通过小立方体的组合使学生学会十进制的计数方法。四、用小方块测量其他物体1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沙发的长度

10、和餐桌的高度。5 .如果我要测量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和硬币的最外圈的长度,怎么办?【设计意图】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可以巩固课堂中学习所得。将课堂中习得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利用同一物体对身边常见物品展开测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也为今后学习数学中的估算打下基础。五、板书设计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选择标准测量物:小立方体十个小立方体组合【疑难解答】1学生在组合立方体的过程中,会出现连接处不密合或连接不笔直等情况,从而影响课堂进程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怎么办?在实验选材上可以有所调整,选择接口式、积木式、磁吸式的立方体。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的操作,而且制作出的组合立方体比较稳固,测量出的结果也比较准

11、确。2.如果学生三次测量的数据不同,以哪个数据作为取值?对于3次测量结果,如果数据之间差距很大,就要引导学生反思测量过程哪个环节或方法出现了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的测量结果可能出现3种不同组合:三个数据相同;两个数据相同;三个数据都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取众数)或处于中间数值的数据(取中位数),这样的数据最能代表真实的测量结果。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材简析】测量是一种社会活动,而工具是决定测量活动精度的重要载体。测量工具在中国古代即度量衡一直到秦时期才统一,它的统一为国家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测量工具的发展和精度的提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

12、影。本节课让一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人类测量工具发展历程上,最后走向精确工具一一尺子。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先前观察、比较(实践)经验累积起来后,就形成了一定的指向一一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经历不精准到精准,感觉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尺子对生活的重要。在本课中,学生将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初步掌握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对测量的物体长度进行正确读数和记录。学生能感受到测量不同物体时,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是非常重要的。比较、观察和选择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用不同的物体和相同的物体分别来测量物

13、体长度,发现了由于标准的不一致,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给学生带来了困惑,如何制作统一又方便的测量工具打了思想基础。同时为了解决更精准测量长物体,学生还学会了用带有刻度的纸带来测量物体。基于前面课堂所学和已经掌握的技能,本节课利用第6课时学生制作的测量纸带,与尺子进行对比,观察与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引导学习正确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以此让学生对尺子的发展过程认识更加深刻,能感受测量长度单位统一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测量纸带和尺子,能区分两者的异同,认识到统一标准对结果会产生影响的重要性。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感知尺子在测量中的优点。探究实践:能在实践对比操作中,用语言

14、或文字来描述、记录测量纸带与尺子的异同,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正确使用尺子测量、记录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态度责任: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乐趣;体验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尺子,测量并记录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测量纸带。学生:测量纸带(第6课)、卷尺、直尺。【教学过程】一、认识尺子(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测量纸带,课件1 .出示上节课中制作的纸带实物。提问:在上节课,我们发现测量纸带真的很好,可以测量一些长的物体,也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本单元一开始,就有同学说,还可以

15、借助其他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你知道有哪些?2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3 .课件出示:塑料尺、木尺、铁尺、卷尺、纸尺、皮尺等各种尺子的图片。【设计意图】其实对于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很多学生早就知道了尺子,还认识一些其他尺。前面的课文当中之所以没有去讲这个尺子,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测量的发展历程。本课中以上节课制作的测量纸带为切入点,从学生学习使用的载体出发,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兴趣。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材料准备:测量纸带、塑料尺、卷尺、橡皮、课件4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预设10分钟)(I)提问:塑料尺、卷尺与我们自己制作的测量纸带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2)出示四人小组讨论要求:与同伴轻声讨论。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至少各说2点。可以比较长度、刻度、单位、使用方法等;(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4)整理材料,全班交流汇报。尺子和测量纸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板书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5 .用尺子测量橡皮(预设15分钟)(1)出示一块橡皮,怎么使用塑料尺或卷尺测量橡皮的长度吗?(2)测量活动的注意事项:测量前,尺子紧贴物体的边缘;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