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争鸣】辩论之路话风景(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自争鸣】辩论之路话风景(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正式看文章前,有些问题要说明:1、 我的文章会对历年来的国际大专辩论赛进行评论和回顾,其中也会对相关的全国大与辩论赛、海峡辩论赛也顺带介绍。如果没有看过上述辩论赛尤其是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1993-2005)的辩论友人,就请不要往下看了,因为你可能会看地很乏味。(在这里看过的意思是指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一场没陋看,其中主要的辩论赛又不止看过一遍。)2、 在看我评论的过程中,可能站在你的角度会有不同意见甚至你会觉得我的某些观点是荒谬的,所以先请你包容;如果你觉得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帮我修改(我的评论多倾向于揭露不足,因为各个队伍优点的评论在网上很多,只要你有心就可以找到很多并加以总结
2、)风景一: 辩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1993年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被人喻为世纪之辩,如果从开国功臣和逻辑、理论、事实、价值战略安排、以及影响范围的角度来说可以算得上世纪之辩,但从技术上、对抗性、辩位驾御性的角度来说并不能算世纪之辩。首先,技术的应用。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前身)中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就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反问技术、活用词句、避实就虚等技巧了,只不过93年复旦发挥的好而已。1、 反问技术:如倒想请问对方某某问题。在大决赛的复旦与台大的八位辩手每一次发言都能进行提问,直到台大开始被迫回答问题时,台大的四位辩手就慢慢丧失了攻击性。因为这种技巧容易形成攻势,再加上对复
3、旦赞扬的评论,所以在日后的比赛上也被大量运用,使辩论赛开始出现了重问轻答的现象。2、 避实就虚J如台大问复旦第一个善的老师是谁? 复旦回答我方某某辩手早已同答,对方是没听懂还是没听见呢? (姜丰这句话后来被奉为经典,甚至被以后的辩手滥用)复旦用类似的话语回避了对方很多问题(作为当时最佳辩手的蒋倡建在自由辩论中的发言总数近一半都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由于当时的影响力很大,许多评论将这一技巧都进行了赞扬,导致日后这一现象俞演俞烈。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点评嘉宾杜维明都说不能争锋相对是一缺陷。这一点和上述的重问轻答现象使辩论赛越来越失去辩论赛最大的魅力一驳斥。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复旦对于谁是第
4、一个善的老师?”问题的答案,复旦的答案是人人皆自私,人人皆不自私我不评价这句话作为答案是否正确,而是评价这句话的受众性。老实讲这句话的不是一听就能立即明白的,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我给我的学弟学妹解释了很长的时间,他们才明白。这点使以后的辩论赛过于理论化,为辩论赛的曲高和寡埋下伏笔(其实从一个侧面看,也可以说明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越来越差,甚至是文科类学生,但这也是目前社会的一种现状,辩论赛究竟要适应社会还是要社会适应辩论赛?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3、”活用词句,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又很难的技巧。简单在于有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但是难在于如何应用发挥上。99年的谭琦的花招和01年武汉大学的场面效果在
5、不同方面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技巧的作用。而且更多人可能会认为武汉大学在这方面做到了宗师级别所以相比之下,复旦使用这一技巧并没有发挥其最大特色,原因在于手势、反讽语气、表情等因素共同构成的风格还不够突出,但它们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以后的辩论赛建立了方向,以后的队伍也使这种方向泛滥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95年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关于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道德的辩论赛,尤其是香港大学在自由辩论的最后阶段过多的运用词句而脱离了实际内容产生了喊口号的现象如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儿回闻等等,毫无实际意义,点评嘉宾江平评说到我们觉得双方辞藻过于华丽,我们更希望听到一些朴素的、实际的内容。其次,
6、辩位的驾御问题。如果仔细看过比赛的人就可以发现复旦四位辩手都很看重原准备好的稿件,但是台大除了一辩外,其他辩手都更注重临场发挥。虽然临场发挥使他们表现的不如复旦,但从长远来看台湾地区的辩手临场能力越来越强,在以后的比赛开始展现其现场魅力,如95年的林正疆、03年的黄执中,相比较而言他们比大陆学生更适合担任以总结为特色的四辩。以后的辩赛不管是国际的还是全国的、区域的,都会发现大陆选手在四辩临场总结上效果欠佳,有不少辩手虽然做了努力,可还是不能让人满意,这也许和平常的训练有莫大的关系。这一点使普通观众和一些接触辩论不深的辩手认为一辩和四辩就是背稿机器一只要能上台将稿件流畅的背出来,其他的问题交给应
7、该是全队反应最好的二三辩来解决就可以了。造成了一、四辩演讲还可以反应不怎么样的辩手来担当,除了辩位要求的发言,其他环节(自由辩论)基本上不说话的滑稽的辩论赛现象。这一点在全国高校内的比赛应该屡见不鲜。没有看过1990年亚洲辩论赛之前,我一直认为90年代初辩手的说话方式就如93年复旦和台湾的辩手一样(可能是个人审美问题,我一直觉得复旦和台大的辩手在驾御稿件上能力并不强,主要是手势和语言的节奏感上还不够好),所以95年的南京大学和97年首都师范大学的辩手在驾御稿件方面的能力除了背功很强外,手势和语言的节奏感都差强人意。但看了 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中台大一辩王文华的表现,才知道当初南京大学从一辩起
8、就开始输了。不管从手势还是语言的节奏感、综合气质来看,放在现在辩论赛都是很强的,我个人认为除了 99年西安交大的樊登外,到目前为止的国辩(包括全国、名校、海峡辩论赛),还没有出现比他更强的男一辩了。小结:由于复旦的努力和表现,再加上当时社会的现状,共同造就了狮城舌辩的辉煌现象辩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是英雄造时势,更是时势造英雄。正是因为这种万人空巷的辉煌,让许多人看到更多的是优点,而忽视了缺点,导致辩论赛尤其是中国内地的风格过于语词的华丽和理论内容的抽象性,使形式和内容相互脱离分成了两部分,各自偏激发展。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景二:建城容易守城难19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应
9、该说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开赛了,南京大学的四朵金话应该说是在不输比赛的期待下艰难的完成了任务,但在某种新鲜的期待下却让人失望,因为看到的不过是93年复旦风格的翻版而已过于夸奖93年复旦风格的负作用开始显露出来。反而是台湾辅仁大学的林正疆新鲜的让人眼前一亮:滔滔不绝的说话方式和深入浅出的逻辑能力让人知道原来辩论还可以这样,台湾辩论的训练方式尤其是临场能力的训练开始显露出它的魅力。至于大决赛谁输谁赢在网上还是有不同意见,甚至某些关于功利的猜测,这一点上我不予置评,因为辩论结果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存在,只要没有明显的差距,谁都可以赢也都可以输。但是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辩论赛的评判的本质特点,这让很
10、多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自以为是的成为客观存在而替代他人的主观感受1997年第三届国际大专辩论赛,首都师范大学的败北让中国人失望,但我想说整个辩论赛让辩论人失望,因为辩论赛未能出现更上一层楼的现象。整体水平其实和93年第一届差不多,只不过在人们期待中显得那么失望马来亚大学的立论方式、逻辑水平、辩论技巧倒是出人意料,让人意识到马来亚大学厉害:第一,马来亚大学抛弃了过多宣扬价值的战略方法,利用一辩说逻辑,二三辩说事实,四辩事实加逻辑的布局方式形成事实和逻辑强有力的攻守同盟,这一点让首都师范四辩单纯宣扬价值情感的演讲显得软弱无力。笫二,马来亚利用敏感的基督宗教问题打击首都师范大学,使师范大学束手无策,这其
11、实和1995年辅仁大学利用邓小平的政治话语打击新南威而士大学的方式一样让人觉得可恶,我猜测这也许是日后辩论赛要求不得利用宗教和政治的原因吧。正是因为97年的辩论赛整体的失望终于让所有辩论人都认识到一国际大专辩论赛己经到了不破不立的阶段。不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二辩王雁红的表现,她的反应加上女生特有反讽语气、表情形成的特有风格其实是可以让女辩手借鉴的。不过由于97年的“失望让大家忽略了对首都师范大学优点的总结。人们往往愿意总结胜利者的成功和失败者的缺点,虽然无可厚非,但也有失偏颇。风景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1999年世纪末的最后一场国际大专辩论赛(第四届),在主办方世纪绝辩的目标
12、下,无论从主席、辩手、评委、点评、赛制等只要关于辩论的因素都进行了绝妙的设置,甚至还有当时中国最火的晚会歌手谢晓东唱大赛歌曲。让辩论赛整体实力更上不止一层楼,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1999年的辩论赛真的算得上是世纪绝辩一目前无论哪届辩论赛都没有超过,如果还是目前这种辩论表现的话,真的是要绝后了。1999年西安交大的表现真的算得上是完美了,根据网络调查得出最强辩论队伍西安交大的支持率最高,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自由人谭琪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不过这也梢显吹毛求疵之嫌。网上和相关书籍对西安交大的表现都做了评价,在这里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西安交大的:1、 一辩谈稿而非背稿。樊登是我最为推崇的一辩,无论从对
13、稿件的驾御能力还是从反应能力来说,都可以说的上是国辩史上第一一辩(不过据说98年全国辩论赛西安交大的女一辩也很强,但可惜的是我没有看过98年西安交大的比赛,深表遗憾)。樊登一改人们心中一辩背稿的形象,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节奏感很强的说话方式展现出侃侃而谈的一辩形象,所以我评价樊登一直用谈稿这个词语一他的表现使我的学弟学妹误以为他是在现场临时说的稿件,可见其驾御稿件的能力之强。如果你是一辩或是你有兴趣培养一辩,不管男生女生都可借鉴樊登的语言的节奏感,我的一位学弟做一辩,水平一般(60/70分的样子,满分100),但为了能打全省比赛对樊登进行了超级模仿秀活动(以背诵樊登99年国辩上的三场稿件为基础,
14、对他的手势、语言节奏进行了全方位模仿),最后得分90分以上(他在休闲广场进行一辩立论活动,我们让路人给他打分,这也是我对辩手训练心理素质的手段,效果非常不错)。在这里尤其要称赞99年西安交大写立论稿件的水平,他们舍弃很多程式化的用语如根据XXX定义、我方的定义是来源于XX、我方的理由有X点,他们会利用描述的方式来进行定义如经常先说一个事例先来确定立场,再说明定义,好像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关键概念的解释(我建议大家可以将他们的稿件和其他学校的稿件进行比较)。总之,表现形式的谈和非说教化、非程式化的立论内容有机的结合使一辩一开始就占有优势,但很遗憾的是这一特点除了 2000全国大专辩论赛外,西安交大再
15、没有体现出来。2、 重视辩论中的驳斥,充分展现辩论魅力。如果我们经常将自己放回一个普通观众的角色而非辩手来看辩论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作为普通观众而言其实并不期待什么高级的理论,更多期待的是双方辩手的针锋相对:一方提出一个问题,另一方能正面解决掉,解决的越精彩越好,然后一方针对另一方的回答再一次进行正面的驳斥。很不喜欢双方彼此自说自话,互不理睬。西安交大当时这点上作的非常好,他们不怎么提问题而是更倾向于解决问题,99年最佳辩手路一鸣就往往能正面解决对方问题突破对方底线,如半决赛中的停主一方单看另一方、决赛中对方二辩美不美的问题、杨柳问题等,让人叹为观止,我认为他能成为当时的最佳辩手和历年来最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