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事后管理知识20问20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事后管理知识20问20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事后管理知识20问20答1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的主要工作有哪些?答:善后处置。企业应明确对现场污染物的后续处理,对应急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恢复企业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开展撤点、撤离和交接工作,逐步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的责任人和时限要求,明确负责厂内受灾人员损失赔偿,配合地方政府及其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开展损害评估、赔偿、事件调查处理、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等工作。评估与总结。企业组织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起因、应急响应过程进行评估、总结,配合地方政府开展事件调查、编制应急总结报告,并根据总结修订企业的应急预案。2问: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意义是什么?答:找出突发环境事件
2、的根本原因是必要的,以便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贯彻这些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并与其他的有着类似环境风险的企业共同分享。通过有效地统计分析发现事故趋势。企业要支持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从而追溯到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事件链的最根本原因。并要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的每个环节的发生原因,及调查各环节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在每个环节都要查找原因以发现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原因的突发环境事件是极少见的。通常,突发环境事件是人的行为和失误的因果链触发的结果,有时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要追溯到很久以前。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完全地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并追溯到突发环境事件的最终原因。3问:企业如何启动事件调查
3、程序?答:如果突发环境事件不大时可以由企业自己启动事件调查程序。企业领导人按下列步骤安排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第一步,成立调查小组并指派调查成员,包括有相关的技术专家、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作业机构的人员、任命有足够资历的人员任组长。第二步,所需要的参考文件。需要确定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范围,所需要调查的时间链及相关要素,如应急响应、外部机构的行动,还可能需要寻求法律帮助。第三步,确定报告时限。要确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调查中期报告的时间期限,提供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确切的原因并建议整改行动。如果这时还发现了其他的问题,也可以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参与调查。第四步,完成最终报告。最终报告要依据深层次的技术分析来描
4、述事故原因,并提出长短期整改建议。最终突发环境事件最好要在30天内完成。一旦这份报告完成,业务单元管理层应该要评审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发现和所建议的整改措施,并确定是否进行整改。最终报告要描述管理者对所建议的整改行动的职责,并分派整改行动计划。重新回顾或是整改完成的行动期限都要确定。企业领导人要确定完整的调查报告分发的范围。特别是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教训分享报告要与企业内各生产单元共同分享,甚至有时要有外企业共同分享。4问:事发企业调查的内容有哪些?答:详细调查企业是否正确履行了环境应急预案中所赋予的职责与义务,从而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进行评价,为同类事件的预防提供借鉴。具体包括环境安全管理
5、制度情况、环境风险排查评估情况、环境安全管理情况、环境应急预案报备情况、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通报情况、事发应对处置情况(启动预案、切断污染源、防止事态扩大)、其他情况。5问:应急处置阶段损害评估工作内容包括哪些?答:应急处置阶段损害评估工作内容包括:计算应急处置阶段可量化的应急处置费用、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等各类直接经济损失;划分生态功能丧失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中长期损害评估。直接经济损失指与突发环境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损害,为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应急处置费用以及应急处置阶段可以确定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突发环境事件责任方为保护公众健康、公私财产和生态环境,减轻或
6、者消除危害主动支出的应急处置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应急处置费用包括应急处置阶段各级政府与相关单位为预防或者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害支出的污染控制、污染清理、应急监测、人员转移安置、组织指挥和后勤保障费用等费用。应急处置费用统计时各项损害是指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者应急处置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或生产安全事故等造成的损失。6问:直接经济损失核定原则中的规范性原则是什么?答:直接经济损失核定要收集完整的损失或费用数据的证明材料,数据与证明材料要真实可靠且一一对应,缺失证明材料的损失和费用不能计入。对同一突发环境事件的直接经济损失核定要采用统一的数据调
7、查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和核定标准,保证核定结果规范公正。产生应急处置费用的工作措施应当与应急处置方案的要求或者应急指挥部的部署一致,应当与减轻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措施直接相关。7问:直接经济损失核定原则中的时效性原则是什么?答:应急处置费用必须是在应急处置和预警期间、以及在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区域范围内发生的费用。应急处置和预警期以应急处置方案界定的或者以应急指挥部研判确定的时间为准。事件发生前已列入财政支出预算或工作计划,因事件发生而提前执行的设备购置费、租赁费、工程施工费等支出,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各应急工作参与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和长期聘用人员在应急处置期间的劳务费和工资性收入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8、。但由于事件引发计划变动产生的额外费用,可计入直接经济损失。8问:直接经济损失核定原则中的合理性原则是什么?答:对于同一突发环境事件,不同单位、不同地区填报的损失和费用数据要符合逻辑,同类型损失和费用单价的差异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实际调查或者历史相关数据,以上下浮动在一倍以内视为合理。因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造成的材料、交通、人工等价格上涨,以不高于市场价一倍视为合理。由其他突发环境事件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应当明确原生事件的核定时限和地域范围,避免重复或遗漏核定。9问:应急处置费用确认的原则有哪些?答:应急处置费用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期间,为减轻或消除对公众健康、公私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
9、害,各级政府与相关单位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所发生的费用应急处置费用确认的原则如下:(1)费用在应急处置阶段产生。(2)应急处置费用是以控制污染源或生态破坏行为、减少经济社会影响为目的,依据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或基于现场调查的处置、监测方案采取行动而发生的费用。10间:应急处置费用不包括哪些?答:(1)责任方内部污染源控制、污染拦截、污染清理等产生的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比如某企业烧碱储罐泄漏事件中,企业为防止污染物流出厂界在企业内部采取拦截、吸附等措施产生的费用。(2)非必需的污染处置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比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中启用备用水源,在备
10、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In类水质标准的情况下,采取上游截污、治污等改善水质措施产生的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3)非突发环境事件产生废弃物的处置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比如火灾爆炸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火灾或爆炸产生的废弃物处置费用不计入突发环境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但是危险化学品泄漏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中,危险化学品污染清理费用和被危险化学品污染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置费用计入突发环境事件的直接经济损失。(4)超出应急处置实际所需的药剂或材料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当购置的药剂或材料数量远高于实际消耗时,可以按照实际消耗的1.2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因投加药剂购入了20吨药剂,但应急处置实际仅消
11、耗了10吨,在核定药剂费用时,可以计入12吨药剂的购置费用。(5)非合理时间内发生的设备或场地租赁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当租赁时间远超过应急处置时间,按照实际应急处置时间的1.5倍产生的费用计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为应急处置工作租用了3个月的民房作为现场办公场所,而实际应急工作仅持续了1个月,在核定房屋租赁费时计入1.5个月的租赁费用。(6)已列入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或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非污染处置费用,不计入突发环境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例如,火灾爆炸事故中的消防灭火费用。11间:应急监测费用包括如何计算?答:应急监测费用是指应急处置期间,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采样
12、、监测与检测分析活动所产生的费用。(1)应急监测费用应发生在应急处置阶段以及合理的预警期内。预警期以应急处置方案的规定或者应急指挥部的部署为准,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指挥部决策没有相关具体要求的,根据污染团实际到达预警监测点位的时间判断,突发水环境事件以该时间点前24小时视为合理,突发大气环境事件以该时间点前2小时视为合理。(2)监测频次和采样布点密度应按照应急监测方案执行,并符合相关采样监测技术文件要求。(3)应急处置结束后48小时以外的、观察被污染区域环境质量是否持续、平稳达标产生的监测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4)明显与事件无关的采样或监测项目产生的费用,比如在事件特征污染物已确定后,仍监
13、测其他不相关污染物产生的监测费用,不计入直接经济损失。12问:人身损害的确认应满足哪些条件?答:人身损害指因突发环境事件导致人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造成人体疾病、残疾、死亡或精神状态的可观察的或可测量的不利改变。人身损害的确认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个体暴露的潜伏期和特有临床表现为依据,应满足以下条件:(1)环境暴露与人身损害间存在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环境暴露发生在前,个体症状或体征发生在后。(2)个体或群体存在明确的环境暴露。人体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接触等途径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且与环境介质中污染物与污染源排放或倾倒的污染物具有一致性或直接相关性。(3)个体或群体因环境暴露而表现出特异
14、性症状、体征或严重的非特异性症状,排除其他非环境因素如职业病、地方病等所致的相似健康损害。(4)由专业医疗或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13问:财产损害的确认应满足哪些条件?答:财产损害指因突发环境事件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或价值减少,以及为保护财产免受损失而支出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财产损害的确认应满足下列条件:(1)被污染财产暴露于污染发生区域。(2)污染与损害发生的时间次序合理,污染排放发生在先,损害发生在后。(3)财产所有者为防止财产和健康损害的继续扩大,对被污染财产进行清理并产生费用。(4)财产所有者非故意将财产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中,且在采取了合理的、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后,被污染财产仍无法
15、正常使用或使用功能下降。14问:生态环境损害的确认应满足哪些条件?答:生态环境损害指由突发环境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可观察的或可测量的不利改变,以及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破坏或损伤。生态环境损害的确认应满足下列条件:(1)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存在时间先后顺序。环境暴露发生在前,环境损害发生在后。(2)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的关联具有合理性。环境暴露导致环境损害的机理可由生物学、毒理学等理论作出合理解释。(3)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的关联具有一致性。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的关联在不同时间、地点和研究对象中得到重复性验证。(4)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的关联具有特异性。环境损害发
16、生在特定的环境暴露条件下,不由其他原因导致。由于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可能存在单因多果、多因多果等复杂因果关系,因此,对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关联的特异性不作强制性要求。(5)存在明确的污染来源和污染排放行为。直接或间接证据表明污染源存在明确的污染排放行为,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笔录、视听资料等。(6)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存在污染物,且与污染源产生或排放的污染物(或污染物的转化产物)具有一致性。(7)污染物传输路径的合理性。当地气候气象、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存在污染物从污染源迁移至污染区域的可能,且其传输路径与污染源排放途径相一致。(8)评估区域内环境介质(地表水、地下水、空气、土壤等)中污染物浓度超过基线水平或国家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估区域环境介质中的生物种群出现死亡、数量下降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