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李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李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李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暮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尊精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咸淳元年,入知临安府。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关白始行。芾独无所问。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尝出阅火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J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大军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
2、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多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民始帖然。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士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J时共所爱女死,一恸而行。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似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枣牛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
3、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费。(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注释】大军:元兵。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B.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C.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D.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I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4、正确的一项是()A.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近似的词语如: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署,代替无本官的职务。B.稽籍,查验户口。稽,考查,查验,义同“无稽之谈”之“稽籍,户口,与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的“籍”意思不同。C.皂,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也称皂角。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故称今之化学去污用品为肥皂、洋皂。D.乘,本指乘车,引申为“升,登上”;城,城墙,与过秦论中“践华为城”的“城”意思相同。“乘城”即登上城墙进行守卫,也泛指守城。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芾善于治理,任职祁阳,治绩受到好评,平
5、盗有功,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大胆公平摊派赋税。B.李芾不畏权贵,面对把持朝政的贾似道,也不事无巨细地请示,对其耍特权搞特殊的家人,严厉杖击。C.李芾忠贞不渝,在朝廷艰困之时,他组织百姓武装自卫,不顾个人得失上任,冒死督战,对于降将一律杀死。D.李芾勤政清廉,早上办公直到晚上,孜孜不倦,三更休息五更天就又起床处理公务,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译文:(2)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译文:【答案解析】10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时永州盗寇四
6、起,(官府)招降他们,一年多都未成功。李芾跟参议邓炯领一千三百人攻破了盗寇的巢穴,活捉贼首蒋时选父子而回,他们的余党也随之平息。“招”作谓语,“之”作宾语,主语省略,故应在“招之”前后停顿,排除AB。“余党”作主语,“平”作谓语,故应在“余党”前停顿,排除C。故选D。11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无稽之谈”,句意:毫无根据的说法。“箝吏民,封府库”,句意: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C.错误。皂,文中指黑色,可由熟语“不分青红皂白”推知。“县予一皂帜”,句意:县里授予他们一面黑旗。D.正确。句意:人们还是饮血发誓登城
7、拼死一战。/凭借华山作为城墙。故选C。1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C.“对于降将一律杀死”说法有误,原文是“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可见,对于元军派来劝他投降的人一律处死。故选C。13 .(1)福王府有逼人致死的事,贾似道竭力营救,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还是依法处置。(2)我难道会在考虑自身的问题上犯糊涂吗?只因(我家)世代蒙受国恩,现在很幸运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析:(1)“力”,竭力;“往复”,再三;“辩论”,申明自己的观点;“竟”,最终。(2)“味”,糊涂;“第”,只;“许”,奉
8、献。【文言文翻译】李芾,字叔章.他的祖上是广平人。他从小就聪敏机警。早年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了南安司户,后被征召做了祁阳尉出外救济灾荒,不久就在当地有了好名声。(随后)代理祁阳县知县,该县被治理得很好,(又)被征召做了湖南安抚司幕官。当时永州盗寇四起,(官府)招降他们,一年多都未成功。李芾跟参议邓炯领一千三百人攻破了盗寇的巢穴,活捉贼首蒋时选父子而回,他们的余党也随之平息。后又做湘潭县知县,该县有不少豪门大户,前任县令像捆住手脚一样不敢冒犯,李芾清查户籍摊派赋税,不躲避权势,(使得)赋税劳役极为公平。咸淳元年,调回临安府做府尹。当时权相贾似道主持朝政,前任府尹事无巨细都事先禀告才去实行。唯独李芾
9、不禀报什么。福王府有逼人致死的事,贾似道竭力营救,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还是依法处置。李芾曾经外出视察火攻战具的生产情况,百姓有不生产这种战具的,李芾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是贾似道的家人。”李芾立即用杖责打他。贾似道知道以后大怒,让谏官黄万石以贪赃罪诬告他,(随之)罢免了他。元军攻取鄂州,朝廷才起用李芾做湖南提刑。当时湖南各县盗寇骚扰,百姓大多四散奔逃,李芾下令所属各部征调百姓武装自卫,县里授予他们一面黑旗,下令道:“作乱者斩于旗下J百姓才安定下来。于是(李芾)发布号令征兵,挑选壮士三千人,让当地的豪绅尹奋忠统领军队护卫君王,另召民兵聚集在衡阳一带做防守准备。不久,贾似道兵
10、败芜湖,于是朝廷恢复李芾官职。让他掌握漳州兼任湖南安抚使。当时湖北州郡都已被元军占领,他的朋友劝他别去上任,李芾流泪道:“我难道会在考虑自身的问题上犯糊涂吗?只因(我家)世代蒙受国恩,现在很幸运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当时他的爱女死了,他痛哭了一场就上任去了。德佑元年七月,李芾到漳州,漳州的军队将被调尽,元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湘阴、益阳各县,仓促中李芾招募了不到三千人,命令刘孝忠统率各军。十月敌兵攻打西壁,孝忠等人奋力迎战,李芾冒着被流箭和滚石击中的危险亲自督战。对于受伤的将士,他都亲自去安抚慰劳,每天用忠义之道勉励他的将士。死伤的人多到堆叠在一起,人们还是饮血发誓登城拼死一战。元军方面有来招降的,李芾杀了他来示众。李芾的为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处事精明机敏,奸猾的人骗不了他。并且他还精力过人,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晚上常常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来处理公务。他平生为官清廉,家无余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