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三年(2023年-2025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劳动教育三年(2023年-2025年)发展规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小学劳动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2025年)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二、组织领导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
2、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胜利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三、工作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总目标,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谋划顺应时代、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师资雄厚、场所丰富、安全可控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形成操作有方、评价有效、督导有力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劳
3、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
4、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四、实施步骤(一)2023年1阶段目标。系统梳理我校劳动教育基本情况,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组织网络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校内场所校外基地为主阵地,打造成示范学校。2.工作任务。落实劳动教育基本要求,明确我校劳动教育课时、活动开展、评价考核等内容,制定学生劳动清单,明确劳动教育特色发展方向,将学校建设为教育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管理运营规范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二)2024年1 .阶段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系列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推出一系列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学课程,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多维、立体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5、2 .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家长基础作用、学校主导作用和社会支持作用。深化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初步总结劳动教育实践模式,争取各级各类劳动教育专项课题。丰富劳动教育资源,评选优秀劳动教育课程;扩充人才队伍,表彰劳动教育名师。(三)2025年1 .阶段目标。形成多部门联动、各学段统整,家庭、学校、实践基地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体系。总结劳动教育经验和亮点做法。2 .工作任务。全面梳理我校劳动教育建设成果,形成劳动教育阶段性总结报告,推介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方案。五、主要内容1 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学习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利用这个寒假学会2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劳动
6、观念和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2 .协助家务劳动,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学生结合疫情期间的特点,协助家长开展家务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防疫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好孝老、敬亲、爱老等活动。3 .开展兴趣劳作,体会劳动乐趣,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兴趣劳动,创作各种手工作品,促进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能力,体会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技能。4 .利用家访,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组织机构,统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二)强化督导考核。将劳动教育纳入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对劳动教育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三)强化宣传总结。引导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及时总结、宣传劳动教育活动成果,推动劳动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强化网络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