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发现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发现研究综述.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发现研究辘摘要: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考古从1943年驹井和爱的考古发掘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考古材料的积累,学界对土城子历史的认识逐渐深化。通过最新的考古材料可知,这座古城遗址从战国到元代一直沿用,畴间跨度非常大。近些年,除了使用传统的考古学方法外,体质人类学等科技考古手段也应用到土城子考古研究中。关键词: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考古:历史;体质人类学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古城面积约4平方公里。对于遗迹的性质,同治十年(1871成书的和林格尔厅志略说:上土城在厅北十八里,基址尚存,周围约二十里许,相传元顺帝后俺答汗所居
2、。”1据胡钟达、薄音湖等学者研究,2俺答汗修速的归化城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区一带,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并非俺答汗居住地。1934年和林格尔县人刘汉鼎编纂的和林格尔县志草载:成乐县城,秦置在今县北土城子。定襄郡城,在县北二十里土城子,城用十六里,其门四,内城二百五十步见方,东南犒有营垒遗迹,印成乐城也。网1937年成书的绥远通志稿载:案上土城所在地,以水道方里及其速筑之宏阔暨遗迹残毁最甚各点推之,颇似汉定襄郡所治之成乐城,亦即后汉北魏所谓盛乐,而拓跋氏踵事增筑以为北都者也。4绥远通志稿认为上土城村古城为汉代定襄郡郡治成乐县,北魏早期都城盛乐,其主要依据的是水经注的记载:白渠水西北,迳成乐城北。郡国志日
3、:成乐故腐定夹也。魏土地记日: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今云中郡治,一名石卢城也5云中城是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城东80里的成乐城即今土城子古城,绥远通志稿的观点后来被驹井和爱接受,61961年李逸友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墓发掘简介、71964年陈国灿大黑河诸水沿革考辨8都沿用了这种观点。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从1943年开始的,从时间跨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1943年在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协助下,东亚考古学会委派驹井和爱等人对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进行了试掘,发掘时间是1943年10月22-31日。驹井和爱采用了探沟发掘法,在
4、古城内打了12个探沟,每个探沟宽2米,长30米,每日用工50人。驹井和爱在古城中南部表土下数寸发现了宋代瓦当和费骞残片,在古城东南部距离地表两三尺的地方发现有汉代砖瓦、铜钱.铜钱等,铜钱包括五铢、半两、大泉五十等。根据发现遗物,他推测遗址内最北边是北魏盛乐古城,毗邻宝贝河拐弯处是辽金振武镇,东南方是汉代成乐城址。9此外,他在古城中南部金代遗址发现大定六年铭文砖,由此可以确定金代雄佛寺的存在。10驹并和爱的试掘是第一次对土城子古城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发掘,他绘制了遗址的平面图,根据出土遗物对古城遗址进行了分期,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汉代的排水沟以及排水沟所用的陶制管道,在城址东南角汉代古城内外的地表采集了
5、磨制石斧和彩陶片。11驹井和爱所绘的平面图相当精确,图中所绘台地上两个B1形建筑墓址,其中之一,因为采石巳经被破坏。他所发现的汉代陶制排水管道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片在后来的发掘过程中再也没有发现。驹并和爱的考古调查报告为我们今夭研究土城子遗址保留了珍贵的资料。驹并和爱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第一,当时对北魏时期考古遗存发掘较少,缺少可供参考的资料,把本属于唐代的土城子北区定为北魏盛乐;第二,发掘资料没有经过整理,仅发表过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二、第二阶段(19491979)第二阶段的考古发现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在古城西侧西窑子村发现一座唐代祷室墓,出土绿轴塔形器一套,但这座墓葬的
6、材料没见报道。121959年当地村民在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在古城内发现一黄害藏货币,陶瓮内有西汉到唐代的货币7万多枚,约500公斤受。这批钱币有汉文帝四铢半两、五铢钱,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货泉、布泉,北魏孝庄帝永安五铢,北齐文宣帝格平五铢,北周武帝五行大布,隋代五铢,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这些货币中最多的为开元通宝,总计67000枚。赵爱军等人根据唐代钱币的年号推测窖藏埋藏的时间应不晚于唐褥宗建中年间。(13土城子遗址比较集中的考古发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队李逸友在土城子北面干梁内发掘4座古墓,同年4月17至5月19日为配合水利渠道工程
7、,张郁等人对古城东部边缘地带进行了清理试掘.与此同时,田沛林等在距离古城北城墙约200米处发掘了7座墓葬。141960年对土城子采用了探方式的发掘方式,对古城东部水渠通过的地方进行重点发掘,并解剖了四段城墙,这次发掘的成果有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发掘纪要15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发掘报告16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墓发掘简介o1720世纪60年代考古发掘取得的成绩有:一,通过对四段城墙的解剖和城内遗址的试掘,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把古城的地层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战国晚期到西汉,第二期是东汉到北朝初年,第三期是北朝中期到隋唐,第二期遗物不同于第一期、笫三期,也与内蒙古地区北朝中后期的遗物有差别,这是拓跋鲜卑
8、定居盛乐不久,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二,南城东墙不是一次修筑而成的,最早建成年代是西汉,东汉以后到西晋时期有一个增修的过程。北城唐代城垣速在汉魏文化层上,建城时间在初唐,唐城的补修应在王忠嗣设立金河县以后,安史之乱爆发时期。三,在南城第一发掘区找到了一处大型建筑遗迹以及建立在之上的大面积居住遗址,对北城的部分街道及街道两旁的建筑基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四,在第一发掘区发现了分属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层的两个窑址,在南城东城墙和北城堵边缘发现瓮棺葬墓,有的筏棺葬被压在城墙下面,在古城北城墙附近发掘了11座残室壁画墓。18第二阶段考古发掘与研究不足之处是:一,没有发现战国地层下春秋时期的遗迹。二,为配合
9、基本水利建设,此次发掘侧重于古城东侧水渠两旁,受发掘范围所限,对古城整体文化面貌认识有限,特别是讨辽金元时期的中城遭透没有涉及。三,受时代的限制,对考古发掘资料没有进行多学科的琮合研究,因为技术原因,壁画墓的图像资料没有保存下来,壁画墓的年代定为晚唐至辽初。近些年通过对墓葬出土的绿釉梨鹉壶等器物的研究,这批墓的年代应该在辽初,原断代偏早。四,北城的展城年代是否是唐初,其增补的时间是否为安史之乱爆发时期,尚需进一步探讨。三、第三阶段(1980年至今)第三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始于1986年。这一年土城子村村民赵德俊在古城东取土时发现一把青铜短剑,这把剑是在距地表2米左右被发现的,与短剑一起出土的有
10、一匹马的骨骼,马骨在下,短剑在马骨的上面,青铜剑上面刻有文字,经李学勤解读,此铭文为“耳铸公剑:19这把剑的出土说明早在东周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已经与中原存在文化交流。1988年和1989年苏哲前后两次调查了土城子遗址,并指导牛世山、罗文华对土城子遗址进行了测绘。苏哲的主要贡献有:一,主要调查了中城,找到了中城城墙东门与北门两处门址,发现了门址地面堆积的大量素面筒、板瓦残片,指出此处原有门楼之类建筑。二,在东门遗址发现漆瓦,他根据晋书石季龙载记的相关记载和大同永固陵出土的类似瓦当,认为这种瓦当应为北魏盛乐遗物。三,在中城2号台基发现残石佛像和小型佛座、莲花兽面瓦当等辽金遗物。四,在中城南部临河处和
11、东墙内侧发现了蜥蜴形纹、变形云纹.S型纹和YSX形组合纹四种瓦当,他结合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发掘报告的分期,得出“中城南部、南城北墙延长线以南,直到今宝贝河东岸地区都属于汉盛乐县城、北魏故都盛乐城范围之内的结论。201994年,在土城子古城南1.5公里处的南园子村发现一座唐代墓葬,由于这座墓葬被冲沟冲出后遭到盗掘,部分随葬品是收嫩回来的,随葬品的原来位置及数量不清。魏坚通过墓葬出土的唐武宗时期铸造的“会昌开元”断定此墓为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的墓葬,并根据慝葬特点归纳出三点:墓葬中出现酱釉穿带瓶、凤首穿带瓶、高领穿带罐、鹦鹉壶等器物,具有强烈的北方游牧文化特色:墓葬中出现的塔形器与佛教有关;墓葬
12、中出土的贴塑陶器的花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壁画主题和墓葬结构又有中原风格。他认为墓主人可能是受中原汉文化影响较深,但仍保留一定民族传统的北方少数民族。(211996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土城子古城周围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了战国、汉代和隋唐时期的墓葬8座,这是在土城子周边第一次正式发掘汉代墓葬。这次发掘的材料仅公布了两座汉墓,一座位于土城子古城东南,另一座位于古城东北的公布营村南,两座墓的形制相同,都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发掘者根据墓葬出土器物与墓葬形制判断,这两座墓的年代与召湾M70的年代相差不远,时代为西汉中晚期,且这两座墓与汉代成乐故城有关。22土城子古城大规模的考古
13、发掘始于1997年。1997年711月,为了配合达一丰超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线路经过地点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同时在北城北部进行考古发掘,共布方7个,发掘面枳400平方米,出土了三彩釉碗和邢窑白釉窄环圈足碗。1999年10-12月,为了进一步了解北城的布局情况、地层堆积状况和文化内涵等问题,又对古城遗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和勘探,重点勘探了东西城门、黄城、街道、大小煤山等,勘探面积3万平方米,同时在北城西南部遂行考古发掘,共布方28个,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作坊遗址、水井、窖藏及越窑青釉麦碗、三彩釉注壶、邢窑费器等。2000年J12月,为配合盛乐经济园区工程建设,内蒙
14、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城遗址周边发掘墓葬的同时,在中城(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址)近北部布方4个,在南城(汉代城址)布方20个,共发掘900平方米。这次发掘发现了蕊晋南北朝时期的遗迹,并出土了陶壶、陶罐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器榭。2001年5-12月,为配合209国道呼和浩特一和林格尔段扩速及盛乐经济园区建设工程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城遗址周边发掘墓葬的同时,对古城遗址的中城、南城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勘探,勘探面积约8万平方米,发现了中城的东门、西门、北门,南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瓮城、北门等遗迹。这次共发掘1640平方米,解剖城墙10处,发现了中城南部战国时期的城墙,确定了中城北朝时期
15、城址范围,此外,还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遗存。在土城子古城遗址历年发掘中,这是第一次发现春秋时期的地层。2002年11月15日,在土城子古城东南上土城子村足球小学发现一座唐代前室墓,墓主人是刘如元,他的官职是“守左金吾卫大将军、试太常卿,为振武军武官,死于贞元十四年(798)。23这座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明确纪年墓志,为研究唐代中期呼和浩特地区墓葬葬俗提供了实物依据。2005年,土城子周边发现一座早期被盗的唐代砖室墓,墓主人是贺廷俊,在振武军任职,官职是U游击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试光禄卿、赐紫金鱼袋、上柱国,24贺廷俊史书无栽,从墓志可知,贞元四年(788)他在对奚人作战的时候死于蓊场,新唐书奚传载
16、贞元四年,与奚共寇振武,节度使唐朝臣方郊劳天子使者,惊而走军,室韦执诏使,大杀掠而去,25贺廷俊应死于这场战斗。1997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前后9次对古城外围墓葬区进行了大面积勘探和考古发掘,共勘探面积150万平方米,勘探古墓葬2000多座,发掘了从春秋到元代墓葬1680座,战国和汉代时期的墓葬数量最多,出土各类文物共计万余件。2005年陈永志发表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介绍了1997年以来的考古收获,公布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春秋晚期的墓葬、具有秦文化特征的墓葬.具有鲜卑早期文化特点的鲜卑墓葬和器物群、唐代纪年砖室墓等,在文章结语部分,作者将考古材料与土城子相关的历史记载作了对比,勾勒出土城子古城的历史沿革。262003年,李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