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建道路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新建道路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镇新建道路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前 言位于xx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881014750,北纬352945362335,海拔最高处扎麻日根山5011m,最低点松巴峡上口2170m。东与化隆、尖扎县相邻,南与同仁、泽库县接壤,西与贵南、共和县毗连,北与湟源、湟中两县交界,城河阴镇,在县境中部黄河以南,东北距省会西宁114Km,西北距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恰卜恰158Km。全县总面积3504km2,东西宽63.4 Km,南北长90.6 Km,其中耕地172190亩,水浇地115875亩,浅山地28343亩,脑山地27982亩。全县林业用地3
2、66042亩,疏林地17095亩,灌木林173330亩,未成林造林地93350亩,苗圃用地1839亩,封山育林8725亩,活立木总蓄积量430万m3。全县草场面积为419871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9.7%,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9.31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2.92%。境内探明的小储量矿藏有铜、铁、铅、锰等。截止2005年底,总人口为9.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7万人,农村人口3.97万人,城镇化率为57.8%。境内共有藏、回、土、撒拉、满、蒙古等十四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3.43万人,回族人口1.20万人,是两个最主要的少数民族。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3、值1.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1亿元。本项目区涵盖“三河”(河阴、河东、河西)地区,其中河阴镇是人民政府驻地。三河地区是经济和人口集中的地方,这里也是贵德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项目区内总人口5.67万人。地处xx东北部边缘,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日照时间长,太阳幅射强,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湿多雨,气温日差较大。由于四周环山,沟谷深切,地形相对高差大,因此平面分布气候差异显著,垂直方向气候变化剧烈。境内黄河河谷地区,气温高、日照长、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8.9;年日照290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166天左右;年平均积温2930左右;干旱指数3.
4、45.3。中山和丘陵地区,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雨水增多,年平均气温02,年日照少于2100小时,无绝对无霜期,干旱指数23,海拔4800m以上山峰可见终年积雪。三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50mm,中低山区在300-400mm之间,高山区可达500mm以上。最大冻土深度1.2m。该县境内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0m/s,风速最强月在4月,平均风速为3.0m/s,25月是风季,占年大风(指瞬间风速每秒等于或大于10m的风,风力一般七级以上)日数的65%,其中尤以3、4两月最盛,贵德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4.7天,终年以晴天多云为主,少碧空无云和全阴的天气。历年气象灾害主要有春旱、霜冻、大风沙等。在大
5、地构造上位于横贯我国北部的塔里木中朝板块的南部边缘,是祁连山南缘东段的前寒武纪古老大陆核向南侧发育的地槽,地质构造跨越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即北部边缘的青阳山拉鸡山一带属秦祁昆加里东地槽及褶皱尔,中南部地区属华力西印支再生地槽及褶皱带。城镇现有管网:河阴镇布有旧干管长11.3km,采用50150铸铁管;支管13条,长19km,采用50150的塑料管、焊管、铸铁管。新管道3条长9.95km,采用100355PVC管。河东镇现有主管道采用100塑料管,基本无完整的供水设施。河西镇年实际供水时间累计不超过三个月,都以挖掘深井吃水。现有的供水设施已难以满足城正常的给水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解
6、决本城镇严重缺水问题,对提高项目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迫切需要新建本城镇供水工程。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水源状况等,实施本城镇给水工程势在必行。2006年8月,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发展改革计划经济贸易局的委托,承担了城镇新建道路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我院抽调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同发展改革计划经济贸易局、县水务局、县自来水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对本工程地形、地质、水源、现状供水情况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勘测。根据项目区水源状况、位置、地形、地质条件,经工程方案比较、复核水源、管道水力计算等,确定了工程方案,完成城镇新建道路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城镇供水工程设计的原则:一
7、是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基础,以当地政府和群众对供水的迫切要求和工程前期工作为依据,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的意见后进行;二是远近结合,以近期需要为主,并为将来发展适当留有余地;三是对当地的水源、地形、地质、居住点分布、当地材料、劳力、财力等进行调查研究,使工程的实施不仅可能,而且可靠;四是在确定工程规模、工艺流程、管网布置时,充分考虑运行方便,易于泄空、清淤、管理和维修;五是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确定最优方案,以减少工程量,使有限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效益。本工程为城镇新建道路给水工程,河阴镇、河东镇新建道路给水管网直接从城南水厂接输水干管。河西镇给水工程是在“河阴镇、河东镇
8、、河西镇二十五村人畜饮水工程”(以下简称25村人饮)主管上接支管,水量能满足本工程需求。水厂的水源为已建的城南岗拉弯水源及25村人饮黄河水源,两处水源经送检结果表明,水质较好,矿化度较低。通过检验,水源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有关规定,可以饮用。城南岗拉弯水源水质检验报告详见附件一。根据当地地形,经用水量、水压计算,河阴镇、河东镇给水工程建设输水干管1条,长2.10km,支管6条,总长11.85km。河西镇给水工程建设输水支管3条,总长4.27km。管道按有关规程、规范来设计相关的阀门井、检查井等。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输水干、支管长18.22km,各类阀门井135座
9、。共需投资752.93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本工程计划本工程工期为1年,工程建成后由县自来水公司管理。完成主要工程量为:土方130157m3,浇筑砼2202m3,砂子1123m3,砾石1761m3,水泥635T,钢筋22T,木材2.26m3,PE管18.22km,柴油68.14T,劳力16618工日。 2建设条件2.1水文地质城处于黄河南岸,这里是黄河流出龙羊峡之后,进入的相对宽阔的三河谷地,黄河河面较宽,流速平缓。全年平均流量为753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为1.97公斤/立方米。流经县城东部的东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藏语“果日尖巴曲”,从河东乡下罗家村西侧入黄河,全长60余公里,为常年
10、河,流域面积1109平方公里,枯水季节流量0.3立方米/秒,平均流量1.75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70万立方米,西河位于县城以西,全长92.8公里,为常年河,经河西乡入黄河,流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枯水季节流量1.5方立米/秒,平均流量3.9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551万立方米。县城附近承压自流水主要存在于第三系上新统沙泥岩含水岩组中。自流区边界黄河以南在河东乡贡巴七队至河西乡加洛一线,西至河西乡上刘屯,东至河东乡毛亦海,富水性很弱,中含水岩组分布在68米至310米之间,在河西的加洛村及东沟的上兰角附近河滩出露,一般有412层含水层,层厚0.25.2米不等,以河西乡格尔加、
11、大户村、河阴地区贵中、面粉厂、园艺场、河东乡贡巴村一带富水性较强,单位涌水量在11.4吨/小时米之间,其水头高度由南东向北西方向递减,一般在地表以上1030米。沙砾石层潜水在三河地区分布较广,河西地区潜水位埋深510米,南深北浅,水利坡度1014.3%,河阴地区潜水埋深黄河岸边510米,邓家村20米以上,含水层厚大多不足10米,但面粉厂至县政府一带可达30米,水利坡度12%左右。河东地区潜水埋深东河附近510米,东南方超过20米,补给源是渠道 河床下渗及降水下渗。三河地区泉水流量较大,河东赵家沟泉流量30吨/小时,东沟苟后扎泉流量140吨/小时。2.2气象贵德地处xx东北部边缘,深居内陆,属高
12、原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日照时间长,太阳幅射强,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湿多雨,气温日差较大。由于四周环山,沟谷深切,地形相对高差大,因此平面分布气候差异显著,垂直方向气候变化剧烈。境内黄河河谷地区,气温高、日照长、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8.9,极端最低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34;年日照290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166天左右;年平均积温2930左右;年均蒸发量1862-2382毫米,干旱指数3.45.3。中山和丘陵地区,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雨水增多,年平均气温02,年日照少于2100小时,无绝对无霜期,干旱指数23,海拔4800米以上山峰可见终年积雪。三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50毫米,中
13、低山区在300-400毫米之间,高山区可达500毫米以上。该县境内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0米/秒,风速最强月在4月,平均风速为3.0米/秒,25月是风季,占年大风(指瞬间风速每秒等于或大于10米的风,风力一般七级以上)日数的65%,其中尤以3、4两月最盛,贵德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4.7天,终年以晴天多云为主,少碧空无云和全阴的天气。气象灾害主要有春旱、霜冻、大风沙等。2.3地质2.3.1工程简介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位于城,供水范围包括县城所在地河阴镇以及河东、河西两镇的部分人饮用水,工程区有省道西久公路和县级水泥硬化路通过,交通十分方便。工程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而且
14、能够解决县城周边河东、河西两镇部分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2.3.2勘察工作概况,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受发展改革计划经济贸易局的委托,青海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了该工程的勘察、测量及设计工作,院地勘队接受了新建道路给水工程的线路工程地质勘察。2006年8月上旬,院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工地,在现场进行实地定线和地勘工作,勘察工作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坑探手段,对供水线路沿线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初步勘察。本次勘察工作量见表2-1,提交成果资料见表2-2。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2-1专业项目单位比例尺数量剖面地质测绘km1:20009.0坑探m/个数28/1013/8地表地质调查工日12主要提交成果资料表2-2
15、 资料名称比例单位数量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份1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输水总管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八纵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三纵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迎宾路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祥云路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宁果二路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城镇新建道路供水工程横路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张本次为可研阶段,前人未做任何地质工作,此次勘察的主要任务:(1)初步查明供水区的地质条件,确定地震动参数和地震基本烈度。(2)初步查明供水线路沿线的基本地质条件,并对不同地层提出其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2.3.3本次勘察采用的规范和规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9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2001);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479);2.3.4供水区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供水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