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92908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x整合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整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感受词的韵律。2 .学习品析意象,知人论世,体会词人的情感。3 .联读整合,体悟词人的人格魅力。教材和学情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诗词。除了“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外,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还提示我们“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文中的名言警句。”具体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结合诗词教学特点,教学中要着力于诵读,体会词的节奏与韵律特点;分析作者寄托于“明月”的复杂情思;感受作者流露出来的人格魅力。九年级学生对苏轼及

2、苏轼词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的了解仅限于词人的乐观豁达和词的豪放,对苏轼性格的形成及人格魅力的养成并不了解。这节课旨在帮助他们去找到了解苏轼的一个口子。教学内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说说你了解的苏轼。学生自由说,回顾诗词中的苏轼形象。2 .教师: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开个月饼店不成问题。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中秋词作更是俯拾皆是。苏轼写中秋的词就有6首。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

3、.世事一场大梦二、精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品意活动一:朗读词一读,强调“应、绮”的字音字形,读准节奏,齐读体会。二读,朗读指导:速度要慢,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天、年、寒、间、眠、圆、全、娟)。自由朗读体会。小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经典的词。词者,来于心,用于歌;歌者,源于声,发于情。我们读这首词要反复吟咏,读出音韵美。活动二:想想画面苏轼中秋夜喝酒后,他赏到了什么?(屏显):苏轼中秋夜醉酒后,他赏到了(结合注释,疏通词意,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给自己听。)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词中描绘的景物、画面。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虚景:宫阙(琼楼玉宇)小结:诗词中的景物是带着作者情感的景

4、物,是有“意”味之形象,即意象。品读意象是读懂诗词的重要方法。所以,赏读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心中有什么笔下才会有什么。那苏轼是在什么情形下写这首词的呢?(屏显:知人论世)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合作探究:此时的苏轼,多次被贬,在中秋赏月,仅仅是赏月

5、吗?(屏显,讨论)苏轼中秋夜赏月,更是借月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苏轼写这一首词难道只是为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吗?预设:学生探讨发现:从小序“兼怀子由”中的“兼”字看出苏轼写这首词还有其他目的。1 .苏轼还有什么目的呢?回顾苏轼的生平经历。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2 .朗读上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O3 .词人想回到朝廷吗?朝廷又如何呢?“寒”应如何理解呢?回到朝廷做官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预设:借助月亮表达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思念和孤独。小结:通过对词的

6、解读,发现苏轼在这首词中紧紧围绕月亮,借助月亮抒发了对弟弟的思念及内心的孤独,孤高旷远。而孤独的苏轼,最终跳出生命的束缚,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活出乐观豁达。我们在词的下阙,可以看到他人生的智慧,豁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联读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品意象过渡:要了解苏轼的情怀、精神,我们再来读他的一首词。(屏显,共读)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1 .先朗读,再男女生分读,女生读上阙、男生读下阙。2 .出示译文,指名读。这首词中也有一个核心意象“中秋月”,全文都围绕这个

7、意象来抒情。重点品读: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讨论:苏轼思念的是谁?只是思念之情吗?小结:苏轼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月”团圆的,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抒发了心中的思念和孤独之情。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屏显:胡仔认为:此词“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苕溪渔隐丛话)沈雄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古今词话)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有这样的意味。说一说:我想:世人眼中的苏轼是豁达乐观的,但他也有四、品读结果苏轼是豁达乐观的,但他也是孤独的。今天老师交给大家一把钥匙,

8、品读意象读懂词意,进而读懂词人情思,读出词人苏轼的形象。苏轼善于从自然、宇宙中找到处世哲理。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谪贬黄州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远贬岭南时作定风波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gou)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谪贬黄州作临江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贬谪黄州时作定风波小结:苏轼的孤独有一种感觉叫做苏词中的“孤独感”,有些人认为作为“天才型”文人的苏轼,面对困境时“理所应当”的表现是旷达豪放。他们忽视了苏轼成长的过程,他哪怕深陷泥淖,屡屡受挫,但任然念念不忘,仰望星空。苏轼也会有寂寞孤独,也会有惆怅离殛,也会有不能释怀的情感。只是他学会了与生活和解,与人生和解,与自己和解!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当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五、布置作业1,背诵这两首词。2.课后随笔我眼中的苏轼。六、板书明月几时有(旷达)中秋月孤独情世事一场大梦(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