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09290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随笔】感悟源于实践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课后反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教师的专业成长公式为:“专业成长=经验+反思。”而经验与反思往往都是在一定的真实的场景中产生的,这就是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学期由于开封市的教师轮岗政策,我来到了开封市田家炳中学担任初三化学教学工作。由于十几年一直在重点学校教学,新的环境、工作、学生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虽然已经有了预设,但新学期一上课发现上课和预设是不一样的。自己课前的预设在课堂上不能如期的完成巫慧娟邢校长在初中教师会上的一句话让我顿悟的许多“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是呀,教师只有以反思和研究的态度对待常规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和辅导等

2、环节,才能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样,教学研究只有以课标、教材、课堂教学、作业和考试设计为研究对象,才能贴近实际,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使研究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自己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更明确,现对本学期的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O1在预设中探索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一部分:活动与探究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主要内容是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组装问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对这一块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加热高镒酸钾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组装,又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躲进行制取并收集氧气。从而掌握

3、仪器组装的基本原则,在情况不复杂的条件下,能够将其拓展到其他气体制取的仪器组装上去,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书上的装置图,还要掌握实验仪器的连接方法。针对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薄弱这一现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放手学生去实验。常规的教学通常是看实验装置图讲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然后教师演示组装实验仪器进行制取氧气并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可是这样一来就淡化了实验的趣味性。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极力突出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将实验仪器的组装过程整个放手给学生,采用学生代表相互配合演示实验,其余学生观察实验,并大

4、胆质疑,既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顺势引导,通过这种活动探究的形式,突破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强化学习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反应装置图,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一句话的谐音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多次强化学习重点,无论是从知识储备的考虑上,还是学生能力和技能上,都适合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学习,通过课堂习题的反馈,学生掌握的比较准确。02在问题中成长这节课下来,我反思了其中的不足。1 .由于我偏重于教师的“讲”、教师的预设,只强调了

5、自己上课的程序,而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上稍微弱了些,因为学生基础弱,接受比较慢,我怕时间来不及而影响自己的预设进而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导致了这节课缺少了师生情感的交流。2 .学生参与课堂的面不够广,实验展示仅局限于一个组,若能多个小组展示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这两组的优点和缺点,相互指正,相互学习,课堂反思会更有活力,效果会更好。3 .评价讨论阶段学生参与性不足,一些实验注意事项如为什么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为什么试管要放一团棉花、为什么有气泡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这些如果由学生自己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疑问,理解的效果会更好。4 .评价性的语言缺乏,评价性的方式单一,对于调动学生思考和发

6、言的积极性有些不足。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前的预设,必须精心设计,同时又要注意到课堂上的动态变化,让教师的备课以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寻找学生“原知”和“新知”的衔接点,使课堂真正能够“转知成智”。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问题和怎样将学生纷乱的思绪引到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如何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学到知识、学会学习?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即研究者的倡导者布克汉姆强调,研究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是否具有研究自身工作的能力,是区别专家型教师和教书匠型教师的标志通俗地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处理教材的能力、把握课程标准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考试评价能力以及新媒体使用能力等。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强,其显性衡量指标就是课上得好,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科成绩优异。教学过程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要学会适应,要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也正是邢校长倡导的“顺势而为”!每个教师都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视角提出感悟与体验、理解与思考。学生有哪些值得我思考的动态资源?师生互动及时生成的资源有哪些?只有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