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汇报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至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一城三园建设快速推进,*等周边镇街约5万余名安置居民迁入*,加上*原有居民3万余人街道成为目前*区最大的安置区街道,随着拆迁安置人员的大量入住,各种社会问题逐渐突显:一是很多转非居民带着征地拆迁中对征地政策的不理解、不满意,对村社干部处理问题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质疑,从农村进入城市,导致大部分拆迁居民的诉求以此为基础高度叠合,容易形成蝴蝶效应。二是安置房小区普遍存在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矛盾纠纷问题,而安置户的积怨往往以这些问题甚至是这些问题的一个方面为导火索引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三是拆迁安置户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村生活习惯、农民思维方式根深
2、蒂固,虽然已经征地拆迁“农转非”成为非农业人口,但安置群众由农民到居民,从居民到市民特别是转变为文明市民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培育和引导。由于数量庞大的“农转非居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明素质偏低、法治观念淡薄、归属感缺乏等问题,如何引导他们安居乐业,找到对新社区、新街道、新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关*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此,*街道以培育新市民共建和谐城为主题,采取以文化人、切割诉求、创新载体等有效措施,对大安置区的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一、以文化人,润化大安置区社会局面为提升转非居民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归宿感和认同感,*街道倡导以文化人,通过文化的教化功能
3、,凝心聚力,对整个大安置区稳定起到了润化作用。一是开展文化活动,充实居民业余生活。街道近3-5年持续创新开展培育新市民共建和谐城主题文化活动,对转非居民进行文化熏陶和引导。街道既组织类似*歌手大赛、高校文艺展演等大型文化演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同时,更注重组织以社区为单位、让更多群众参与的各种小型活动。各社区利用元旦、春节、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百姓舞台、社区邻里节等主题活动,以院坝文艺演出、广场游园等文体活动形式丰富转非居民的业余生活,如*社区每周开展的*更灿烂社区文化活动,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各社区每年开展活动达30余场次,基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同时,借助科普馆、彳散型少
4、年宫、乡村少年宫等活动阵地,组织青少年及家长开展科普宣传、亲子交流实践活动,抓好青少年的素质提升。以前男女老少聚在一块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容易闹矛盾,现在,大家见面就是讨论社区的文体活动,社区邻里间更和谐了。二是搭建阵地平台,提升居民文化素质。街道设计开办老年大学、梦想课堂、道德讲堂,目前各类课堂已经成为提升转非居民文化素质的一个主阵地。如街道出资购买材料和邀请专业老师,组织四五十岁的转非妇女参加业余毛线编织、蛋糕DIY烘焙、茶艺交流会等课堂,深受居民的欢迎。同时,每年还以文明礼仪、家训家风、国学等为主题开展讲座培训达20余场次,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接待群众培训学习3000余人次。以校地联盟形式,邀
5、请高校专业志愿者,引导有专业特长的转非居民,组建“*”爱心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开展给空巢、孤寡老人理发、体检等帮扶行动,让辖区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三是突出文化教化功能,潜移默化影响居民。街道围绕本土题材打造文化项目,以拆迁安置为主题,策划打造了*公园乡情主题雕塑和*中心望乡主题人物系列雕塑。在文化服务中心、*公园等公共场所设计制作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故事等宣传品,图文并茂,十分引人注意。如在*社区绘制成了文明漫画墙,在各社区楼栋、入户大厅均张贴了文明漫画等,让群众处处可以感受到文明礼仪的氛围。街道每年开展最美*人评选活动,挖掘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身边人物树立
6、典型,将好人事迹在各社区表彰巡展,并成立7支文明劝导先锋队。同时,为发挥身边典型的文明引领作用,街道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及身边好人微访谈巡讲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二、切割诉求,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坚持为民办实事,将群众各项诉求以从大切成小、从难切成易、从面切成点、从群体切成个体的“切割诉求”模式逐一解决,让群众过上幸福舒心的好日子,是*街道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民生小事,提升社区威信。各社区通过召开院坝会、联席会等,多方征求居民反映强烈的民生小事,街道根据社区反映的问题,及时拨付专项资金,解决社区的民生小事。如*期间,*社区院坝会居民提出“*”
7、小区内绿化带、路沿破损等问题,街道从绿化带的小问题联系到交通出行大问题,立即投入*万元对该小区增设绿化带内人行横道、更换破损沿石、增设车桩、摩托车停车位,从小到大解决了居民的困难,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二是对居民多种诉求做“减法,化解上访问题。街道畅通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以线下领导接访、及在各社区、广场、小区楼栋设立民情信箱、推行三日一敲门、设立心愿墙等途径倾听民声为主,线上通过群工系统、市长信箱、舆情平台网络平台收集诉求为辅,相辅相成,多渠道收集居民诉求。同时,对上访居民的合理合法诉求,严格落实责任人、工作流程和工作时限,逐一解决上访问题,避免了部门间相互推诿、责
8、任部门处理信访问题不及时,促使很多不稳定因素在基层得到解决,化解在萌芽。如居民投诉公共场所搭设灵棚、置办丧礼噪音扰民,街道就通过“包保责任制”等八项措施推行文明治丧;居民反映*开发区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街道就投入*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年以来,及时解决居民环境卫生方面投诉73件,基础设施方面投诉21件,消防安全隐患投诉16处,有效化解物业管理、劳资纠纷、生产安全事故等诉求17起。三是领导包案处置重大信访案件,打造服务型政府。*街道是西部不稳定的中心,有西部最大火药桶”的说法。街道牢固树立为民解困工作宗旨实行重大案件领导包案处理,比如,货币安置户购买经济经济适用房事件,*户的货币安置
9、户几年时间内多次到市区集访,为了妥善处理这个庞大的上访群体,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对该案件做到了五亲自,即亲自听取群众汇报,亲自到实地考察,亲自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意见,亲自找上访群众代表谈话,亲自制定解决方案,主动向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反复汇报,最终由*街道办事处和*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苑和*苑安置房项目住宅向西部地区原货币安置户定向销售,并于*月结束了销售工作,彻底解决了*户百姓的住房问题,赢得群众支持。三、创新载体,织就“维稳工作网街道强化基础,创新载体,以平安创建工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保障了社会持续稳定。一是建立社情民意双联机制。街道挑选*等街镇安置到*
10、的村社干部和综治干部*人组成了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形成一张维稳工作网,做到了”信息提前知晓、趋势提前预判、苗头提前化解、现场提前介入。近年来,针对货币安置户群体集访、拆迁群众在*聚集、业主和物管公司纠纷、工伤事故、*事件、三河村森林火灾、*火灾、医患纠纷等10多起突发事件,均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第一时间人员到位,快速平息事态,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二是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项目。通过联合律师事务所、*法庭在社区设立社区法庭,定期在社区开展法制宣讲、入户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宣传贴近群众生活的相关法律知识,让居民知法、懂法,树立法制观念。*法庭和专业律师还积极参与社区的调解工作,如*日发生的火灾事件*
11、小区旁下水管道堵塞问题,*老人赡养问题等等。经过细致的调解,使当事人主动去理解适应对方,化解了双方多年积怨与矛盾。同时,司法所积极开展校地法律服务联席活动,主动与*大学*志愿服务队伍对接,在社区设立免费法律咨询台,为居民解答涉及土地合同、债权债务、遗产继承、儿童抚养等法律咨询,积极正确引导居民依法维权,理性处理涉法涉诉事件。三是落实重点人员一人一专班措施。街道深入推进“4+1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落实”五张网“和四项机制”各项措施,针对*等重点*人员,落实一人一专班、四位T本等措施,在重大节日、敏感时段、重大会议期间或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启动,对重点人员及两参人员、非法集资人员的稳控,落实“四
12、到位”措施,确保辖区的社会稳定。四、工作成效一是群众与街道社区的距离进一步拉近。目前,*街道依托各类文化阵地平台,每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60余场次,开展志愿服务达60余次,深入转非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拉近了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二是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得到迅速解决。近年来,街道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宗旨,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坚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安排民生实事项目,*年完成村级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安置区消防管网等民生项目18个,*年已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绿化项目等民生实事16个,*年目前已解决民生小事23件,让民生实事工程真正普惠百姓。三是大安置区社会局面趋于稳定。街道每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处置*到区、到街道来访30余起;年信访件同比下降约20%,重点部位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对一些影响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问题进行妥善处置,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敏感事件的发生,*街道大安置区社会局面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