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门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0-92。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历经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对数据的代表性意义。2 .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确定平均数的范围。3 .初步学会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4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白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的能力。5 .浸透初步的统计思想,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
2、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从统计原理的角度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跳绳、彩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一一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L 10秒跳绳比赛,人数相同比输赢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生:喜欢。师:那我们来个跳绳比赛怎么样?生:好。师:要个个比,估计下课也比不完,这样吧,我们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各派三名同学,时间10秒,看看哪队会获胜,行吗?生:行。师:好,交流一下,请代表上台来。其他同学一起来当小裁判,谁愿意帮他们数数?师:准备,开始!师:请大家仔细看看。比比,哪队获胜r?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为什么可以直接比总数?(因为人数相同啊)师:看来人数相同比总数,总数多
3、就获胜。10秒1魄3男生组跳绳成绩统计表 J序号合计个数女生组跳绳成绩统计表序号合计个数I哪个队的成绩好?2.男、女套圈比赛,人数不同比输赢师:同学们,好玩吗?生:好玩!师:不仅好玩,还可以锻炼身体,这样的体育运动我们要经常做。你看,朱老师班上的同学上周就举行了有趣的套圈比赛,一起去看看吧。 男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姓名刚张宇陈勇李杰合计个数754824女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姓名孙姐林燕吴芳高敏李丽合计个数10634225嫩个队的成绩好?二师:经过了十五个回合的激战,比赛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来看看比赛成绩!看着两份成绩单,你还能快速判断出哪一方获胜吗?(如果学生答:女生获胜。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
4、女生套的圈数多一些。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我认为比总数不公平。师:说说你的想法生:因为男女生的人数不同。师:你的想法很好,那你认为应该比什么呢?生:可以比两个组平均每人个数。(板书:平均每人个数)师:他提到了 “平均每人个数”,这个“平均每人个数”什么意思?生:就是每个人的分一样多。师:看来你们过去的知识学得还不错。“平均每人个数”就是让每个人的个数一样。(板书:一样多)师:小裁判们,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生:合理。二、合作研学一一探究求平均数的策略1、探究求平均数的策略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男生组4人套圈的个数我们分别用这些小棒来表示,请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每人套圈的个数变得同样
5、多?师:为了更直观、更清楚地来理解什么是“平均每人个数”,我们还可以借助统计图来帮忙。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习卡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上面还未完成的统计图。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 .感知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方法?其他的同学请你认真看,仔细听。生:我们是移的方法,将最多的移上些给最少的,将第二多的给第二少的,这样它们就一样多了,都是6。师:速度果然是快!他移得对吗?他是不是随便移的?请你说说你移动时有什么诀窍?(从多的里面拿出一些给少的)师:我们再看电脑演示一遍。请大家边看边说移动的方法。0J QHU OHU师:移得又快又好的诀窍就是从多出的部分移出一些补给
6、少的部分,使每个部分同样多。这叫做“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师:那现你们能一眼看出男生队“平均每人个数”是多少吗?3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师:这个6是哪位同学套圈的个数?生:都不是。师:那这个6是什么?生:是这4个人的平均得分。师:同学们理解得真透彻!6个是这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个数,它代表男生组的整体水平。4 .理解平均数的内涵师:假设王刚同学发挥失常,不是套中7个,而是3个,你觉得男生组的平均个数还是6个吗?生:不会。师:请你估计一下,男生队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多少个?生:4个、5个、6个、7个师:为什么不是8个呢?生:不可能,因为8个是最多的,它还要移走多的部分。师:那为什么不是3个呢?生:
7、也不可能,因为3个是最少的,还要补给它一些。师:这样看来,虽然我们没得出结果,但是可以肯定,这个平均成绩比8小,比4大,也就是说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我们就把这样的数叫做“平均数”。三、自主探学一一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L掌握求平均数的算术方法师:刚才我们借助条形统计图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了男生的“平均每人个数”,假如有100个人跳绳,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可以吗?你们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名上台板演,集体评价。师:这个(7+5+4+8)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除以4呢?生:前面的是表示这些人套圈的总数,后面的是有4个人,平均每个人就是6个。师:这种方法在数学
8、中叫做“先总后分法”。2 .尝试用算术方法求女生套圈的平均个数师:请你大胆的猜一猜,女生组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呢?(指名学生答)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验证吗?请大家拿出练习本,试着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来做。(生板演,说一说想法,用上先,再,“为什么要除以5”,这两个5有什么不一样。集体检查)师:恭喜你们,通过验证,你们的猜测完全正确。个数男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王刚张宇陈勇李杰754| 8女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7+5+4+8)4-4=244-4=6 (个)65(10+6+3+4+2)4-5=25。=5 (个答:男生组套圈成绩好。fr初导姓名孙娟林燕吴
9、芳高敏李丽平均个数10634253 .强化平均数的意义哪队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师:看来,是平均数帮了我们的大师:同学们,现在你来对比一下,忙,它解决了人数不同时进行比较的困难,显示了它的公平性。【点击课件】师:女生平均数比男生小,是不是所有女生都不如男生?(不是,孙娟比所有男生套的都多。)师:既然套最多的在女生组,为什么女生的平均数还比男生少呢?(其他的女生成绩都不好,孙娟虽然投得最多,但要把她多投的圈数补给其他圈数少的女生,所以女生的平均数就低了。)师小结:这说明,平均数反映的是个人的水平吗?(不是)它反映的是一组队员的整体水平。点击课件j所以,我们说: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四
10、、检测析学一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师:同学们通过当小裁判,在分析、统计的过程中认识了平均数,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总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现在我们去看看生活中的平均数。1 .移一移,使它们同样多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册方寸数学2 .估一估老师随机测量了班上五位同学的身高:(单位:厘米)126、 135、 130、 134、 125下面哪一个数最有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1241401303 .算一算我校舞蹈队在参加桃源县2015年艺术节比赛中,评委亮分96、91、95、96、84、99、97,算算,我校舞蹈队的最后所得平均分是多少?(去掉个最高分,去掉个最低
11、分)4 .比一比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块。(2) 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 )块。说说这两个4有什么不一样?五、提升赏学一一回顾质疑,反思提升说一说1 .根据2008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大约是72岁。今年70岁的李爷爷为什么难过呢?2 .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不会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板书设计:平均数移多补少先总后分教学反思:回归概念本质 促进知识内化平均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
12、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与实验教材相比较,审定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我们在教学时,不能片面的追求平均数算法的掌握,让学生死记硬背数量关系式,而要关注平均数的概念意义、算法意义,重要关注其统计意义。本节课我执教的例1和例20例1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教材用象形统计图呈现了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几份。由此,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例2教学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用平均数比较两个队的踢犍成绩,使学生理
13、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围绕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同时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些数学信息。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不竭源泉。新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依据这些基本理念,在“平均数”一课中,我努力营建一种认知、生活、情感等谐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生活大课堂
14、,从而使学生从学习中汲取一种理性精神,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具体到“平均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点: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一一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从而造成/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为了体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背景出发,我将教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将例1放到了练习部分,将例2踢使情境换成了学生熟悉的套圈活动。上课伊始,我设计了 10秒跳绳比赛,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人数相同时进行总数的直接比较,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学习兴趣。接着观察不同人数的男、女生套圈比赛成绩,再引导学生分析”还可以用总数进行比较吗”,令学生迷惑不解,有的认为能,有的认为不能,如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