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下半场唯一的增长机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消费下半场唯一的增长机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消费下半场唯一的增长机会早在2021年末,圈子里的朋友在上海组了一个局,讨论新消费下半场该如何突围?当时,我觉得这个提法有些问题。互联网上下半场的分界点,是企业业务从T。C转向To B ,新消费的上下半场分界点是什么?倒闭潮吗?我想远不止此。01新消费崛起背后,其实有三股力量。第一是人群。2018Q4 ,尼尔森就有数据显示,90后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力军。这群人拥有更开放的态度且积极探索自我发展,个人T弋、冒险者、斜杠青年等成为他们的显著标签。这些人,成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第二是流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涌现,再度为品牌带来了一个个流量洼地。早在2016年末,罗振宇就提出了一个时
2、间战场的概念。他表示,互联网可以开采的国民总时长为18250亿小时,时间正在成为一个残酷的商业战场。这一年,抖音上线,并迅速成为了全年龄段人群日常使用时间最多的APP之一。比较知名的案例就是王饱饱和Ubras 了。网络上传播的一组数据显示:投放抖音之后2018年以麦片品类切入的健康食品品牌王饱饱月销售额从120万元增长到4000万元只用了 9个月;创立于2016年的女性内衣品牌Ubras ,在投放抖音信息流之后,2020年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00%。与此类似的,B站、快手、小红书等,都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新消费品牌的流量洼地。第三是资本。大眼睛买买买于戈表示:2019年,整个资本市场的局面
3、,手里有钱,投不出去,融钱不难,缺标的。而这个时候,线上消费暴增,突然诞生了几家高估值的消费独角兽,让VC看到了消费赛道的高增速和时代红利。消费行业热钱涌来,还有一个外界鲜有知晓的理由一美元基金。在一次电话沟通中,启荣创投陈晓梅表示,一些美元基金在投资高科技、大数据等领域时,其实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限制,大把的钱开始转向消费、餐饮领域。投融资期刊融资中国官方网站发布的“2019私募股权基金TOP30显示,和2018年相比,2019年美元基金募资额上涨了 874%。其中,不少美元基金一致性地聚焦在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整合的行业领域。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消费行业吃到了资本红利。02转折点来了。一是
4、流量红利消逝。到而今,大量的品牌一头扎进了小红书、抖音,在资本的全面助力之下,曾经的流量洼地也变得僧多肉少。当年10倍ROI,到现在能有1或者1.5就算不错的了。二是资本归理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品牌营销增收的边际成本快速上涨,投资回报周期拉长,甚至看不到回报的希望。以至于,资本方回归理性,消费品牌融资再度成为一个难题。如此看来,支撑新消费继续运转下去的关键因素就只剩下人群了。品牌回归理性,去思考生意的本质:如何为这群人创造真正的价值,成为了新消费下半场的突围关键。03围绕人群,品牌亟需再度思考几个问题:第一,重新定位。市面上有很大一部分品牌,在创立之初都不曾是品牌逻辑,而是流量逻辑。所以他们的
5、定位,大多是冲着流量去的。比如不管天花板高不高,先抢占一个新品类,这样就能在流量平台低成本得获得品类流量。快速打造品类第一,获得心智加成之后,再去考虑品牌长久增长,做品类象限的拓展。比如不管用户消费场景,先打造一款符合目标人群社交货币的产品,然后海投种草笔记,去活生生养成一个用户生活方式。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玩法不经济,但在有钱的情况下,它确实能够在一个平台上烧出一两个品牌出来。只是停下投放就会发现,销售上不去,复购几乎没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足够精准的定位。定位一个足够精准的人群,比如25岁年轻女性;定位一个足够精准的价格空位,比如客单价20-30元;定位一个足够精准的消费场景,比如
6、单身宅家别担心我们定位得太过精准,有一个词叫做品牌溢出。在你在某一个群体中形成品牌效应之后,他们身边的人也会跟着去了解你的品牌。嘉御基金卫哲就曾谈到:拿下25岁女性的产品金牌,打透25岁女性,你的品牌自然会溢出到其他人群。具体而言,17、18岁的女孩子会仰视姐姐们怎么消费,希望自己成熟一点;30、40岁女性希望自己永葆青春,会俯视25岁女性;25岁女性离开大学3、4年,有自己的收入,开始交男朋友,生孩子,这部分人群不仅会向另一半男性溢出,生了孩子还会向孩子溢出,同时影响上T弋。第二,重新梳理价值链。只有我们定位得足够精准,我们未来要做的产品研发、渠道建设以及营销活动,还有靶点去打。瞄准这个靶点
7、,去做产品研发当下不少新消费相信一个点,即中国拥有全世界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再去自建供应链。这成为了诸多品牌重营销轻制造的借口,悉数采取了贴牌加工的轻模式。从理论上来说,这没有问题。真正的工业化时代,一定是进行了充分的社会化分工的,公司拿建工厂的钱进行品控反而效果更好。只是,截止目前我们还无法解决两个问题。1 .代工模式会造成市场同质化竞争的问题。2 .代工模式很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所以,我一直推崇品牌慢下来,自建供应链。上一个说中国基础设施完备的是拼多多黄铮,他表示国内物流已经很成熟了,完全可以分工协作而不是自建。但很快,拼多多就催熟了一个快递黑马极兔。对于供应链自建的重
8、要性,我不止一次地提及。在今天的新零售发展下,渠道的话语权未来也许会更强,品牌大概率会老化。更何况,品牌生意的本质上,不过是企业向用户收了品牌税,无非就是品牌税多少的问题。但未来,在整个消费品领域将成为珍稀资产的,是上游优质供应链。不管电商平台、社群电商、内容电商等怎么发展,优质供应链一定始终是底层核心竞争力之这是需要品牌去做的。瞄准这个靶点,去做渠道建设定位年轻一代人群,就只做线上的说法其实很苍白。消费品最终是零售生意,至少截止目前,零售生意都还处在渠道为王时代。去做线下,是有必要的。三只松鼠章燎原打算在2020年开出1000家门店时,曾解释了落地线下的逻辑:第一,线上虚拟货架虽然可以陈列足
9、够多的商品,但是用户在浏览时深度不够。他们一般只会精准选择那些比较火的产品,也就是爆款。只是一般而言,爆款利润更低,不容易赚钱。随着SKU的不断增长,线上虚拟货架即使装得下,用户也不一定看得完。第二,尽管都在打造极致性价比,但线上环境滋生了严重的比价心理。在这种线上环境下,其他低价产品也在影响用户决策,哪怕价格悬殊就0.01元钱。第三,线上消费的快递成本不能覆盖。高性价比下引发用户消费,但低客单价势必会抬升物流费用的占比。第四,消费体验难以保证。比如美妆行业,线下到店试妆的消费场景最为普遍。毕竟,用户在线下能够更直观接触全SKU产品,毛利低的爆款效应淡化;体验得以提升,消费转化势必上涨;比价氛
10、围得以稀释,用户还不用负担物流成本定位年轻一代人群,就只做线上的说法其实很苍白。消费品最终是零售生意,至少截止目前,零售生意都还处在渠道为王时代。去做线下,是有必要的。三只松鼠章燎原打算在2020年开出1000家门店时,曾解释了落地线下的逻辑:第一,线上虚拟货架虽然可以陈列足够多的商品,但是用户在浏览时深度不够。他们一般只会精准选择那些比较火的产品,也就是爆款。只是一般而言,爆款利润更低,不容易赚钱。随着SKU的不断增长,线上虚拟货架即使装得下,用户也不一定看得完。第二,尽管都在打造极致性价比,但线上环境滋生了严重的比价心理。在这种线上环境下,其他低价产品也在影响用户决策,哪怕价格悬殊就0.0
11、1元钱。第三,线上消费的快递成本不能覆盖。高性价比下引发用户消费,但低客单价势必会抬升物流费用的占比。第四,消费体验难以保证。比如美妆行业,线下到店试妆的消费场景最为普遍。毕竟,用户在线下能够更直观接触全SKU产品,毛利低的爆款效应淡化;体验得以提升,消费转化势必上涨;比价氛围得以稀释,用户还不用负担物流成本定位年轻一代人群,就只做线上的说法其实很苍白。消费品最终是零售生意,至少截止目前,零售生意都还处在渠道为王时代。去做线下,是有必要的。三只松鼠章燎原打算在2020年开出1000家门店时,曾解释了落地线下的逻辑:第一,线上虚拟货架虽然可以陈列足够多的商品,但是用户在浏览时深度不够。他们一般只
12、会精准选择那些比较火的产品,也就是爆款。只是一般而言,爆款利润更低,不容易赚钱。随着SKU的不断增长,线上虚拟货架即使装得下,用户也不一定看得完。第二,尽管都在打造极致性价比,但线上环境滋生了严重的比价心理。在这种线上环境下,其他低价产品也在影响用户决策,哪怕价格悬殊就0.01元钱。第三,线上消费的快递成本不能覆盖。高性价比下引发用户消费,但低客单价势必会抬升物流费用的占比。第四,消费体验难以保证。比如美妆行业,线下到店试妆的消费场景最为普遍。毕竟,用户在线下能够更直观接触全SKU产品,毛利低的爆款效应淡化;体验得以提升,消费转化势必上涨;比价氛围得以稀释,用户还不用负担物流成本定位年轻一代人
13、群,就只做线上的说法其实很苍白。消费品最终是零售生意,至少截止目前,零售生意都还处在渠道为王时代。去做线下,是有必要的。三只松鼠章燎原打算在2020年开出1000家门店时,曾解释了落地线下的逻辑:第一,线上虚拟货架虽然可以陈列足够多的商品,但是用户在浏览时深度不够。他们一般只会精准选择那些比较火的产品,也就是爆款。只是一般而言,爆款利润更低,不容易赚钱。随着SKU的不断增长,线上虚拟货架即使装得下,用户也不一定看得完。第二,尽管都在打造极致性价比,但线上环境滋生了严重的比价心理。在这种线上环境下,其他低价产品也在影响用户决策,哪怕价格悬殊就0.01元钱。第三,线上消费的快递成本不能覆盖。高性价比下引发用户消费,但低客单价势必会抬升物流费用的占比。第四,消费体验难以保证。比如美妆行业,线下到店试妆的消费场景最为普遍。毕竟,用户在线下能够更直观接触全SKU产品,毛利低的爆款效应淡化;体验得以提升,消费转化势必上涨;比价氛围得以稀释,用户还不用负担物流成本这是所有线上消费品牌奔赴线下的通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