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苹果产业发展规划5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苹果产业发展规划5篇汇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镇苹果产业发展规划5篇汇编镇苹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2 年2016 年)为了积极实施陕西省百万亩苹果示范园项目,推进全镇苹果产业化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XXX镇位于县城东北,104、21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全国苹果优生区,近几年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果业“253”工程,全镇苹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12年苹果面积已达到1.7万亩,年产商品果3000多吨,产值lo 7亿元,苹果产业为全镇农民提供3000多元人均纯收入。同时,注重对果农的技术培训,通过邀请果树专家、科技能手对全镇果农
2、进行技术培训,使全镇果农作务水平处于全县前列.但是全镇果业生产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按产业化发展要求,我镇目前苹果面积不大,规模偏小,而且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儿个村苹果再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值得再次挖掘。2、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全镇平均每户果农拥有苹果面积2。2亩。5亩以上的果农比率较低。家庭各自为阵,苹果生产标准化不高,种植面积少的果农把苹果产业做为副业来做,严重影响了对苹果产业的投入,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3、宣传和推介力度不至IJ位,尽管xxx苹果形、色、味具佳,但是市场认知度明显偏低,形成了 XXX苹果贴外地品牌销售的尴尬局面。4、贮藏能力有待提高,交易
3、市场有待开发。目前我镇还未建果业交易市场,也没有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冷藏库。在收购季节客商自行设点收购,统一管理难,也曾出现故意降等压价坑害果农的事件.苹果成熟后销售期集中,销售时间短,果农在短时间内竞相抛售,贮存的苹果量少,导致旺季销售价格偏低,淡季无货而销的局面。二、目标任务本规划从2012年起实施,每年全镇新栽苹果面积3000亩,到2016年全镇苹果面积达到3o 2万亩.平原13村为规划的重点区域,围绕“一园五线”规划布局。“一园五线”即曹家庄村千亩示范苹果园,沿210省道、机场路、北环线、箫太路和十曹路重点发展苹果产业。三、重点建设内容(一)新建果园规划: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
4、园一个,200亩集中连片示范园5个,百亩示范园7个。以210省道、北环线、箫太路等沿线为重点,消灭插花地.1、210省道、北环线、箫太路沿线的谈家门前村,西河村、xxx村、西关村、北水沟村、太相寺村、竹园村、箫史宫村8个村,要以消灭沿线插花地为重点,每年要确定地块,落实面积完成插花地栽植任务.2、在曹家庄村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一个,规划面积1200亩,涉及2、3、6、7组,规划区内配套机井3眼,项目分二期完成,今冬明春完成800亩的栽植任务。3、西白村、北水沟、竹园、十里铺、何家堡、西河6个村每年苹果栽植规划面积350亩,并完成不少于200亩的连片建园任务.4、西关村、xxx村、七家门前、太相
5、寺、箫史宫、谈家门前6个村每年苹果栽植规划面积200亩,并完成不少于100亩的集中连片示范园建园任务。(二)优化品种结构。我镇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等特点,在建园工作中要突出早熟与晚熟合理搭配。重点发展以玉华早富,烟富1号、烟富6号,礼泉短富等为主,搭配陕嘎三号、丽嘎啦等早熟品种。(三)加强技术服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从规划、建园、管理到营销各个环节为果农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果农业务培训方面,通过邀请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实地操作等方法提高果农作务技能,各村在做好建园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四大技术”加快对老果园的更新工作,同时,在生产中要积极推广套袋、反光膜、诱虫带(灯)等新技
6、术的运用,提高果品品质.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产业发展。镇上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推进苹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并指导各村抓好规划落实。各村要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包抓责任人;二是制定具体的年度发展计划,通过五年的发展使苹果真正成为全镇支助产业.2、强化措施,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各村要重点规范土地合理流转,引导有条件的果农及农业龙头企业承包规划区内土地大规模栽植苹果,解决有劳无地和有地无劳的矛盾。各村一定要早规划、早安排,在每年“三秋”前要调整好地块,为建园工作留好用地,确保年度建园
7、计划全面落实。3、实行目责管理,落实扶持政策。为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镇上将果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定奖惩措施,对完成任务好的村考核加分并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村在年终考核中扣分降等。对列入千亩苹果示范园的曹家庄村,镇农业服务站要协助村上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指导和配合村上抓好项目任务落实,力争建成精品项目.鼓励其它各村集中连片栽植,争取达到县上扶持标准。同时,镇上将向县农业局积极争取苹果项目配套物资,对规划任务落实好的村予以扶持.4、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产品营销。一要把雍州牌苹果做大、做亮、做响。不断对外宣传推介xxx苹果,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以已经形成的果品集散中心为基
8、础,逐步建立完善全镇果品收购批发中心市场,通过果业协会及销售大户的带动,建立有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在各中心地区形成比较固定的销售网点,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市场占有份额.5、加大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重点要策划包装项目,引进一批果品贮存和加工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全方位、多渠道解决果品卖难及附加值低的问题,实现果业生产又快又好发展。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二)(20082015)序言凤县地处秦岭腹地,与渭北苹果产业带接壤。凤县苹果生产历史悠久,70年代曾被中央“三部一社”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与洛川、铜川、淳化一起为我国苹果出口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县苹果面积最高峰达到8多万亩。但目前
9、全县仅保存苹果面积5.1万亩,一些乡镇苹果产业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进一步发挥苹果产业的经济优势和生产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变当前苹果经营效益不高、科技服务跟不上苹果生产和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我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一、凤县苹果产业资源概况1、凤县发展苹果产业的生态条件凤县地处秦岭山区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海拔在908米至2738米之间,属于暖温带山地气候。气候带依照海拔高度垂直分布明显。年均温度11.4。C,年最低温度-16. 3 C,最高温度37.3。C,无霜期188天,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年降雨量613mm。据“果树栽培学”记载,苹果栽培适宜自然条件:
10、年均温度7.514 C,海拔8001200m,降雨量540-800 mm, 土壤PH5. 56. 7, 土层深度1m以上,地下水位1.5m以下。凤县的自然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苹果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又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主编的苹果学中划定的苹果最适宜区(优生区)和适宜区的指标要求(见表1) o我县自然生态条件完全达到苹果最适宜区生态指标,可见我县生产苹果的气候资源条件与我省渭北旱原地区基本相同。表1凤县气候资源与苹果生态适宜指标的比较辅助指标主要指标产区名称年均温年降雨() (mm)1月中旬均温()年极端最低温()夏季均(6-8 月)()35 天数夏季平均最低气温()符合指标项数最适宜区8
11、-12560750-14-2719 23615 187黄土高原区8-12490660T-8一16-2619-23615-187黄河故道区14 15640940-22T5-2326 2710 2521 233西南高原区11 15750110007一5-1319 21015 176北部寒冷区47410650-15- 30-4021 240216 184山东沿海9-135808402/-10-13-2422 240319 216山东内陆12 13580740一3-15-18-2725 2610-1820 214美国华盛顿产区15.64708-822.60155凤县凤州11.4613-1. 1-4.3
12、-16. 722.70.41772、土地资源全县耕地面积30333公顷,其中坡耕地占70%以上,素有“九山九水半分田”之称。可开发的“五荒(荒山、荒滩、荒坡、荒沟、荒水)资源70多万亩,发展苹果产业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县境内林地面积167917公顷,灌木、乔木360余种,野生果树21科、113种。除野生果树资源外,苹果已成为凤县特产,素有质优味美,酥脆多汁,享誉四方。3、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西邻甘肃,南接四川,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我县扼川陕、秦陇要冲,川陕公路、陕甘公路、凤太公路等国道、省道与地方道路交会其中,公路四通八达。川陕交通要道一宝成铁路穿境而过,
13、县境内铁路总长90公里,有7个火车站。4、旅游资源丰富县境内植被覆盖率极高,山青水碧、景色秀丽,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紫柏山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列为陕西三大名山之一,位于凤县与留坝县交界处,景区内山体高大险峻,深谷纵横。此外,秦岭大散关遗址、辛家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嘉陵江源头风景区、陈仓古栈道、灵官峡石崖等景观都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配合观光旅游产业,开发特色旅游观光苹果也有很大潜力。二、凤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1、凤县苹果产业现状凤县苹果栽培历史较早,20世纪70年代我县率先发展苹果生产,国内许多著名苹果专家曾来凤县蹲点,全国三红苹果引进与推广、小
14、国光丰产栽培技术、苹果腐烂病防治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均在凤县实施,凤县苹果在国内外早颇有名气,曾经被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苹果生产经历了 19861996年的快速发展和1997年后调整优化的两个发展阶段。1986-1988年是我县苹果第一次大发展时期,栽培面积曾达到2 3万亩,栽培品种有红星、元帅、大国光、小国光、青香蕉、新红星、金帅、秦冠。苹果生产多以农民个体经营,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第二次大发展在1991T996年,全县苹果面积急剧增长,10个乡镇都发展苹果,栽培面积一度达到8万多亩,主要栽培品种为富士、秦冠,搭配品种为嘎拉、乔纳金,新红星等。1997年后苹果生产进入调整优化阶段,生产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受果品销售不景气影响,果业经营效益下滑,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老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果园相继被毁,苹果面积大幅度减少,但凤州、唐藏等优生区苹果经济效益较高,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全县唐藏、平木、三岔等六个主产苹果的乡镇,苹果栽培面积5. 1万亩左右,年产量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