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地缘优势,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构建内接周边省区和内陆腹地、外联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着力提升国际海港枢纽功能。积极谋划丝路海运,推进沿海主要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港口合作,提高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高效衔接。加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以骨干机场为重点的国际航空枢纽能力。坚持市场化、多元化发展,加大中欧班列品牌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务实合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二、主要目标展望2035年,广东
2、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广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文明素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
3、加协调,建成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体育强省、健康广东和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全面确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率先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全省GDP年均增长50%左右,到2025年GDP约为14万亿元。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4、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实现供给和需求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运行。(二)创新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国家和省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加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三)现代产业竞争力赢得新优势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农
5、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数字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四)改革开放再出发迈上新高度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牵引,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经济特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现代产权、要素配置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制度深化创新,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双向投资质量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五)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实现新跨越落实
6、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珠三角核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沿海经济带成为全省产业发展主战场,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六)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
7、达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典范。(七)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加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岭南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凝聚力进一步增强。(A)幸福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8、。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健康素养和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显著提高,教育强省建设加快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保持全国领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九)现代化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地方性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依法决策机制更为健全,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法治广东建设成效显著,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
9、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安全南大门更加牢固。三、基本原则(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二)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落实顶层设计相结合,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
10、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三)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决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持全省一盘棋,更好发挥各级各方面积极性,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四、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健全合作机制,提升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能级,建设更加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地缘优势,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
11、。构建内接周边省区和内陆腹地、外联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着力提升国际海港枢纽功能。积极谋划丝路海运,推进沿海主要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港口合作,提高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高效衔接。加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以骨干机场为重点的国际航空枢纽能力。坚持市场化、多元化发展,加大中欧班列品牌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务实合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二)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互惠共赢原则,建立健全双边产能合作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规则对接、政策对接和项目对接。支持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对接沿线国家产业和资源,开展国际产能
12、合作,带动我省装备、技术、品牌、服务、标准走出去。鼓励企业参与境外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及能源资源建设项目。落实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扶持政策,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培育建设若干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推进中国一东盟现代海洋渔业技术合作与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鼓励在境外建设一批特色渔业产业园区和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鼓励广东制造业优势与港澳国际经贸网络等优势相结合,支持三地企业联合赴境外新建或升级一批境外园区。(三)深化人文交流发挥广东侨务大省优势,逐步构建与对外开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人文交流新格局,推动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旅游、教育、人才、科技、医疗、体育等多领域人文交流。扩大文化交流,深入开展广东文
13、化精品丝路行,支持文化机构、文化产业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打造一批民间文化交流品牌,对外输出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投资合作,积极推动在沿线国家设立旅游推广中心,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国外、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教育合作,坚持出国留学和来粤留学并重,打造留学广东品牌。支持广东高校与沿线国家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办学、科研、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合作,支持探索赴境外办学。深入参与援外合作,促进沿线国家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国际友城布局,密切国际友城关系。积极参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帮助沿线国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14、。(四)全力推进粤港澳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规则衔接为重点推进粤港澳合作,推进跨境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和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建立,携手港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五)推进粤港澳跨境要素便捷流动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聚焦食品安全、环保、旅游、医疗、交通、通关等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深入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推进粤港、粤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人员通关新模式,研究探索建立大湾区人才绿卡制度。推进与港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交流合作,推进粤港、粤澳海关跨境快速通关对接项目,提升货物通关效率。推动放开港澳小汽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政策,推进澳
15、车北上港车北上加快落地。支持逐步推进游艇码头对港澳籍游艇开放,推进粤港澳游艇安全便利往来和通关。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大湾区设立发展。推进数字湾区建设,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跨境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资源汇聚、流通与共享;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探索建立既便利数据流动又确保安全的机制。(六)携手港澳构建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推进与港澳在市场准入、标准认定、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接轨,加快构建对标国际、开放一体的湾区大市场。进一步提升广东制造业优势与港澳现代服务业优势融合发展水平,携手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内地与中国香
16、港、中国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进一步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深化教育、文化、医疗、法律、建筑等专业服务业领域合作。进一步推动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简化港澳投资者投资准入审批流程。推动职业资格和行业标准互认,支持扩大跨境执业的资格准入范围,推动重点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为港澳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执业创造更多便利条件。积极推进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制定实施推广湾区标准。探索搭建大湾区食品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平台,推动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共享。推广圳品供深食品标准模式,打造大湾区食品区域品牌,探索建立大湾区食品团体标准。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积极发展国际仲裁和调解,探索设立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多元旅游平台,开发更多粤港澳一程多站新路线,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