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矛盾分析法剖析乡村振兴3个阶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矛盾分析法剖析乡村振兴3个阶段.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用矛盾分析法剖析乡村振兴3个阶段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一毛主席矛盾论。在文章中,毛主席的斗争思想,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并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面临不同性质的矛盾,需要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矛盾斗争没有固定的套路,关键在于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矛盾斗争的策略。遵循原著的逻辑,这篇文章我们来解读矛盾论结论,即对矛盾法则做个总结,对矛盾分析法做系统性论述,把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讲解。我们来梳理一下矛盾分析法的知识点。内外因辩证原理。它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
2、普遍性原理。它告诉我们要承认矛盾,矛盾无所不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特殊性原理。它告诉我们要分析矛盾,要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及矛盾双方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矛盾要用不同方法解决,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原理。它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分析事物的共性与个性,要把普遍规律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原理。它告诉我们解决复杂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也要兼顾次要矛盾,既要抓重点内容还要统筹兼顾。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原理。它告诉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原理。它告诉我们工作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3、”的统一结合。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原理。它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既要在同一中把握斗争性,也要在斗争中把握同一性。简单地讲,矛盾分析法就是辩证思维的过程,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讲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学习”。学习哲学,主要就是学习其原理,关键在于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不妨用矛盾分析法,来剖析大家比较关注的乡村振兴问题,通过具体应用来加深理解矛盾分析法。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为什么国家要搞乡村振兴,内外因分析乡村振兴矛盾,承认乡村振兴的矛盾,分析乡
4、村振兴的矛盾,解决乡村振兴的矛盾,注意抓住关键和抓准重点。我们来逐个分析之。1、为什么要搞乡村振兴为什么国家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因为改开以来,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城镇建设方面,忽视了对广阔农村投入建设,导致我国乡村发展普遍滞后,没有跟上国家现代化进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短板。国家从全局和战略上来思考,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下硬功夫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解决城乡失衡发展矛盾,就需要加快建设发展农村。只有把农村这块短板补齐,才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基于这些客观情况,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乡村战略,制定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那么,如何实施乡村战略呢?换句话说,如
5、何制定乡村振兴的具体战役战术?如何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有序描绘出来?如何解决乡村振兴具体工作的落地问题?制定落地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乡村问题盘点、乡村矛盾分析的过程。只有深入研究乡村问题、认真分析乡村问题、善于抓住乡村问题的关键和重点,才能制定科学与具体的解决方案。然而,我国“三农”问题很复杂,并不是单个的局部问题,也不是局部的单个问题,而是全局性的、系统性、结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或矛盾,我们要应用毛主席的“矛盾分析法”,遵循“内外因分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抓住关键和找准重点”的辩证思维方式,做到这点乡村振兴问题基本就能迎刃而解。我们来用矛盾分析法解读
6、之。2、内外因分析乡村振兴内外因分析法,其哲学理论依据,就是内因与外因辩证法原理。毛主席在矛盾论写道:“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可见,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其根本原因在于乡村内部因素,而外部因素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第二位的原因。而乡村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基础、人才结构、金融资本、资源要素、乡俗文化、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医疗教育等内容,这些都是乡村内部的各种因素,也就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部矛盾性所在。基于这种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要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来开展,进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
7、全面进步。这也就是说,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实施路径,就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这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脉络,也是从内外因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结果。只有重视乡村的内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问题。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给乡村输血,更要让乡村造血,让乡村具备自我造血功能,才有实质性的乡村振兴,这点要认识清楚。基于内外因分析,国家把“产业振兴”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位,把“产业兴旺”作为考核乡村振兴指数的重要指标。地方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就会普遍增长,后面其他振兴工作,相对应就会更好开展。很多人理解不了,以为“五个振兴”是随便排序的,其实背后大有学问,蕴藏着唯物
8、辩证的哲学智慧。接下来,我们围绕这五个方面,来逐条分析乡村振兴的各种矛盾及问题。3、承认乡村振兴的矛盾承认矛盾,就是应用矛盾普遍性原理,来认识乡村振兴的各种矛盾。毛主席在矛盾论讲到:“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句话,告诉我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由此推断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所谓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以产业振兴为例,有些农村就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缺少产业发展领头人的矛盾。这三种常见的矛盾,在乡村产
9、业振兴过程中,非常具有普遍性,都是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以人才振兴为例,大部分乡村都缺失德才兼备的基层干部、缺少精通现代化农业种植管理的人才、缺位吸引人才回流及人才培养机制,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属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普遍性矛盾。以生态振兴为例,有些农村发现有色金属矿床,想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有些农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想发展木材加工业;有些农村靠大海,坐拥丰富的海洋资源,想搞海水养殖业或海岛旅游业。这几种情况,就存在产业发展与生态破坏的矛盾。以组织振兴为例,许多乡村基层组织,自打包田上户之后,长期处于涣散疏松状态,村干部都忙着发家致富了,町里有功夫去管村务。至于国家政策宣讲、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活
10、动,全靠农民自己看电视,这些都是基础组织振兴的矛盾。以文化振兴为例,培养乡村文化教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农民学习文化等相关工作,肯定会遇到人员、经费、物质等方面的矛盾。所谓时时有矛盾,是指乡村振兴过程中从头到尾都会存在矛盾。没有矛盾,事物就无法发展,工作就无法推进,农业就无法进步,乡村就无法振兴。以产业振兴为例,从产业规划开始,到中间的产业建设落地,乃至产业发展成熟,每个发展环节、每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方面都存在矛盾。以人才振兴为例,人才招聘、人才回流、人才管理、人才培养、人才机制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同各类人才打交道,这个过程就会出现各种矛盾。综上所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承认矛盾,要
11、敢于承认乡村振兴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或总结出具有普遍性质的问题,这个很重要。承认乡村振兴矛盾之后,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静下心来分析矛盾。4、分析乡村振兴矛盾分析矛盾,就是应用矛盾特殊性原理,来剖析乡村振兴的各种具体问题。毛主席在矛盾论讲到:“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一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这段话,很精炼,总结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常见情形。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带有特殊性;各个运动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
12、存在特殊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矛盾的各个方面矛盾有其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矛盾存在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阶段上的各个矛盾的各个方面矛盾有其特殊性。毛主席认为,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非常重要。因为它存在五种常见形式以及两种特殊情形,所以不能凭主观想法去判断,而是要对它们做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即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方法来解决,要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我们参照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来分析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的各种矛盾。根据国家顶层设计规划,乡村振兴总共分为三个阶段:2018年至2023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阶段;2023年至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阶段;
13、2036年至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与农民全面富裕阶段。用矛盾特殊性原理来分析:乡村振兴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矛盾都不一样,每个阶段的矛盾双方都有特殊性,每个地方的每个阶段的矛盾都存在特殊性,每个地方的每个阶段的矛盾双方都有特殊性。这样讲,比较笼统,我们以产业振兴为例。在第一阶段,2018年至2023年间,国家要出台扶持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法规,为乡村产业振兴保驾护航。新政策出台的过程,本身就会存在合理与不合理、完善与不完善的矛盾,还有新政策与旧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矛盾。产业规划落地过程中,也会存在市场调查、产业布局、产业引进等方面的矛盾。另外,产业振兴会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民政、金融、消防、
14、公安、邮局、税务等,跨部门合作方面,也会存在沟通、协作、配合等矛盾。我们要知道,一件大事情,往往由许多小事情构成,里面必然存在许多矛盾。一个复杂的矛盾,肯定存在许多矛盾方面,里面又有主次要之分。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国家成立了乡村振兴总局,来督促和协调各项工作。这个就是矛盾分析的结果。在第二阶段,2023年至2035年。产业振兴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农村要实现产业兴旺的良好局面。这个阶段的矛盾,主要会聚焦在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运营、产业形成等方面。在产业规划布局时,就需要认真研究乡村特点。因为中国农村广袤,地理差异性很明显,有平原型的乡村,有草原型的乡村,有湖泊型的乡村,有丘陵型的乡村,有高原型
15、的乡村,有海洋型的乡村,有林地型的乡村,这就是乡村的矛盾特殊性。在产业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资金短缺的问题,有人才缺失的问题,有组织管理的问题,有产品销售的问题,有政策调整的问题,有市场变化的问题,等等。这些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产业振兴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矛盾。在第三阶段,2036年至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这时,乡村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会涌现出一批著名企业、知名品牌,形成能带动地方就业,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优质产业。这个阶段,同样会出现新的矛盾,并且矛盾同前两个阶段完全不同。比如产业发展成熟,也会出现品牌老化问题。从品牌管理的角度分析,品牌发展大致要经历导入期、发展
16、期、成熟期、衰退期,每个发展阶段其品牌诉求、工作重心、市场推广都不尽相同,其阶段性矛盾当然也不同。从财富分配来讲,集体企业的股权分配、产业营收的增长回落、农村人口的增加减退、基层干部的调整变化,都会影响到乡村财富分配及产业发展,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总而言之,产业振兴的不同阶段,肯定会出现不同特质的矛盾。每个阶段矛盾,都具有特殊性,这是矛盾特殊性原理所规定的,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地域不同,产业振兴的矛盾也会不同。乡村振兴战略,由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规划,大政策、大方向、大目标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战术战役层面,还是要地方政府来执行,各地之间就会有所不同。中国乡村广袤复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民族风气习俗不同,经济结构情况不一,每个省市的乡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就是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基于这种客观事实,沿海省份同三线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只能在大方向、大目标、大线条方面保持相同,在具体产业规划、引进、落地、发展等具体细节方面,肯定会存在差异性,完全雷同是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