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追问赋予学生思维的启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断追问赋予学生思维的启迪.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不断追问,赋予学生思维的启迪这段时间我们学习的是人民币的认识,这单元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具体到购物简单的计算和元角分单位间的换算,学生做起来却是迷惑不解。可能孩子的生活经验和书本上的理论学习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从生活中进行提炼数学知识。课堂上要不断追问,要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学生从生活经验转变为知识本质,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从知识的起点出发去思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刚开始学生还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和进率,竟然连一元等于多少角都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简单的钱的计算。比如买一个卷笔刀2元5角,给售货员3元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生活中学生可能会算,但是学生写到试卷上,
2、却不会做。这时候我启迪学生思考:把3元钱分成一个2元和一个10角,用10角减去5角,所以就剩下5角。两元减去两元就等于零元,所以3元减去2元5角剩下5角。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猴想寄一封信,需要80分的邮票,但是现在只有20分和10分的邮票若干张,你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这时候学生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细致,也可能会漏掉一些填法。这时候我引导学生用画表格的方法,去表达,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就会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20分10分合计4张0张80分3张2张80分2张4张80分1张6张80分0张8张80分这道题,启发学生按照先拿20分的开始,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去思考,这样就启发了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这
3、时候我再增添一个条件,如果还有一张50分的邮票,你最简单的组合方法是什么?请大家认真思考。这时候学生想到了所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的钱币张数最少,而且钱数正好,这才是最简单的付钱方法。当提出一个问题,就先让学生去思考这道题的意思之后,再引导学生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因为现在很多学生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读题能力比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差。要想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能够读懂题目意思,再去认真做题,就会做得又对又快。当学生理解好题意之后,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可以用拿一张50分的,一张20分的,一张10分的,这三张邮票正好组合成80分值的邮票。接着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有20元钱,买一个气球
4、和两个沙包正好把钱用完,如果只买一个沙包就会剩下14元,你知道一个沙包和一个气球各多少钱吗?这时候我引导学生读题,比一比谁能找到这道题中最容易漏掉的,也是最关键的词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时候学生更加认真地重新读题,很快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我知道了,这道题中最容易忽略掉的就是买两个沙包。如果当成一个沙包和一个气球一共20元就理解错误了。”对呀!所以我们平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里。那么请大家分析这道题中的条件,该从何处下手去解决问题呢?学生说我们就从20元买一个沙包还剩14元开始想,那么这个沙包的钱一定是20-14=6(元)”这时候我接着问:“当我们
5、算出沙包的钱之后,那么气球的钱我们该如何算出来呢?”这时候有学生说:“可以用20-6-6=8(元)”还可以怎么计算呢?这时候有学生说:“可以先算出两个沙包的钱6+6=12(元),然后再用20-12=8(元)”这时候学生终于明白了一个气球8元,一个沙包6元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并为此来展开教学。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从家长的作业反馈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这单元知识点掌握的都不是太好,因为学生不能准确进行元角分的单位转换。还有的学生虽然口算能够算出结果
6、,但是不会表达,不知道如何用书面语言进行正确精妙的表达。因此从生活经验到知识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这单元学完之后,我让学生进行了算钱的实践活动,然后写出了一篇反思。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参与并观察生活中的一次购物活动,并认真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购物所思所想,让学生多一个途径去观察生活。这样的反思型作业,让学生从机械性、重复性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让他们感到生活和数学是息息相关的,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给了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记录着他们瞬间的心灵闪动,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