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三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三参考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试卷代号:1550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开卷)一、材料分析题(80分)2023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文章强调,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
2、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文章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
3、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参考答案:其一,马克思主义引领绝望迷茫和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找到了奋取道路和前进方向。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与西方列强的悲壮抗争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惨败,被迫割地赔款。中国人不断痛苦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开始认为是技术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危机更加深重;然后又认为是体制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推翻清王朝革命,建立了模仿西方体制的民国政体,然而,枷锁仍未解除,国家仍然挨打遭辱
4、。在中华民族陷入从未有过的迷茫痛苦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黑格尔曾经预言,古老的中国需要外来思想的刺激,才能生动起来。在拥抱马克思主义之前,我们曾经学习和实验了西方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思想和主义,但不幸都失败、破产了。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指明了奋取道路和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走出历史低谷,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社会即将迎来焕然一新的明天。其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高度契合中华民族的“天下大同”思想,唤醒了中华民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意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人民
5、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理论规划了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吸取中华文明精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亿万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凝聚起人民群众为自己根本利益而奋斗的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其三,马克
6、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揭示了人类思维规律,不仅是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也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90多年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中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进而找到了实现民族解放和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90多年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发展进步;反之,则会出现失误和退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
7、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依据。二、简答题(20分)法律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参考答案:1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2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民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制是依法治国的保障。依法治国是新形势下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牢固树立法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民主化与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