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浅谈.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浅谈摘要:园林景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环境质量,修复了生态,为国人造了一个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园林景观是一门地域艺术,必然也会受到生态地理环境和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等诸多地域性差异的影响,而地域文化差异是造成园林景观风格迥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力图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探析,更好地指导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出更精彩的园林景观作品。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园林景观最终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居住在其中的普通百姓,但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生活习惯、知识背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要求
2、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根据项目所在地域的不同,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基础,设计更符合当地环境的作品,到达园林景观科学性、适用性、经济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要求。1地域性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解读1.1地域性文化的解读所谓地域性文化,是指在我国某一地域内具有独特魅力、悠久历史、深厚底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传统历史文化。它可以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文物、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生活习惯、风土民俗、建筑风格及宗教信仰等等,甚至还包括自然地理风貌和自然资源。1其最大的属性就是独特性,文化在一定的地域内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性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生态,二是人文社科,两个层
3、面相互交叉连结,相互渗透作用。1.2园林景观的解读园林景观是一个美丽而又难以论述清晰的概念,大意是将事物置于某一土地上,而这一土地及其上的空间和事物所共同组成的综合体称之为园林景观。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新作品,是能够将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文化历史、自然演化与当代生活等融为一体,从而赋予园林景观以更深层的文化含义和社会意义。2有效的园林景观能使人们处于一种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对人们的审美意趣、文化价值等产生影响作用。它天然具有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相互作用,产生巨大的景观效应。2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2.1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的素材来源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4、,包含地理、地质、生物、景观、工学、旅游、社会、经济、民俗等等学科,主要的设计手法和目标会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既利用园林景观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用地域文化丰富园林景观的设计素材。设计师们在对地域文化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后,还应寻找在自然生态、风土习俗以及人文艺术表现中隐藏的独特地域特征,这样才能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地域文化中提炼精髓和汲取源源不断的养料。2.2园林景观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园林景观设计需立足地域文化的丰厚底蕴,在历史的文脉中感知符合场地精神的独特魅力,赋予设计灵魂的语言,保证设计各具特色,具有地域的独特性
5、。设计过程中,在探寻现代园林景观的审美意趣、空间营造、视觉表达、材质运用和文化诉求的基础上,提炼地域传统历史文化、造园艺术、景观要素、场所精神等内容,通过结构重组、简化提取、重新演绎等现代景观处理方式,抽象地域文化精髓,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和意蕴的现代景观作品。从而引导使用者透过园林景观便可感知、联想、感受项目所在地的独特地域文化精神,实现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充分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3.1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原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才能创造出能被群众所需求的、能
6、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品。设计师对园林植被的选择是实现因地制宜和谐共处的目标中最重要的一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差异较大,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将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降水、温度、土壤、病虫害等各种有可能影响到植物生长的因素都列入考虑范围,才能选择出最适用的品种。其中首先应选择适应性更好的乡土树种来凸显地域特色,然后再选择更多的适宜品种来保证植被的多样性,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以及种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并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外来树种,丰富景观素材。3.2对当地传统文化予以保护性开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需仔细详尽对项目现场进行全
7、面踏勘、资料收集及分析整理,对具有传统历史文化价值、人文艺术价值和科考价值的历史文物古迹、园林景观等进行适度科学的保护,并在保护的同时,设计出合理合规的开发方案,在保护与传承、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价值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效益,发挥其最大作用。例如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精湛的技艺和文人高雅的生活艺术审美,并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在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的价值内涵,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代表着成熟的中国私家园林艺术精华,园林设计融入了历史,传达人文情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更因保留其原真性,但是只有通过合理的开
8、发,才能让现今的人们欣赏到我国历史不同时期的造园艺术、江南风土人情和在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历史内涵。3.3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相结合当代景观设计,正是因为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中广泛地吸收了营养,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讲,当代艺术是经典艺术与当代美学的有机结合,它根植于对传统的转译和现实的重构、对现代材料的创新性使用、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督导处理。艺术介入空间,为居者带来层层递进的生活美学。以杭州融创宜合系房产项目为例,追本溯源,从中国地域文化中、传统思想里面,深入挖掘艺术与生活,最后在宋式建筑中找到了源头,而宋式的极简风格,又能和当代艺术精神相契合,打造现
9、代生活美学。宋式园林建筑更为纤巧秀丽,融自然美和人工美于一体;在空间上,宋式住宅十分注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常见三面环景的空间布局,形成房屋被自然包裹的态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抓住宋式建筑纤细、雅致的特点,同时提取简约方格窗花元素,并利用松、竹、梅、菊等具有中国文人雅士情怀的乡土树种打造周边环境,展现南宋作为我国古代文化学术、艺术造诣巅峰的盛况,打造具有艺术高度、文化深度的现代建筑景观项目。从宋式人居的生活美学,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意趣,再到现代中式的变奏,设计师们一直在发现中国智慧和中式之美,传承传统文化与东方审美,希望通过中式产品实现人们心中的中式理想生活,让中式建筑文化在地域文化中得以生生不
10、息。所以我们应更深入了解、剖析及传承传统园林和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以此为基础构建园林景观的基石,再以开放的学习心态去欣赏、借鉴其他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致力于在同一独特文化环境中创造多元化的,极具适应力、想象力、参与感和创造力的现代景观设计。3.4符合城市发展趋势与居民现代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城市不同的发展方向及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一线城市,相对与其他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更为迅捷,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更加快,同时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更高,更加追求便捷性、高效性、经济性以及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园林增加更多的服务于现代化生活的内容,如广东省环珠三角绿道以及各类休闲景观长廊,给居民在快节奏的工
11、作之余创造一处休闲观光、放松身心的场所,并反哺经济;城市内部也更注重公交站、地铁站以及公共场所等的人性化、科学化、舒适性的设计,让人们更好地适应大城市高速、高效的工作生活方式。由此可见,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居民的生活工作方式考虑在内,做前瞻性的设计。3.5地域文化元素的景观表达提炼多种不同地域文化元素融入不同景观场景,凸显当地文化特色,不仅满足了对地域文化元素的认可,同时也满足了对园林景观的审美等方面的追求。文化元素的表达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抽象化雕塑,保留主要文化符号并作艺术化处理,发挥精神堡垒作用;如融入当地历史场景,对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有效的展现,帮助人们提高对
12、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如运用小桥流水人家等地域文化符号来营造环境,表现江南如诗画意栖居,清新、雅致的特质;如海南利用椰林、棕榈、槟榔等特色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充分展现热带岛屿风情。3.6遵循整体性、独特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自然地理环境是园林景观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区域环境是一个小型的具有完整性的生态系统,同时是体现地域文化的载体。3园林景观也处于区域文化环境中,势必需融入当地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保证整体区域环境的统一性和科学合理性,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仅指的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要对区域中现存
13、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保证原有景观和文化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持续存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相互统一。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园林景观,独特的园林景观元素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及气质,使人们更具文化归属感。4结语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城市都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历史传统及民俗习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只要地域之间存在差异,相关文化差异也就无法完全消除。不同的城市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基础,充分尊重当地特色,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具有独特性的景观作品,促进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得以展现、保存及延续。参考文献:1谢敬颖.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2张楠楠.地域性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2(S2).3杨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