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伤院前急救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伤院前急救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群体伤院前急救对策群体伤具有突发性、意外性、快速演变性,其伤病员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和社会影响大。急救中心(站)在面临突发群体伤事件时,必须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指挥、快速干预、合理处置Q群体伤是指三人以上群体性伤病事件C由于事件突发、现场条件恶劣、伤员自救互救能力差,所以对群体伤事件现场救治的组织要求较高。急救中心首先要做好院外急救的常态和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中相应的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等级,尽快建立相应高效精干的指挥组织Q并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事件上报流程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情况,以便协调工作。准确、科学、快速的调度是能否有效处置突发群体事件的前提要发挥120调度指挥中
2、心院外急救的指挥核心作用,调度人员要准确地掌握现场信息,尽可能的问清事件发生的地点、原因、大致伤亡人数,调派值班急救人员和值班救护车。并且根据现场伤亡情况,调集分站、备班急救小组、甚至休息人员,分别作为第二、第三梯队调派。要随时与现场保持联系,要根据医院的救治能力进行伤员的合理分流,并通知医院做好接诊、抢救准备。现场救援是拯救伤员生命、保证急救成功率的关键,首先要明确现场医疗救援的指挥者,一般是首先到达医生担任,急救科负责人或急救中心负责人到达后立即替换,负责现场的抢救组织工作,快速对伤病员进行伤情评估,按照轻伤、重伤、危重、死亡进行检伤分类,做到争分夺秒,避免慌乱。其次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
3、治重后治轻的急救原则进行现场处置,防止和减少原发性损伤的进一步扩展。对于颅脑损伤、窒息、休克、活动性出血、脊锥骨折等危重伤者,必须现场救治,稳定生命体征,减少继发性损伤,同时尽快向医院转运。对症状较轻的伤病员一般对症处理、注意观察G群体伤的急救转运是院前急救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现场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紧急救治后,根据病情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尽快转运Q在转运途中,应进行医疗监护,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注意观察有无潜在伤的存在,减少或预防再损伤的发生。要认真记录途中病情变化,为入院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把握急救原则,避免突发群体伤现场救援中的盲目和无序。实施伤员检伤分类,并按检伤分类顺序边抢救边转
4、送,能赢得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抢救的盲目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急救人员的作用,把救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急救的伤员身上。但是由于群体伤伤员众多、现场杂乱,大多数急救人员或因急救经验不足、或因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不能按照相关预案认真、有效的实施,对检伤分类、急救原则把握不准,常常会出现现场抢救场面无序、有效抢救能力下降的情况。合理转送分流,将伤残率、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群体伤亡事件伤员一般伤情复杂、伤势严重,现场抢救的时间和成功有限,转送到医院是救治的关键C在转送伤员时,要统一指挥,科学分流,正确处理好转送中“就近、就急、就专科、就医院能力”的关系,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将伤员集中送到某一家医院,要根据伤员的病情、医院的救治能力进行伤员的合理分流,才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构建高效救治链,确保突发群体伤救治的时效性和整体性,院前急救和院内处置是一个连锁关系,这是一条生命急救链,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力争在“黄金一小时”实施抢救。利用先进的通讯调度指挥系统(GPS-医院急诊室预告子系统)与接诊医院急诊科就患者基本情况、初步诊断、救治结果等进行实时传送,做到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衔接。从而保证救治的时效性和整体性,使院前、院内真正成为生命救护的绿色通道。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医疗急救链中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120急救、医院急诊科、ICU急救紧密协作,以达到减少伤残,拯救生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