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标准化监理站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标准化监理站 精品.doc(6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篇 综合管理制度4第一章 开工报告审批制度4第二章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制度5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制度6第四章 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复验制度7第五章 大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8第六章 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8第七章 技术交底制度9第八章 工地例会制度11第九章 日常检查、巡查制度13第十章 旁站制度14第十一章 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5第十二章 安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16第十三章 监理工作报告制度17第十四章 监理日记、日志和文档管理制度19第十五章 监理资料日常管理和归档管理制度21第十六章 监理工作台帐制度28第十七章 监理“三集体”制度29第十八章 信息化管理制度31第
2、十九章 工程竣工验收制度32第二篇 质量管理制度34第一章 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34第二章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35第三章 工程过程检验验收制度36第四章 平行和见证检验制度37第五章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38第三篇 投资管理制度40第一章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40第二章 验工计价审查制度41第四篇 安全管理制度43第一章 安全专项检查制度43第二章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44第三章 安全专项例会制度45第四章 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制度45第五章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制度46第六章 安全重大方案审查制度49第七章 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制度50第八章 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制度51第九章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52第五篇
3、进度管理制度54第六篇 环保工作制度56第七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57第八篇 技术攻关创新制度58第九篇 监理试验室管理制度59第十篇 监理站考核制度60第十一篇 内部管理制度65第一章 现场监理人员考核制度65第二章 监理人员岗前培训制度66第三章 安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67第四章 监理人员廉政制度68第一篇 综合管理制度第一章 开工报告审批制度一、工程开(复)工报告的审批1. 总监理工程师应在开工前10天,审查施工单位提报的合同标段和特大桥、长大隧道、跨国道、省道桥梁等重点关键工程的开工报告,5天内完成审查签认,并报工程建设指挥部审批。其它单位工程的开工报告由施工单位在开工前4天报监理站,
4、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2天内完成审查、审批工作,报工程建设指挥部备案。2.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后,审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提出意见;同时,现场核对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签认施工单位提交的主要进场人员申报表、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进场施工机械报验单、进场材料报验单和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审核其图纸会审及施工技术交底资料,具备开工条件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二、工程开(复)工应具备条件1.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委托监理合同已签订;2. 设计交桩、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已经完成;设计文件与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3. 控制点、水准点复测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均已完成,施工桩橛保存完好;4.
5、 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材料复试资料已经监理审核批准;5. 征地拆迁进度满足开工要求,其它需报批的各类手续办理完毕,“三通一平”工作能满足开工要求(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运输便道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规定并符合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6.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已获批准;第二章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制度一、总监工程师应按规定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合格后报工程建设指挥部批准。二、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分包工程开工前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附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批)。三、审查的主要内容:1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2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安全
6、生产管理制度;3分包单位的业绩; 4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5分包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四、对审查发现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分包单位,监理站须及时向工程建设指挥部报告,不得隐瞒事实。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制度一、总监理工程师应在约定的时间内,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需要施工单位修改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施工单位修改并重新报审。二、审查的主要内容:1工期、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目标是否满足合同要求;2. 施工场地布置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和文明施工的规定;3. 施工程序和工艺是否符合国家、铁道部等部门颁发
7、的强制性标准及环保和水保要求;4. 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工艺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5. 投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是否与工程进度计划相适应; 6. 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7. 质量、安全、消防、环保、工期等控制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落实到位;8. 施工单位内部签认手续是否完备。三、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随工程进展若需修改或补充,应按照原审批程序,分别报送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重新审核批准后,按修改或补充后的方案组织实施。五、 对规模大、结构复杂或属于新结构、特种结构的工程,监理站应将审
8、查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送监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必要时,与工程建设指挥部协商,组织有关专家会审。第四章 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复验制度一、监理站应对所有拟用于工程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在进场时必须按规范、规程、验标进行平行检验。严格控制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及使用,禁止先用后检。二、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对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进行复验,填报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等)。三、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
9、物材料,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验收标准规定的比例采取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复验。四、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经检验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及时签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批准进场使用。五、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应坚决清离施工现场。第五章 大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一、大型设备进场后承包人应填写工程大型设备报验表报监理组。二、监理组接到承包人的工程大型设备报验表后,按规定的时间派监理人员到场,与承包人一起对设备开箱检验。三、设备开箱检验的重点:1设备包装的完整程度; 2工程设备的配件及质量合格证、出厂(场)检验或调试
10、报告。四、设备开箱检验要形成开箱检验记录,对存在的问题要形成书面报告报发包人。第六章 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一、监理站在收到施工图纸后应及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熟悉和预审施工图。二、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三、审查各专业施工图纸时,应核对建筑、结构、水电、通讯、设备安装等各种图纸相互有无矛盾,是否有否错、漏、碰、缺等情况。四、在熟悉和预审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监理站及时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做好会审记录,并将提出的问题提交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勘察设计单位。五、在施工图会审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由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并由总监理工程师会签会议纪要。第
11、七章 技术交底制度一、参加、监督施工单位技术交底1. 监理工程师应在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的工序施工前对施工单位编制的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技术交底书进行审查;2. 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交底的内容是否涵盖了该分部、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的所有工作;2)是否详细阐述了控制质量的依据、规定和标准要求;3)是否规定了施工工期或用时;4)是否清楚地交代了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预案;5)是否明确了该项工程的第一责任人、质量责任人、进度责任人、安全责任人。6)是否准备了交底纪要(或技术交底书),交底双方是否都在交底纪要(或技术交底书)上签字确认。7)监理工程师应积极支持、
12、配合、监督施工单位认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8)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或审查施工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二、监理站向施工单位的交底1. 技术交底文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安全监理细则等;2. 参加人员:总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项目管理主要人员、监理站有关人员、现场工程建设指挥部代表;3. 技术交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受委托的监理工程师主持。4. 总监理工程师或受委托的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专业监理工程师就各自所属专业向施工单位做监理细则交底。5. 技术交底意见经各方会签形成会议纪要。6. 各单位工程开工前,监理站均应向施工单位做监理细则交底,并形成
13、会议纪要。三、监理站内部技术交底1. 总监应组织监理站全体人员进行设计图、技术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方案等技术交底。2.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1)设计要求2)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规程等3)施工措施4)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3. 技术交底会议应认真记录,其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交底内容等。形成会议纪要,监理站存档。第八章 工地例会制度一、工地例会形式监理站应组织或参加有关工地例会。工地例会一般分为:第一次工地例会、月度工地例会、专业(题)会议三种。第一次工地例会应在工程开工前适当时间举行;月度工地例会应与各单位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定期;专业(题)
14、会议见三。二、工地例会主要内容1. 第一次工地例会由工程建设指挥部主持,监理站负责会议记录,形成纪要应由各方会签。会议主要了解施工准备情况,明确各方职责及主要负责人;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商定今后各方参加会议人员及召开时间等。总监理工程师向施工单位介绍副总监理工程师、监理组长、专业监理工程师,阐述监理工作基本程序、办法和手段等。2. 每月定期召开工地例会,就上月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存在问题和下月工作计划及需要协调处理的有关问题等进行点评和安排。必要时,可邀请工程建设指挥部和设计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协调及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专业(题)会议监理组应根据需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
15、召开专业(题)会议制度,如:周(旬)汇报协调会、月工作计划总结会、专题研讨会等,监理站可根据工程实施过程需要,适时组织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对工程施工尚未明确的一些事项进行讨论。涉及投资的,须邀请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勘察设计单位代表参加,达到加强沟通、明确标准、统一行动、交流经验之目的。四、会议记录整理1. 所有会议均应有会议记录、会议签到表并形成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应注明例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整理人、会议的主要议程、会议议定的主要事项及责任人、完成期限等。有施工单位参加的会议,应及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其中:由监理站组织召开的会议,监理站办公室负责整理形成统一文号的红头纪要下发,办公室存档;监理组组织召开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形成会议纪要,下发施工单位,并报监理站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