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第二实验小学徜徉网络空间漫步智慧云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城第二实验小学徜徉网络空间漫步智慧云端.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徜徉网络空间漫步智慧“云端”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特色及创新点孟子故里,山东邹城,浩然正气,千年儒风。传统文化的滋养、现代科技的创新、网络空间的应用、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模式的变革、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着教师不断成长,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一跃成为品牌名校。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85年,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密切关注信息化教育,尝试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发展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亮点和特色。学校先后被审批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实验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
2、动计划种子学校”、“教育部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试点单位”、“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等。一、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一)空间建设基本情况我校现有学生2781人,在岗教师124人,53个教学班;目前有计算机教室3个,全自动录播教室1个,远程在线直播教室1个,创客教室4个,校园电视台1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等。随着校园OA办公自动化平台、校园网盘系统、教育云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学校已建成校园网络系统,200M光纤接到每一个班级、每一间办公室,校园无线网全覆盖,建设时时能学、处处能
3、学的网络虚拟空间环境以及各种在线学习资源,形成深厚地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研氛围,真正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让教育变得更轻松、更有效。(二)空间功能配置情况学校将“互联网+教育”的智慧理念贯穿于常态的学习和工作中,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学校、全体教师、学生、每个班级都激活了教育云平台的账号,开通了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这是教师特色个人空间展示。四维立体空间建设成个性化的“专属驿站”,优化畅通家校、师生互通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还力争将“学生空间”打造成学生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并通过数据的累积,形成伴随学生成长的“电子成长档案”。空间的基
4、本功能主要包括个人设置、消息管理、资源管理、应用管理和学校管理等。空间通过汇聚来自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和个人的教育资源,对各类用户提供资源服务。空间支持资源上传、下载、检索、调用、推送等功能、支持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生作品、优课视频等生成性资源共享。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配合课堂教学使用空间,进行练习测评、交流互动;家长运用空间能够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成绩变化、学情诊断等。二、网络学习空间的亮点和特色(-)网络学习空间的亮点1 .注重学习环境的融通。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已经从封闭的物理空间向开放、虚实结合的空间转变,更强调智能、融通与共享。我校依托邹城市数字资源平台构建了数
5、字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通道,形成了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在智能学习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 .强调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堂革命”,是我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为在线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教育系统因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而焕发出新活力,特殊时期混合学习的实践演进已由应然走向必然。在混合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以资源导学、导学测试、自主学习、效果检测、直播答疑为主要教学环节构建混合学习模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关照学生的获得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后疫情时代的教与学提供借鉴。3 .优化公共服务的能力。为
6、加快城乡联盟发展步伐,搭建城乡学校联盟教学研讨平台,不断拓宽教师的视野,缩小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差距。在我校的带动下,目前很多乡镇学校如张庄镇、田黄镇中心小学等,开始利用“自动录播暨多媒体网络空中互动课堂系统”,与我校实现网络空中教学和资源共享。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打破课程学习的时空界限,让思维在线上交流和碰撞,真正实现“网络交流时时通”,全面提升了教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使精准帮扶成为公共服务的亮点。4 .突出数据驱动的评价。智能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维评价。学生进入网络空间上课,可以便捷登录到系统,教师可以提取课前准备资
7、料和学生检测的统计数据,借此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调整。在教室型的智慧学习空间,需要支持分小组团队学习,使教学评价和学习过程能够切实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录播功能能够对学生学习的状态、出勤进行分析,形成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像一面多棱镜,将全体学生、差异多样的学习行为一一反射出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二)网络学习空间的特色1 .空间建设,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我校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出发点,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常态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依托平台,强化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一校一师一生一空间”。每年开展优
8、秀教学空间的评选活动,并推荐优秀空间参加全省、全国评选。2 .融合创新,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学校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优势,组建专家团队,举办知识讲座,优化资源供给、重构教学环境、变革教学方式、重塑教育评价,推动空间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学科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等活动。学科组长、青年教师都精心准备一节“代表课”,充分体现出自己在“跨学科学习活动”上的积极探索。听课评课,在观摩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3 .网络备课,教学管理协调发展。网络学习空间功能强大,能够实现网上集体备课。组建教师群组或工作室后,可以多媒体互动式集体备课,实行教师间的集
9、体互动、资源共享,支持课件的编辑和修改,根据学习成果的展示反思教学提升教学能力。4 .网络教研,构建教学研讨新模式。网络学习空间的核心在于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运用,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根据不同需要为老师们提供实践应用指导。培训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集中培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教研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三、网络学习空间的典型经验1 .智慧课堂自主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教学助手和移动课堂软件,将五大核心教学
10、环节: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随堂练习、课后作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课前导学助力教师精准推送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直接线上学习,轻松达成预习目标。同步备课:教学资源提供大量的数字教材基础资源、互动试题、教学模板等,帮助教师完成高质量的备课。互动课堂提供丰富、便捷、有趣的教学软件,课堂上用计时器、随堂拍照等教学软件,教师用手机操作幻灯片,替代展台展示学生作品。定时练、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面向每一位学生,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同时更加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随堂直播,聚光灯,光荣榜等,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高效。随堂练习和随堂作业、一键检查学生的知识点
11、掌握情况,使用平台打卡功能,进行学生习惯养成的打卡,实现老师课后答疑和网上个性化指导。同时,使用学科工具,例如语文学科提供汉字书写,唐丽婷老师执教的数学课,使用平台提供的网络画板,透明的三角板清晰显示数据,使教学更直观,使用更方便。英语学科提供智能口语测评,科学学科提供3D地球仪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实现个性化成长。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智慧课堂建设,智慧课堂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极大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智慧课堂不是忠实地、封闭地传递和接受知识,而是鼓励课堂创新与开放,鼓励生成,积极为学生激发创新、发展智慧提供有利条件。2 .能力提升落实到位。学校借力“互联网
12、+教育,走“教育与科技同行”的内涵发展之路,从整合课例到智慧课堂,从信息技术应用到“应用能力2.0”的提升。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试点校,我校围绕着“整校推进、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等内容,已经先行启动了教师能力提升工作。校内工作侧重整校推进、全面提升。学校通过能力自查、专家指导进行了教师“微能力”摸底,同时以科组为单位以月为周期制定了校本研修计划,进行集中研修。研修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方式,线上课程学习,线下讨论实践,与校本研修活动深度融合,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表彰先进个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
13、培训学分管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和评先树优工作。3 .课题实施同步推进。2019年10月,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被教育部审批为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同时参与中央教科院组织的“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STEM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课题;同时学校申报了“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学校”和省在线教育项目式学习案例一一“基于STEM理念的生态家园一一班级智能生物角的探究与实践”,参与中央电教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小学中高年级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2019年11月,我校承担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任务,ST
14、EM课题进入实施阶段。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中,学校选择的是项目学习教学环境,类别是“跨学科的STEM项目教学特色”,围绕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要求,申报了济宁市2023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能力提升工程2.0中高年级小学生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培训教师具备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力,全力提升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四、网络学习空间取得的成绩“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学生足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突破了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让探究性学习得到了真正实现,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高
15、效优化,使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我校被确定为山东省信息化教育现场会的主要现场;2015年6月,我校应邀在青岛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成果展览会展出信息化成果;同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学校。2018年被审批为“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中国STEM教育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2019年10月,我校被审批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11月,教育部小学数学、科学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在我校举办。我校在“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杯教育管理高层论坛”和“省机器人课堂教学研讨会”都作了经验介绍。山东教育电视台“走基层看教育”栏目、济宁电视台“加快教育城乡建设,实现
16、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栏目均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2019年11月,我校承担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STEM项目负责人翟超校长在培训会议上,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几年信息化发展和在STEM教育特色发展方面的研究情况。学校以传统与现代融合,智慧在云端漫步为题,对我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应用和STEM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分享,引发与会者的思考与共鸣。现场会上,我校四位青年教师分别进行课例展示。唐丽婷老师执教三角形的特性和杨丽君老师执教百分数的意义,体现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孙亚茹老师执教的示范课玩小车和苏银老师的示范课拱形的力量,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科学与艺术的跨学科整合。与会专家和现场教师交口称赞。机器人社团在韩国和美国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的音频传;科技社团也在全国各级赛项中摘金夺银。2017年和2018年的亚太青少年机器人总决赛中,我校均包揽无人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