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至6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至6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5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工作计划姓名:性另小女职称:小二年级:一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人数:48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
2、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
3、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
4、活的儿童。三、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四.各单元要求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1 .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
5、乐观的生活态度。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3 .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1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3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
6、欢乐。4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5 .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五、教学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2、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4、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
7、,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六、教学措施: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2 .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七、课时安排:16课时八、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12.20-2.24我们爱整洁122.27-3.3我们有精神133.6-3.10我不
8、拖拉143.13-3.17不做“小马虎”153.20-3.24风儿轻轻吹163.27-4.1花儿草儿真美丽174.5-4.7可爱的动物184.10-4.14大自然,谢谢您194.17-4.21我和我的家11()4.24-4.28期中考试115.2-5.5家人的爱1125.8-5.12让我自己来整理1135.15-5.19干点家务活1145.22-5.26我想和你们一起玩1155.31-6.2请帮我一下吧1166.5-6.9分享真快乐1176.12-6.16大家一起来1186.19-6.23考试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1、 本学期学生学习情况与上学期基本相同。基本懂得了学习
9、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2、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3、 几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二、教材分析:1、 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2、 教材在知
10、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3、 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4、 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及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三、教学目标:1、 通过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做勇于挑战的人。并通过尝试种下一粒子,学会呵护、养育小小的生命。2、 通过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了解具
11、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活动,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场地创新健康安全的游戏。3、 通过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延续上学期“公共场所”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认识到人类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保护。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4、 通过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做得更好。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 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
12、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2、 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3、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4、 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
13、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5、 珍视儿童机动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6、 教学活动形式:搜集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游戏与欣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五、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计划表第一周:第一课挑战第一次第二周:第二课学做“快乐鸟”第三周:第三课做一个“开心果”第四周:第四课试种一粒子第五周:第五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六周:第六课传统游戏我会玩第七周:第七课我们有新玩法第八周:第八课安全地玩第九周:第九课小水滴的诉说第十周:第十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十一周:第十一课我是一张纸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的环保小搭档第十三周:第十三课
14、我能行第十四周:第十四课学习有方法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坚持才会有收获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奖励一下自己第十七周综合复习第十八周期末考试1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2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 .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教学重难点级关键: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教学准备:1 .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 .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3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