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多样性之兽类的冬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类多样性之兽类的冬眠.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兽类多样性之兽类的冬眠“枫林落叶送残阳,劲草安眠醉梦香。鸟占高枝栖暖屋,虫钻暗洞卧温床。”寒冷的北风送来了皑皑白雪,草木蛇虫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冬眠期。在自然界中,除了一些草木、变温的动物会进入冬眠期,一些恒温的“山猫野兽”也会进入冬眠期。那么,什么是冬眠呢?常见的冬眠兽类有哪些?冬眠的意义又有哪些?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兽类的冬眠。O1什么是冬眠冬眠(hibernation),通常是指动物在麻痹或昏睡的状态下越冬。在冬眠时,它们会通过降低其体温、呼吸速率、心跳、新陈代谢等各种生理功能从而减少能量消耗。通常冬眠是从当年的九月末十月初一直到次年的三月末四月初,不同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0
2、2冬眠兽类的种类具有冬眠习性的兽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研究表明,冬眠的兽类主要分布在灵长目、食肉目、啮齿目、食虫目、翼手目、皮翼目、有袋目、袋鼠目等目中。灵长目中的动物进化程度较高,具有冬眠习性的动物较少。目前,仅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狐猴科中发现有蛰伏的种类,即脂尾倭狐猴(azei-oga/eusmedius)0脂尾倭狐猴是灵长类动物中唯一冬眠的种类,尽管它们生活在热带,但为了应对食物短缺的旱季,它们也会选择冬眠。食肉0中只有熊科动物有冬眠习性,如棕熊(S1SVSGVfos)美洲黑熊QUYSUSamencanus亚洲黑熊(UrSUSthibete1nns)、和北极熊(UrSUSmaIitimUS
3、)等,但它们睡得并不太深,可以随时醒来。因此,即使是处于冬眠中的熊类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啮齿目中具有冬眠习性的种类最多,几乎占据了冬眠兽类的半壁江山。黄鼠、旱獭和仓鼠等是常见的具有冬眠习性的啮齿动物。食虫目中具有深冬眠习性的动物限于猥科的各种刺猬,我们熟知有东北刺猬(ErinaceusC1mUFensis)、大耳猬(Hemiechinusauritus)等;翼手目中,具有冬眠习性的兽类主要为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小蝙蝠亚目;有袋目中也已发现多种袋小鼠和两种美洲侏儒睡鼠有冬眠习性。图1常见的冬眠兽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棕熊、达乌尔黄鼠、喜马拉雅旱獭、东北刺猬)03冬眠时,动物的生物学特点3.1
4、 降低体温一般来说冬眠时兽类的体温会大幅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并维持数天甚至数周,如北极黄鼠(四00人54切圻)甚至能将体温降低至-3;而有的兽类在冬眠时体温下降的不明显,如熊类冬眠时,其体温仅低于正常体温的34。3.2 抑制代谢冬眠时,兽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抑制代谢率从而而达到节约能量成功度过漫长冬季的目的。研究表明,与正常状态代谢率相比,在冬眠期其代谢率抑制程度高达97-99%o3.3 降低循环和呼吸冬眠时,动物的心率和呼吸频率都大大降低,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通气量下降。研究表明,黄鼠在深冬眠时,心跳由每分钟300次降到每分钟4-7次;针糠冬眠时,心跳从原来的每分钟68次降到每分钟4-7次,呼吸频率降至每3分钟1次。图2北极黄鼠、针能1种04冬眠的意义在寒冷的冬季里,对于很多动物来说,其食物来源相对较少,冬眠可以让它们保存和节省体力,能够安全的度过漫长的冬季。另外,大多数的植被会在寒冷的冬季中枯死,很多兽类就很容易暴露在裸漏的大地上,这样就难以躲避天敌的捕杀,而冬眠就可以大大地降低被捕食概率,有效地提高动物在冬季地存活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