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weixin_****v597_D... 文档编号:38730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简称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纲要)、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根据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明确“十三五”时期安吉县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我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升,特制定本规划。一、背景与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纲要,以着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取得可喜成效。科普组织覆盖全县城乡,科普队伍不断壮大。科普工作政策环境优化,经费投入继续增长。科普场馆

2、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科普馆群”建设经验全省推广,“企业科普馆整合利用”举措得力。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民生需求和科技热点,科技(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丰富多彩,“绿色科普”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航空科普服务产业发展等已形成特色。科普工作探索创新获得上级科协组织重视,科协文化建设、科普与贯彻“两山”重要思想结合、科普与旅游结合、农村科普“三个一”规范化建设、企业科协“五个一”建设,开启了科协工作新进程。天荒坪镇余村村成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全国样板。科普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成功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第二轮)“科普示范县”,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合、公众参与大联合大协

3、作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我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9.04%,高于全省8.21%的总体水平,圆满完成县科普事业“十二五”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是我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开局之初,“将科普工作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的重要指示,为科普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建设“中国最美县域”的更高目标,为我县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标找差距,全县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科普工作水平不平衡,少数地区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氛围不浓;科普设

4、施建设水平整体不高,现代化程度低、互动性不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科普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科普装备水平有待提高。树标杆,补短板,“十三五”期间,全面创新科普工作,提升科普工作水平,对于促进我县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建设“中国最美县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县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科普法、纲要,以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新起点,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将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服务创新发展大

5、局,始终坚持“绿色科普,服务大众”主题,积极提升“中国美丽乡村科普行”品牌,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我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快建成“中国最美县域”奠定坚实基础。今后的总体目标是:以着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目标,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民生需求、科技热点,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服务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科普资源,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科普设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产业发展,构建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围绕实现“我县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3%以上”的目标作出积极努力。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面

6、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常性、群众性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大力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场馆作为科普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巩固提升多方投入相结合的机制,大力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提高“科普馆群”建设管理成效。进一步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虚拟现实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大力提高科普信息化水平。树立“互联网+科普”理念,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做好科普宣传。优化和改进大众传媒科普类节目、栏目、频道设置。运用

7、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络等技术手段,分析捕捉公众科普需求,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及微博、微信、微报;建立基层科普e站等,实现精准推送,积极完善“网上科协”,提高科普宣传成效。大力助推科普资源开发。鼓励科普作品创作,积极搭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动员高校、学会、科研机构参与科普资源建设,扶持出版科普图书,扶持开发科普视频、音像、动漫、游戏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科普讲师团、报告团,服务基层科普宣传;加强基层科普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引进院士专家、老科学家等高端科普人力资源,加强与国外、省外、县外科普团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普服务水

8、平提升。大力支持科普产业发展。探索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并举的新机制,搭建服务平台,配置社会优质资源,培育和扶持科普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科普产品(展品),提高展教设备质量。三、主要任务(一)大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科技教育、科技培训。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工作主题,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社会基础。大力营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良好氛围。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民生需求、科技热点,举办科技

9、(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科技工作者沙龙、科技工作者维权服务、“安吉生态日”、科普文化进万家、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等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开展“两山”重要思想实践示范、“五水共治”、特色小镇、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垃圾分类处置、人口健康等主题科普宣传。每年举办各类科普活动90场次,受众20万人次。加强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科普示范单位、科技示范户等系列科普示范创建体系建设,促进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到2020年,全县有50%以上的乡(镇、街道)创建省级科普示范乡(镇、街道),认定县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20家、科技示范户300家。深入实

10、施国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完善科普惠农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争取获得省级以上“科普惠农”“科普益民”项目10个,建成全国、省、市、县级科普示范社区20个。新组建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二)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以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和提高创新意识为重点,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科学教育。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高校科学营、科学调查体验、中学生英才计划、未来工程师竞赛、科普征文等活动为载体,帮助青少年不断启迪好奇心、培育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举办学校科技节、科

11、技周、科技嘉年华等活动,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科学健身运动等知识。动员鼓励青少年广泛参加科技类活动,实现每位在校学生每年参观科技类博物馆(含流动科普设施)1次以上,参加科技类活动2次以上。鼓励创建科普特色学校,创建成功3所市级科普特色学校。以提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科普宣传。充分发挥各级农函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作用,组织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环境保

12、护、防灾减灾、农产品安全等知识,继续抓好农村科普“三个一”规范化建设,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及各类邪教,引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积极提升“美丽乡村科普行”品牌。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促进人的现代化为重点,广泛开展城镇社区科普宣传。整合社会资源,动员辖区教师、医务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等参与社区科普服务,以智慧城市、气候变化、防灾减灾、食品安全、转基因、清洁能源、交通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为重点,举办科技报告、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的科普

13、宣传,促进城镇社区新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结合企业生产和技术进步,继续推行企业科协“五个一”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面向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提高企业职工科学素质。以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水平、科学治理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宣传教育。将前沿科技知识、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等纳入干部培训规划,落实好“科普知识进党校”工作,加强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科技教育培训,强化领导干部创新理念与创新思维。继续办好“美丽乡村大讲坛”等专题教育活动,邀请国内外科技专家、两院院士作科技报告。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群众性主题科普活动,自觉学习科技知识,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方面

14、起到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三)大力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场馆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综合性科技馆。将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纳入村镇文化设施总体规划。继续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学校和企业建设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题科技馆。充分依托工业遗存等,建设专业性、行业类科技馆。每年新建专业性科技馆2家。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国土资源、质量监督、农业、林业、气象、消防、水利、社会科学等行业类、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引导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动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矿山遗址等,展示自然科学知

15、识、科学原理、技术进步等,增强科普教育功能。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等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科技陈列室等。到2020年,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0家以上。完善科普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普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制度,提高科技场馆的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落实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四)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树立“互联网+科普”理念,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创新科普的精准化服务模式。根据中国科协统一部署,通过“科普中国”服务云、“乡村e站”、“社区e站”、“校校通”等载体,强化科普信息在农村、社区、学校等落地应用。整合安吉科普网、安吉科普微信、微博以及安吉科普报等各类科普资源,建设“网上科

16、协”,提高科普投入效率和科普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科普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渠道运用、绩效评估等全面升级。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多渠道传播。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主渠道作用,建设科技传播频道、栏目,做好科技热点、科技前沿、科技人物的宣传报道。探索新媒体积极有效的科普方式,提升科普微信、微博、微报(短信)的宣传成效。(五)大力推进科普资源建设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普项目资助制度,支持学会会员、学校教师、科研人员等开发科普资源,设计创作、开发生产优秀科普作品或科技展品。鼓励科幻作品和科普动漫、科普视频、科普游戏、科普小电影等创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科普摄影、科普漫画、科普征文、科幻画、科普剧比赛汇演等,丰富科普宣传形式与载体。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促进科普创作繁荣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究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