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更新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市城市更新工作,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工作,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为核心,围绕全市发展定位,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活
2、动空间。(二)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实施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把群众更新意愿强烈的区域优先纳入更新计划,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规划引领,分类实施。加强城市更新的系统性、整体性,统筹基础设施、公共空间、产业布局等要素,构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依托不同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情况,精准把握各更新区域的目标定位,编制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分类分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3 .保护优先,活化利用。坚持审慎更新的理念,有效保护城市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风
3、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建筑、历史建筑等历史内涵和文化要素,加强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互促互进。4 .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包容性,有效整合分散的土地(建、构筑物)资源,通过修缮、改建、重建或者增建的方式,实施综合整治,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体系,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功能转变、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协调、可持续地更新。5 .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切实履行政府在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探索推行“国有企业、社会资本、专业机构、物业权利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
4、化运作方式,激发城市更新的市场活力。(三)工作目标按照“市级统筹、县为主体、部门联动、一县一策”的原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幸福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2023年底,基本形成城市更新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实施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到2023年底,全面进入规范化实施阶段,城市体检结果更加精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城市排水防洪排涝系统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修复城市生态等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风貌特色更加突出、产城进一步融合,老旧小区实现应改尽改,全面建成全国绿色发展标杆、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全
5、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窗口城市。二、加强规划引领和设计引导围绕全市发展定位,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省城市更新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函、省城市更新工作导则(试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等相关行业规范,聚焦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城乡人居环境,统筹城市周边“山、水、林、田、湖、草”等协调发展,科学指导编制城市更新规划,逐步形成城市更新项目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及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在符合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合理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开展城市更新单元的设计、策划工作,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6、开发强度和留白机制,逐步形成以思宁一体化区域为引领、县城为载体、重点镇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三、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和社会满意度”等9个方面,严格落实城市更新主要任务24项指标,坚持问题、目标双导向,探索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工作制度,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建立城市体检信息评估系统,摸清城市现状和底数,找准弱项
7、短板,以评估报告为依据编制城市更新实施方案,针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诊疗”方案,对容易产生的“城市病”提出预防措施,科学谋划城市更新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二)高效盘活利用土地按照统一布局、清理整治、高效利用、连片开发的思路,推进“闲、小、散、舌1”存量土地更新,鼓励土地使用效能较低、综合环境配置较差的经营性设施用地向集约高效转换,通过低碳节能改造和转型升级补充周边短缺设施,提升原有功能和完善整体区域功能,贡献公共开发空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三)优化城市交通体系高效便捷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衔接,以思茅区15分钟到达高速路网,30分钟到达市火车站、公路枢纽或市机场作为目标,推进思
8、茅区布局独立的过境交通通道。加强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的城市道路建设,优化道路线形,打通“丁字路和断头路”,拓宽“瘦身路”,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提升城市道路面积率。加强城市破损道路维护管理和规范设置城市道路标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建设连接城市新老城区的快速路,畅通新老城区联系,科学研究横贯城区过境道路转换为城市道路方法措施,合理布局独立过境交通通道,有效破解城市道路功能混杂,尾气、扬尘、噪音影响城市环境的“病结”。优化调整现有公交网络,配套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加大交通优化力度,加强道路的微循环改造和路内停车位的管理,针对性采取全路段禁停、限时停放等措施,有效解决城市“堵点”。按照机动车保有量1
9、5倍和住宅类建筑(思茅区2个/100平方米、其他县城1.8个/100平方米)、非住宅建筑(思茅区12个/100平方米、其他县城1个/100平方米)的标准,合理配置城市机动车停车位。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将充电桩(站)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纳入到城市更新同步实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城镇燃气工程、排水防涝工程、治污工程等市政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配套完善截污、排污管网,全面整治管网错接混接
10、和雨污不分等问题。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垃圾设施建设,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城乡垃圾收集处置处理一体化。以实施海绵城市为抓手,推进城区易涝点整治工作,完善县城重点地区、交通枢纽地区、公共空间的汛期排水设施,确保防洪排涝设施达到相应设防标准,到2025年,严重易涝积水路段全部消除,做到雨停后及时排干积水、重点路段快速排干积水。加大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力度,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优化公共厕所、洗手设施选点布局,管理维护全部达到“三无三有”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按照“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数量足够、质量达标、管理到位、使用方便”的原则,8类重点区域洗手设施实现全覆盖。
11、持续推进“气化”战略,构建多元供气格局,加快天然气建设,完善城镇燃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五)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分级配置、混合兼容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适度预留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弹性,为保障老幼病残等人群需要,落实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要求,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与周边区域的人口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和规模,按照居住区域内常住人口标准配套建设教育设施。按照“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标准,依据商业网点规划配建社区便利店、集贸市场。住宅小区按照(新建住宅小区每百户不低
12、于2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小区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相应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养老等服务设施。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物业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人民防空、防灾减灾、公共消防设施、生命线通道工程、紧急避难场所及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等建设,提升城市韧性,填补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和老旧厂区改造建立健全政府统
13、筹、条块协作、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城市体检摸清既有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老旧厂区改造底数,扎实开展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5亿元以下项目及时申报进入市级项目库,5亿元以上项目及时申报进入省级项目库,积极争取申报列入国家计划,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老旧厂区存量于2025年底前应改尽改。围绕“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内容,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规划引领、市场运作、先易后难”的原则,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重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厂区改造。充分利用老旧厂区腾退土地,盘活有效资源,改造利用和适度
14、开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七)改善传承城市风貌注重城市文脉传承,保护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孟连县娜允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孟连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宁洱县磨黑镇,编制保护规划,保留、保存、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现存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注重城市肌理的延续,维护历史文化的完整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管理制度,利用数字化成果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名镇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人文内涵,以“凸显地域特色,展现民族元素,提升城市形象”为导向,分区域、分重点、分步骤实施城市老旧建筑风貌和周边景观环境的更新
15、改造。加强城市设计对城市公共领域、公共建筑和景观风貌的引导管控,强化城市设计对建筑的指导约束,优化城市更新项目的建筑高度、体量、形态、视觉、立面材料及新旧建筑(群)空间组合关系,打造独有的城市现代化特色模式。规范设置路标路牌、广告、店铺牌匾。到2025年,彻底清理拆除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存量违法建筑,违法建筑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空间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风貌容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八)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全面开展绿色城市三年行动,按照“后院前置、后绿前移”思路,坚持生态立市战略,通过规划建绿
16、、拆违补绿、破硬植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式,大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工程,优化绿地空间布局,提升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形成交融山水、连接城乡、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做到“开门见山、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行路见荫、一步一景、移步异景、处处皆景,实现“城区花园、城郊田园”的绿色城市。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水系、交通和公用设施廊道等实施“添红增绿”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九)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按照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设计规划,加快构建智慧城市框架体系,推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整合城市管理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建立房屋信息数据库,实现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市民一卡通”建设应用,大力推广“刷脸就行”工程,逐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