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粤环函〔2016〕1049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粤环函〔2016〕1049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1DAR)”实施技术规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一六年九月.J14.刖11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技术要求34.1 项目建立34.2 泄漏检测44.3 泄漏维修54.4 1DAR管理系统65 .1DAR管理要求65.1 建立企业1DAR管理制度65.2 开展1DAR项目评估66 .数据报送6附录A1DAR检测方法与流程7附录B常见VoCS及OHAPS物质表14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1ati1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污染排放控制,改善区
2、域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了广东省辖区内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1DAR)”项目建立、泄漏检测、泄漏维修、1DAR管理系统和1DAR管理的要求。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1DAR)”实施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省辖区内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511)、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14)、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710)企业应用1DAR技术。合成材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0)、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1)、合成橡胶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2)、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3
3、)企业1DAR技术应用可参照执行。适用于内部蕴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质量分数不低于10%或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质量分数不低于5%的工艺设备和管线。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31570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733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术语和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1ati1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指参与大气光
4、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常见的VOCS物质参见附录B。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rganiChazardousairpo11utants已知或疑似引起癌症或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生殖影响和生理缺陷及严重恶化环境的有机空气污染物。简称OHAPs。常见的OHAPS物质参见附录B。泄漏排放源1eaksources指各种内部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料的装置和设备,包括泵(轴封)、搅拌器(轴封)、压缩机(轴封)、阀门、连接件、法兰、开门阀或开口管线、泄压设备、取样连接系统等设备。有机气体/蒸气OrganiCgaS工艺条件下,设备管线中的工艺流体为气态的有机物料。
5、轻液1ight1iquid设备管线内工况条件下,工艺流体为液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介质服务状态定义为轻液:2.1 20时,有机液体的真实蒸气压大于0.3kPa;2.2 20时,真实蒸气压大于0.3KPa有机物组分在所有介质中的质量分数不低于20%。3)采用石油产品常压蒸储特性测定法(GB“6536-2010)进行实沸点蒸储,蒸储流出10%时的温度小于150的组分。3.6重液heavy1iquid除气体/蒸气或轻液以外的涉VOCs物料。3.7泄漏控制浓度1eakdefinitionconcentration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浓度值,表示有VoCS泄漏存
6、在,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浓度限值(基于经参考化合物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简称1DC。3.8响应因子responsefactor指VOCs化合物的实际浓度值与仪器(经标准规定的参考化合物校准后)检测值的比值。3.9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仪器测定VOCs浓度时,从仪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90%的时间。3.10恢复时间recoverytime指仪器测定VOCS读数稳定后,将探头瞬间切至零气,仪器读数降至稳定读数的10%所需的时间。3.11不可达点inaccessab1ecomponents由于空间距离、隔离等物理因素或安全因素,难以或无法实施常规检测的密封点。1)密封点不可达
7、的物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空间因素,密封点所在部位超出操作人员触及范围2m以上;b)埋地、设备阻挡或空间过于狭窄等物理隔离导致难以实施常规检测;2)密封点不可达的安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密封点位于化学品生产单受限空间安全规范(AQ3028-2008)3.1定义的受限空间内;b)密封点5m附近范围内或到达该密封点的路径上存在氧气浓度低于19.5%或高于23.5%(体积分数)的环境,可能导致1DAR实施人员暴露于缺氧或富环境;c)密封点5m附近范围内或到达该密封点的路径上存在有毒有害介质,且按照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4208-2010),上述环境中,“BTWA、BSTE1或BMC”
8、中至少一项超标;d)密封点5m附近范围内或到达该密封点的路径上,可燃物质以气体、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长期存在、连续或频繁出现爆炸性环境:(爆炸危险场所防爆安全导则(GBf29304-2012);e)密封点5m附近范围内或到达该密封点的路径上存在电离辐射,且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A2规定的可豁免的源与豁免水平的环境;D由于工作环境因素(如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氢离子火焰(F1D)检测设备无法进行检测的场合。g)国家或地方政府明确规定,或经过企业主管部门辨识,地方政府确认,其他不可接受风险。3 .技术要求3.1 项目建立3.1.1 建立密封点基础信息通过
9、审核装置的物料平衡表、工艺流程图(PFD)及管道仪表图(P&ID)、设备台账等资料,建立企业密封点基础信息台账,应包含如下信息项:1)企业及装置信息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联系电话、所属行业、装置名称、类别、生产能力。2)密封点基础信息装置、反应单元/工段、P&ID图号、组件ID、扩展号、密封点位置描述、密封点类型、密封点尺寸、介质状态(气体/蒸气、轻液、重液)、是否不可达点、不可达点原因、仪器检测频率、巡检频率等。3.1.2 组件定位描述要求可通过挂牌或挂牌与拍照编码相结合方式对组件进行定位描述。1)组件标签牌应为防风化的金属牌,标签牌需刻有ID号,该ID号在全厂范围内
10、是唯一的。2)使用挂牌与拍照编码相结合方式时,应使用可显示检测点位信息图片的手持移动终端(如PDA)o3)密封点位置描述规则应全厂统一,如:参照物I-方向-距离-参照物2-方向-距离-设备名称-具体位置楼层。3.1.3 不可达密封点新建装置(包括改建、扩建)的不可达密封点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装置整体同类密封点总数的3%。3.1.4 豁免要求符合以下条件的工艺设备或管线可以提出豁免申请,经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技术审查和批准后予以豁免(豁免申请应包括:工艺设备或管线的名称、所属的装置和区域、工艺编号、豁免原因以及相应的证明材料,如中文设计说明书):1)工艺设备或管线作业负压(指绝对压力低于963
11、kPa);2)仅在开停工、故隙、应急响应期间接触涉VOCs物料的设备,或仅在临时投用期间才接触上述物料的设备,且一年接触时间不超过15日;3)双端面机械密封,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密封液为非VoCS物料,且双端面之间的密封液压力始终大于填料密封腔的压力;b)配置的密封液吹扫注压进入工艺流体的系统;c)密封系统配置气液分离罐,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回收装置或空气污染控制装置。3.2 泄漏检测3.2.1 检测方法1)氢火焰离子化(F1D)检测仪:在密封点交界面直接检测,读取检测浓度(单位为mo1mo1).F1D检测仪应配备手持移动终端(如PDA),采用全过程电子化方式记录检测数据。FID检测所需的检测
12、试剂和材料、检测仪器、仪器准备流程、现场检测操作规范、检测数据处理以及检测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的具体要求见附录Ao2)红外气体成像检测仪(OGD:对不可达密封点进行扫描,观察是否有VOCS扩散影像。3)目视观察:观察密封点处是否有液滴滴落现象。3.2.2 泄漏控制浓度1) F1D检测仪:净检测值超过泄漏控制浓度值,泄漏控制浓度值应执行表1的规定。表1泄漏控制浓度值单位:mo1mo1设备和管线组件泄漏控制浓度技术规范实施之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自2019年1月1日起有机气体/蒸气和轻液流经的密封点IOOO500重液流经的密封点250IOO2) OGI检测仪:观测到有VOCs扩散影像。3)目视
13、观察:发现设备和管线组件泄漏液滴频率大于每分钟3滴。3.2.3 检测频率泄漏检测频率应执行表2的规定。表2泄漏检测频率表序号设备检测频率(F1D检测仪定量检测)不可达密封点每3个月每6个月1.泵1次/每三个月用OG1检测一次(发现泄漏点后,需采用FID检测仪定量确认)。新建装置或现有装置大修后应用FID检测仪进行一次定量检测。2.压缩机1次/3.搅拌器1次/4.阀门1次/5.开口阀或开口管线1次/6.气体/蒸气泄压设备1次/7.取样连接系统1次/序号设备检测频率(FID检测仪定量检测)不可达密封点每3个月每6个月8.法兰及其他连接件/1次9.其他密封设备/1次备注:(1)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流经初
14、次开工转动的设备和管线的密封点,应在开工30日内对其进行一次检测;(2)每周,对挥发性有机液体流经的密封点进行一次目视检查,观察是否有液体滴落。3.2.4 检测数据收集检测时应收集如下信息:1)仪器校准信息校准日期、检测仪器序列号、校准人员、标准气编号、标准气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标准气理论浓度(mo1mo1)校准读数(mo1/mo1)校准相对标准偏差、是否通过校准。2)仪器检测信息检测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检测结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检测人员、检测仪器名称及代号、检测背景值、净检测值、是否泄漏;3)用OG1检测,应保存检测原始视频。3.3 泄漏维修3.3.1 首次尝试维
15、修检测过程中,发现有密封点净检测值超过泄漏控制浓度,企业必须在发现泄漏之日起5日内采取首次尝试维修措施,维修后立即进行检测,确认是否修复。若泄漏浓度超过10000mo1mo1,企业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尝试维修。432实质性维修在首次尝试维修后泄漏仍未消除,需进行实质性维修。实质性维修的期限为自发现泄漏之日起15天内,维修后立即进行检测,确认是否修复。若仍未修复,企业可将密封点移入延迟维修清单中,并及时向所在辖区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备。4.3.3 延迟维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泄漏点可延迟修复:1)若检测到泄漏后,在不关闭工艺单元的条件下,在15日内进行维修技术上不可行;2)立即维修存在安全风险;3)泄漏密封点立即维修引发的VoCS排放量大于泄漏点延迟修复造成的排放量。应尽可能回收泄漏点延迟修复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