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10002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望诊望色的方法及所主概论:1定义望色:是指观察人体皮肤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又称色诊”。色:颜色,即色调变化。泽:光泽,即明亮度。2 .内容:皮肤色泽,体表黏膜排出物等颜色3 .重点:面部皮肤的色泽。(-)望色的原理与意义1望色泽的意义(1)颜色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2)光泽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凡面色荣润光泽者,为脏腑精气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2 .望面色的原理面部的血脉丰富,脏腑气血充盈而为之所荣;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易于观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

2、映出来。3 .面部脏腑分候素问刺热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颁部候肾。(二)常色定义:指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特点:红黄隐隐,明润含蓄。(D红黄隐隐:面部红润之色隐现于皮肤之内,由内向外透发,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的表现。(2)明润含蓄:面部皮肤光明润泽,神采内含,是有神气的表现,说明人体精气充盛、脏腑功能正常。内容:包含主色和客色两部分。1主色个人生来所有.一生基本不变的肤色称为主色,属个体肤色特征。2.客色因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肤色,称为客色。(三)病色定义: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称为病色。表现:晦暗枯槁:即面部肤色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

3、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浮现: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分类:根据病色有无光泽,分为善色与恶色。1 .病色善恶(1)善色定义: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亦称“气至。意义: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其病易治,预后较好。(2)恶色定义: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亦称“气不至。意义: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见于久病.重病,其病难治,预后不良。2 .五色主病(1)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由于寒邪凝滞,或气滞血瘀,或疼痛剧烈,或筋脉拘急,或热盛动风,致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故见青色。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多属阻

4、寒内盛.疼痛剧烈,可见于寒盛所致的骤起皖腹疼痛患者。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属心阳不振.心脉闭阻。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多属肝郁脾虚、血瘀水停。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或欲作惊风之象。(2)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患者面色红赤,多因热迫血行,面部脉络扩张充盈所致。实热证:可见满面通红、目赤。因热性炎上,血行加速而充盈于面所致。虚热证:可见午后两颗潮红,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戴阳证: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额赤泛红如妆.游移不定。(3)黄色主脾虚.湿证。多因

5、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无以上荣于面所致;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以致脾土之色外现而见面黄。萎黄:指面色黄而枯槁无光,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黄胖:指面色黄而虚浮者,属脾虚湿蕴。黄疸:指面目一身俱黄者。阳黄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多因湿热蕴结;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多因寒湿困阻。(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虚证患者:因气血亏虚,或失血、夺气,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寒证患者:因寒凝气收,脉络收缩,血行迟滞;或阳气虚弱,推动无力,以致运行于面的血液减少。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气血不足,或见于失血患者。面色胱白者,多属阳虚寒证;胱白虚浮者,则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伴大出血者,为脱血;面色

6、苍白伴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等,多属阳气暴脱之亡阳证。面色苍白亦可见于阴寒内盛,血行凝滞。(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肾属水,其色黑,故肾虚患者多面见黑色。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血失温养;或寒凝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阳虚水饮内停,皆可导致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故寒证.痛证、血瘀.水饮患者皆可见面色黑。面色薰黑晦暗,多属肾阳亏虚,为阳虚火衰,失于温煦,浊阴上泛所致。面色黑而干焦,多属肾阴亏虚,为阴虚内热,虚火灼精所致。面色紫暗薰黑,伴有肌肤甲错者,多属瘀血,为瘀阻脉络,肌肤失养所致。眼眶周围发黑,多属肾虚水饮内停,或寒湿带下。(四)望色十法(1)浮沉分表里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多主表证

7、;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多主里证。病情变化: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2)清浊审阴阳清:是面色清明,多主阳证;浊:是面色浊暗,多主阴证。病情变化: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3)微甚别虚实微:是面色浅淡,多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多主实证。病情变化: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4)散搭辨新久散:是面色疏散,多主新病,或病邪将解;拉:是面色壅滞聚结,多主久病,或病邪渐聚。病情变化:面色由接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技,是病虽近而邪渐聚。(5)泽天测成败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天:是面色枯

8、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治。病情变化:面色由浑转天,是病趋重危;由天转泽,是病情好转。(五)望色的注意事项1排除非病理因素的影响(1)气候天热时面色可稍赤;天寒时面色可稍白或稍青。(2)昼夜昼则卫气行于表,面色更显光华;夜则卫气循于内,面色略为沉暗。(3)情绪喜悦之时,神气外扬可致面色稍赤;抑郁之时,肝气不舒可致面色稍青;思虑之时,脾气结滞可致面色稍黄。(4)饮食饱食之后,胃气充盈,故面色稍红而光泽;过饥之时,胃气消减,故面色稍淡而少华;饮酒之后,脉络扩张,则易见面红目赤。2 .注意色与脉症互参分析临床里面色,常须结合患者的脉象、症状等表现,全面分析判断。3 .综合判断病色生克顺逆顺证:某脏患病,所见面色为其相生之色。逆证:某脏患病,所见面色为其相克之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