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茶花山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茶花山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x(9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项 目 名 称 : 1 1 0 k V 茶 花 山 变 扩 建 工 程建设单位(盖章): 云 南 电 网有 限 责任 公 司 红河供 电 局编制单位: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二二年九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内容5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3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4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5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42七、结论49专题附件附图(一)专题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二)附件附件 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关于委托编制 110kV 茶花山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三)附图附图 1 本项目地理位置
2、示意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110kV 茶花山变扩建工程项目代码2207-532504-04-01-34486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云南 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州 弥勒 市 弥阳街道牛背社区 地理坐标茶花山 110kV 变电站站址中心坐标:东经 103 度 27 分 8.730 秒,北 纬 24 度 26 分 24.020 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61 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 (m2)/长度(km)0m2/0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 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 案)部门(选填)
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红发改法规2022245 号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施工工期6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 24-2020)“ 附录B”要求设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 1 其他符合性分析1 项目与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本期 110kV 茶花山变扩建工程均在变电站围墙内进行,不新增占地,工程建设符合当地城乡规划。2 项目与云南省及红河州“三线一单 ”的符合性(1)与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云
4、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 线的通知(云政发201832号)和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经咨询弥 勒市自然资源局,本项目不在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符合现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2)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符合性分析在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基础上,并采取本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各项污染因子能够达标排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质量等级,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符合性分析110kV 茶花山变本期扩建不涉及新征用地,建设用地均在原预留位置进行; 本项目施工及运营期用水量很小,项目所在地水资源量可以承载,不会突破区域资源利用上限。(4)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符合性分析
5、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云政发202029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三线一单”生态环 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发202112号),本项目位于云南省红 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弥阳街道,属一般管控单元。一般单元的管控要求为: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原则上按照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限制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以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未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管控;重要湿地依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
6、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 2 复制度方案的通知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湿地 保护工作的意见等进行管理;生态公益林依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云 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天然林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严格保护 天然林的通知(林资发2015181号)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 (厅字201939号)等进行管理;基本草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进行管理。本项目为变电站扩建工程,工程施工占地和施工活动均在变电站围墙内进 行,不新增占地,对围墙外生态环境无影响。本项目建设期按相关要求落实生 态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建设和运行满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符合一般管控单元相关管控要求。
7、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云南省及红河州生态环境“三线一单 ”管控要求。3 项目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3.1 项目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本工程110kV茶花山变扩建工程在现有变电站内预留空地进行,不需额外征 地。经核实,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 园等需要特别保护的生态敏感区域,且未占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是相符的。3.2 项目与云南省和红河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 ”规划的符合性(1)项目与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 ”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
8、”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 通知(2022年4月8日),云南省在“十四五 ”时期,锚定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的目标要求,推动实现以下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 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重点行业单位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低碳试点示范取得显著进展,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明显上升,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成效,基本消
9、除劣 3 类水体和设市城市黑臭水体。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城市环境空气质 量稳定达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不断夯实。 自然生态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 平巩固提升,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生态环境风险有效防范。涉危、涉重和医疗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持续加强,核安全和公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突出短板加快补齐,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新突破,智慧化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
10、,全面建成现代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产生,变电站运行期间产 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根据本次评价的预测及分析,项目建成后周边 电磁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的相关要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云南省“十四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项目与红河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 ”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目前,红河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暂未出台,无相关管理要求。 4 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110kV 茶花山变电站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弥阳街道办事处牛背社区。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 项目组成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见表2- 1。表2-
11、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工 程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变电站工 程本期扩建1台主变,容量150MVA ,户外布置。新增10kV 电容器组25010kvar。110kV 侧已建成 I、II 段母线,按单母线运行,本期完善为单母线 分段接线。110kV 侧维持户外软母线普通中型断路器单列布置,本期新增母 线分段间隔,完善2号主变进线间隔。辅助工程无环保工程生态恢复无污水处理无噪声防治无固体废物无环境风险拆除已建事故油池,本期在原事故油池位置新建一座事故油池,有 效容积为30m3。公用工程无依托工程依托站内前期建设的化粪池、垃圾桶、雨水管网等临时工程本期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的堆料场、施工场地均位于变电站围墙内。
12、2 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参数2.1 现状规模茶花山 110kV 变电站于 2013 年 9 月建成投运,无人值班 1 人值守,变电站围墙内占地 9513m2。站内已建主变 150MVA,主变户外布置,电压等级 110/35/10kV,已建 110kV出线 2 回,已建 10kV 电容器组 25004kvar。站内已建事故油池 1 座(有效容积 20m3 )、化粪池 1 座,已设置垃圾收集点及垃圾桶。 5 站内现有#1主变(无风机)预留#2主变空地现状110kV 配电装置区(户外 AIS 布置)现状电容器组主控制室、警传室及其它功能房10kV 配电室、35kV 配电室图 2-1 茶花山 110kV
13、 变电站现状设备情况2.2 本期扩建规模本期扩建工程不改变站内现有布置,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更换或新增铅酸蓄电池,不新增占地。(1)主体工程本期扩建 1 台主变,容量 150MVA ,户外布置。新增 10kV 电容器组 25010kvar。110kV 侧已建成 I、II 段母线,按单母线运行,本期完善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 侧维持户外软母线普通中型断路器单列布置,本期新增母线分段间隔,完善 2 号主变进线间隔。(2)环保工程 6 110kV 茶花山变电站站内已建事故油池一座,有效容积为20m3 。根据本期现 场调查,站内现有#1主变油量为22.87t(约25.6m3 ),根据本期设计资料,新建#2 主变油量低于前期已建主变油量。站内已建事故油池不满足主变事故贮油要求,本 期拆除已建事故油池,在原事故油池位置新建一座有效容积为30m3 的事故油池, 可满足本期扩建完成后单台主变油量100%贮油要求。本期#2主变下方新建设储油 坑,并新建 DN300(球墨铁铸管)排油管道与原有事故油池上部相连,新建储油坑与事故油池连接管道区域采用混凝土敷设等抗渗措施。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期设计资料,变电站事故油池及集油坑采用全现浇钢筋 混凝土结构,池体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 P6的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