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5309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Chapter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教学目的1 .放射性基础知识2 .环境中的放射性3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4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5 .放射性监测教学重点1环境中的放射性2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3 .放射性监测教学方法课内安排2个学时。必读教材和参考书页码教材:369-392多媒体课件:讲授提纲8.1 基础知识8.1.1 放射性有些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会放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即B和Y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出的粒子或光子会对周围介质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和损伤。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2、.衰变衰变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大于82)自发放出,He核(粒子)的过程。如226Ra的。衰变可写成:226Raf222Rn+4He不同核素所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不等,一般在2-8MeV范围内。:222Rn,2,8Po210Po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单能射线;231Pa、226Ra、212Bi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几种能量不同的射线和能量较低的射线。226Ra衰变有两种方式(分枝衰变):第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777MeV的粒子后变成基态的222Rn,这种方式的几率占94.3%;另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589MeV的粒子后变成激发态的222Rn,然后很快地跃迁至基态222r,并放射出0.1

3、88MeV的射线,这种衰变方式的几率占5.7%。Q粒子的质量大,速度小,照射物质时易使其原子、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但穿透力小,只能穿过皮肤的角质层。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放射B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的结果。B衰变可分为负B衰变、正B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1) B-衰变:B-衰变是核素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放出一个B-粒子和中微子的过程。B-粒子实际上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许多B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只发射B粒子,不伴随其他的射线,如”C、32i5P.9038CS等,但更多衰变的核素常常伴有射线,如60Co衰变时,除放射出Y粒外,还放射两种射线。B射线的电子速度比Q射

4、线高10倍以上,其穿透能力较强,在空气中能穿透几米至几十米才被吸收;与物质作用时可使其原子电离,也能灼伤皮肤。(2) B*衰变:核素中质子转变为中子并发射正电子和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的含义:不稳定的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核中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因靠近原子核的K层电子被俘获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壳层电子,故这种衰变又称K电子俘获。例如:5526Fe(K俘获)一5$25Mn当K壳层电子被俘获后,该壳层产生空位;则更高能级的电子可来填充空位同时放射特征引线。衰变同质异能跃迁的概念:射线是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这种跃迁对原子核的原子序和原子质量数

5、都没影响,所以称为同质异能跃迁。某些不稳定的核素经过。或小变后仍处于高能状态,很快(约10“3秒)再发射出射线而达稳定态。丫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约为0007-(Mnm),故穿透能力极强,它与物质作用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效应等。放射性活度和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强度)放射性活度系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可表示为;A=dN/dt=入N式中:A放射性活度(S-1活度单位的专门名称为贝可,用符号Bq表示。1Bq=1s-N谋时刻的核素数;t时间(S);A衰变常数,表示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几率。半衰期当放射性的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1/2)。

6、衰变常数与半衰期有下列关系:T2=0.693/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基本特性之一,不同核索Ti,2不同。如244Po的Ti2=3.0*10-7年,而23892U的T2=4.5*109年。因为放射性核素每一十核的衰变并非同时发生,而是有先有后,所以对一些T成长的核素,一旦发生核污染,要通过衰变令其自行消失,需时是十分长久的。例如,Sr的T2=29年,一定质量的9。Sr衰变掉99.9%所需时间可由下式算出:入=0.693/T12A=dNdt=N或N=Noe1IgN0/N=*t/2.303t=2.303*(1/2.39*IO2)*(1g1/0.001)=289(a)核反应核反应的含义:指用快速粒子打击

7、靶核而给出新核(核产物)和另一粒子的过程。进行核反应的方法主要有:用快速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吸收慢中子的核反应:用带电粒子轰击发生核反应;用高能光子照射发生核反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重核裂变反应,如可作为裂变材料的235U、239pu、232U被装载在反应堆或原子弹中,经热中子轰击后释放出大量原子能,其本身同时裂成各种碎片(I、Sr、37Cs等)。8.1.2 照射量和剂量照射量和剂量都是表征放射性粒子与物质作用后产生的效应及其量度的术语。照射量被定义为:X=dQ/dm式中:dQ丫或X射线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引起质量为dm的某一体积元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正的或负的)的总电量值(C)。X

8、照射量,它的S1单位为Ckg,与它暂时并用的专用单位是伦琴(R),简称伦。IR=2.58*10-4ckg伦琴单位的定义是凡1伦琴或X射线照射!cm3标准状况下(0口和101.325kPa)的空气,能引起空气电离而产生1静电单位正电荷和1静电单位负电荷的带电粒子。这一单位仅适用于丫或X射线透过空气介质的情况,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辐射和介质。吸收剂量它用于表示在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用下式表示;D=dEd/dm式中;D吸收剂量;(IEd电离辐射给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吸收剂量的S1单位为J/kg,单位的专门名称为戈瑞,简称戈,用符号Gy

9、表示。1Gy=1J/kg与戈瑞暂时并用的专用单位是拉德(rad);1rad=102Gy吸收剂量单位可适用于内照射和外照射。现已广泛应用于放射生物学、辐射化学、辐射防护等科。吸收剂量有时用吸收剂量率(P)来表示。它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即P=dD/dt其单位为Gy/s或rad/s。8.1.3剂量当量剂量当量(H)定义为:在生物机体组织内所考虑的一个体积单元上吸收剂量、品质因数和有修正因素的乘积,即H=DQN式中:D吸收剂量(Gy);Q品质因素,其值决定于导致电离粒子的初始动能、种类及照射类型等;N所有其他修正因素的乘积。品质因素与外照射、内照射和射线种类的关系:外照射是指宇宙射线及地面上天

10、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B和Y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内照射是指通过呼吸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部的放射性核素造成的照射。剂量当量(H)的SI单位为J/kg;单位的专门名称为希沃特(Sv)。ISv=1J/kg与希沃特暂时并用的专用单位是雷姆(rem)1 rem=IO2Sv应用剂量当量来描述人体所受各种电离辐射的危害程度,可以表达不同种类的射线在不同能量及不同照射条件下所引起生物效应的差异。在计算剂量当量时,就必须预先指定这些条件。对B和Y射线来说,以雷姆为单位的剂量当量和以拉德为单位的剂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单位时间内的剂量当量称为剂量当量定律,单位为SV或rem。此外,还有累计剂量、最大容许剂量、致死剂量等8.

11、2环境中的放射性8.2.1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一)天然来源(1)宇宙射线(2)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二)人为来源核试验及航天事故;核工业;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对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等。8.2.2 2.2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8.2.3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进入人体途径呼吸道一一人体一一肺,血液全身消化道一一人体一一肝脏,血液,全身皮肤或粘膜一一人体一一可溶性物质易被皮肤吸收(伤口的吸收率更较高)(二)危害主要是辐射损伤,导致蛋白质分子键断裂和畸变,破坏对人类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另外可以直接破坏细胞的组织和结构,对人体产生躯体损伤效应和遗传损伤效应。8. 3放射性辐射防

12、护标准8.1.1 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中的部分规定(-)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居民每年限制剂量当量(二)露天水源中限制浓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8.1.2 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8.4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8.4.1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一)放射化学实验室(-)放射性计测实验室8.4.2 放射性检测仪器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和半导体检测器。(1)电离型检测器原理:如果核辐射被电离室中的气体吸收,该气体将发生电离。电离探测器即是通过收集射线在气体中产生的电离电荷进行测量的。仪器:常用的有电离室、正比计数管、盖革一弥勒

13、计数管(G-M管)。用法:电离室是测量由电离作用而产生的电离电流,适用于测量强放射性;正比计数管和盖革一弥勒计数管则是测量由每一入射粒子引起电离作用而产生的脉冲式电压变化,从而对入射粒子逐个计数,这适合于测量弱放射性。(2)闪烁探测器原理:是利用射线照射在某些闪烁体上而使它发生闪光的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它具有一个闪烁体,当射线进入其中时产生闪光,然后用光电倍增管将闪光讯号放大、记录下来。用法:该探测器以其高灵敏度和高计数率的优点而被用作测量。、B、丫辐射强度。由于它对不同能量的射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所以又可作谱仪使用。通过能谱测量,鉴别放射性核素,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定量的分析几种放射性核

14、素的混合物。此外,这种仪器还能测量照射量和吸收剂量。(3)半导体检测器原理:是将辐射吸收在固态半导体中,当辐射与半导体晶体相互作用时将产生电子一空穴对。由于产生电子一空穴对的能量较低,所以该种探测器具有能量分辨率高且线性范围宽等优点。用法:用硅制作的探测器可用于计数、B能谱测定;用错制作的半导体探测器可用于丫能谱测量,而且探测效率高、分辨能力好。半导体探测器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新型核辐射探测仪器。8.5 放射性监测8.5.1 监测对象及内容放射性监测按监测对象可分为现场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环境监测。具体测量内容包括: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线种类及能量;环境和人体中放射物质含量、放射性强度、空间照

15、射量或电离辐射剂量。8.5.2 放射性监测方法对环境样品进行放射性测量和对非放射性环境样品监测过程一样,也是经过以下三个过程:样品采集一一样品前处理一一仪器测定根据下列因素决定采集样品的种类。1、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2、待测核素的种类、辐射特性及其物理化学形态3、在环境中的迁移及影响4、有时要同时采集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样品来确定某污染源或某地区的放射性污染状况。8. 5.2.1样品采集(1)放射性沉降物的采集沉降物包括干沉降物和湿沉降物。干沉降物可用水盘法、粘纸法、高罐法采集。湿沉降物采集方法除上述方法外,常用一种能同时对雨水中核素进行浓集的采样器。(2)放射性气溶胶的采集常用滤料阻留采样法,其原理与大气中颗粒物的采集相同。(3)其他类型样品的采集其他类型样品的采集与非放射性样品的采集相近。8.5.2.2样品预处理1、目的:浓集对象核素、去除干扰核素、将样品的物理形态转换成易于进行放射性检测的形态。2、方法:衰变法共沉淀法灰化法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