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2023《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学习体会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2023《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学习体会参考范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学习体会作为一名企业政工岗位工作人员,我在对文化建设自觉自信自强读本的学习过程中感触颇深。该读本对我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及省委决策部署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的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
2、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
3、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说说唱唱、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却看不见文化对人的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之重要意义,是肤浅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却认不清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引领、推动之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则是短视的。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之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离不开文化,整
4、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第二,要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因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无论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所以,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理所当然要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如果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那么它必然是一豉一瓦、一层一级建造起来的。文化大厦建造的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伟大人民。文化大厦建造的过程,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永续传承、接力推进。因此
5、,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已经庄严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思想文化的新解放新创造,为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面貌,重塑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疑要表现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这种责任担当,应该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是一种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让全体人民
6、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条件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担当。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对文化的认识、态度是否正确、科学,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文化复古,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社会
7、主义先进文化,从容而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第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创作了不朽的文化精品,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第二,要有对世界历
8、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层表达。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固然是其内在本质和生命力决定的,但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在推进文化开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采撷异域民族文化之精华。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转化再造、创新创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备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气质,这才是在文化开放中发展中华文化的根本之道。三、文化自强本质上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我们有对
9、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就能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的,也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与弘扬。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是一条实现文化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建设发展的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是反映先进生产力要求、代表历史前进
10、方向、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符合当今时代潮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关键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灵魂和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应有之义。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实践证明,文化之于民众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透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文化之于国家的软实
11、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力。只有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文化凝聚力,形成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政工人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和省委关于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及实施办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崭新旗帜引领下,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2023年关于“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交
12、流发言材料6月5日,学校组织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次大会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基础越牢,上限越高,后劲越足。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它为每一个孩子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储备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技能。学校帮助孩子打的基础越宽越牢,孩子以后发展的上限就越高,后劲就越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一个学校的发展理念、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
13、设都要围绕这一根本问题来思考和建设,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学校发展体系。围绕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我认为要构建一个“1+3+N”的学校发展体系,助推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1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即“让师生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3就是开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谐、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N就是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双减”落地见效,让教育回归本真。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但更应该面对当下,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因此,我们学校把办学理念定位在“让师生过完整
14、幸福的教育生活”,就是想给孩子创设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塑造美好的人性,成就一个完整的自己。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如果教师没有职业的尊严和幸福,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在于专业的阅读,专业的发展,用丰厚的理论指导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教育的愉悦和幸福,享受教育的诗意与智慧的快乐。一所幸福的学校,应该有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学校的课程开设既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要兼顾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因此,要严格遵循教育部有关课时的限制、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管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同时,要建设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开发校园各类环境、设施、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学
15、习课程与学习资源。我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有:月亮山文学社、华为科技小学堂、财商课堂、夏加尔美术、V影视、非遗一一甑策舞等课程,建立起涵盖课内课外的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助推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所幸福的学校,应该有孩子们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一所好学校,就应该让校园生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美好记忆的巨大源泉。为营造浓厚的“读起来,动起来”的学风,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学校就要大力举办好书香节、体育节、书画周、六一文艺汇演。书香节,用以展示学生“读、写、绘、说、演”系列
16、读书活动成果,让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写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制作阅读手抄报,讲故事,演儿童剧成为日常教学常态,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品牌;体育节上,运动健儿驰骋赛场,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这是对体育教育最好的回应。学校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要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好特色体育项目,做到人人有运动项目、人人有体育器材、班班有运动队,全力创建体教融合特色示范校:美育是最美好的教育,书画通过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治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揭示人们美好事物的追求,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就是从一个人的写的字中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性格。绘画通过线条、形状、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表现生活,因此,要努力推进美育教育,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写字课,开展好书画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充分发挥美术的育人作用;“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专属的节日,也是每个老师寻找童年的日子,每年成功举办好六一文艺汇演,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节日,让六一成为孩子终身最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