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郑如意第四模块自主学习札记《优良品德学习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河——郑如意第四模块自主学习札记《优良品德学习的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长河一一郑如意第四模块自主学习札记优良品德学习的方法引言优良品德使人幸福何以可能、何以可求、何以可致以及何以可成四层问题。阅读和学习的文献潘蕾琼、曾文婕、黄甫全.第四章“优良品德学习的方法”龙宝新.教育如何成就学生的幸福一一兼论为了幸福的教育何以可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OD:15-20.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05):1-5.李婷婷.积极心理视角下在线心理咨询技术运用进展及方案设计C.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韩国韩咨询协会、吉林省心理学会.2015年中国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大会论文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韩
2、国韩咨询协会、吉林省心理学会:吉林市教育科研管理学会,2015:202-215.摘录所学材料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主题第一节优良品德学习使人体认幸福:自在求真论一、自在体认本真之我使人幸福人自在求真的文化活动就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自发认识现实生活情境中自我的本真存在。其次,回溯至圣哲亚里士多德所思“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志趋优良的动物”,因此,人本质内涵着对这种良善本性的朴真追寻。再次,意指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文化本性的自在体认,即人具有不断优化自我的本真追求。首先,自发认识本真之我以追寻幸福。其次,自在体悟本真的良善之我以欲求幸福。再次,自在体认自我的优化本性以获致幸福。人不断认识自我、改善自我
3、、发展自我,并最终获致自我实现的幸福。二、优良品德学习助人自在体认本真之我(一)认识本真之我辨识-践行优良品德这一活动旨在帮助人们清楚而科学地认识自在的本真之我,并在不断践行优良品德学习活动中,加深对自我真实德性的感悟和体认。塞利曼(SeIimgaiI,N1E.P.)等“辨识-践行优良品德”(Identifyingandusingpersona!strengths)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认识本真之我发展本真之我反思本真之我个体参与填写“优良品德的道德行动标准调查问卷”(VaIUeSinActionInventoryofStrengths,VIA-IS),填写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自己的“五个最显著的优
4、良品德”(topfivesignaturestrengths),以帮助个体清楚地认识本真之我。个体在未来一周内每天坚持以不同的方式践行自己的“五个最显著的优良品德”。以此来激励其在自在的生活情境中践行优良品德,在真实的文化活动中促进个体更深刻而自觉地体认自我优良品德,感悟人生命存在的良善本性以发展本真之我。个体在每天结束前及时对当日的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并撰写反思日志,详细陈述自己的行动过程,体恬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从而帮助个体在思想和意识中深化优良品德活动的本真原动力,强化对自我良善本性的积极体验和感知。(二)感知良善本性一三件好事连续性记录性反思性回味性坚持性“三件好事”(ThreeGood
5、Thingsin1ife)的优良品德学习活动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即在每晚休息前,回想这一天的真痛景。尤其用心回忆让人快乐的点滴时刻,然后挑选自我感觉欣慰、快乐或幸福的三件好事。当然,这三件事可以是很微不足道的,也可以是对自己意义重大的。记录好事过程。当确定好三件好事后,立刻在自己精心准备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这些事情的经过和细节。反思好事缘由。对于每一件令人快乐或感动的事,都做真实而自在地反思,追问自己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我会因为这件事儿感到快乐或幸福?回味好事的情感体验。当一周结束后,再次阅读一周内自己真实记录的反思日志。反问自己再次问想起这些乐事时,真正的感受是什么?从这些事中体悟到了什
6、么?至少再尝试体验一周这种体悟、反思的自我认识过程。渐渐地这种体悟本真之我的过程转变为一种习惯,以至于会自觉地应用于生活中。(三)体悟优化本性一最好的自己塞利曼和其同事“最好的自己”(YouatYourBest)该活动要求参与者用心回想过往生活中让自己感到荣耀或幸福的事或情形,例如回想我在做什么,我和谁在一起。将这些令人激动而愉快的情形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创造再次感知和体验当时情境的机会。然后反思自己在此情境中显现出了哪些优良品德。在未来的一周内每天回想一次那些激动或幸福的情形,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优良品德。.三、自在体认本真的“曾在”之我以实现幸福发现并挖掘本真之我,就是要将当下的自我全身心地
7、浸入“曾在”的文化情境中,以真诚之心感悟、体味“曾在”的本真意义和价值。在对“曾在”之我的考量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人真实地回忆、整理和组合过往生活经验中的零散而重要的材料以观照本真之我;另一方面,要透过这些材料,反思和重构自我存在的本真意义,以认识、把握并挖掘生活中的幸福意蕴。“认知回忆”(CognitiveImagery)优良品德学习活动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锁定事件回想自己过往生活中发生的令人记忆犹新或快乐难忘的事情,并确定为反思事件。创生环境进入一个安静的环境,深呼吸、放松、闭上眼睛,引导自己再次沉浸于当时的情境和经历。认知回忆尝试在头脑中检索与这些事情相关的记忆片段或碎片,并将所有信息整合
8、在头脑中构想出当时情景的画面。伴随着头脑中的图画信息,回想更细致的事件细节,完整再现当时情景。通过观照过去,获得对自我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的重新诠释。赋予当下自在之我以一种新的声音和色彩,即个人生活的色彩,也是新的自我主体性的生成。同时,产生一种领悟超越世俗,而把握生活本真意义的幸福感。第二节优良品德学习使人认知幸福:自觉臻善论一、自觉认知良善之我使人幸福良善,从伦理学意义来看,主要涵摄关系范畴的问题,指涉于人对自己同物体世界、他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生存目的的“恰当性”的追求。臻善是指主体在向文而化的过程中,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道德行为参与文化活动,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意义有清楚地认识,能根
9、据这种意义程度自觉建构或调整各种文化存在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操,形成良善的人格品质。二、优良品德学习助人自觉认知良善之我(一)良好互动关系的建构一积极良性互动家盖博(Gab1e,S.1.)等人开创了“积极良性互动(Active-Constructiveresponding)谈论主题及当同伴双方论及积极事件时,他们彼此的互动方式更多表现为主动的、良性内容的,而且同伴之间流露出更乐观、愉悦的情感特征。互动方式当同伴之间给予对方积极的、热情的反馈时,彼此的交谈内容会更开放,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自如而密切。互动主题的当同伴之间以愉快、生动的情感与对方交流时,能更多激发同伴间的友好交
10、情感表征流,并进而营造更为轻松自由的交往氛围。(二)友善亲密关系的创生一感恩交往活动“感恩反思”(countingb1essings)“感恩拜访”(gratitudevisit)个体反思并记录一周内对自己给予帮助或施予恩惠的人或事。然后反问自己,因为他人的及时帮助,避免了什么损失以及收获了什么益处。最后,回想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当下的感觉是什么。个体首先选择一个对自己曾施予恩惠却还未曾表达感激的人。然后,亲自撰写一份感恩信并寄送给他(她再次,打电话向施恩者约定拜访时间但不说明理由。最后,按照预定时间当面拜访,并再次真诚而深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一活动更多强调感恩意识、情绪的培养,然而却忽略了感
11、恩行为的养成和强化。该活动注重对感恩行为的表达。2009年,弗如(Froh,J.J.)和卡什丹(Kashdan,T.B.)等人对儿童和青少年样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活动指导。要求实验组参与者写感恩信件寄送并当众朗读,控制组参与者则写关于日常事件及对其想法和感受的信件并当众朗读。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中情绪较为抑郁的学生在实验后即时测量和两月后测量均报告更多的感恩和积极情感体验,且相关幸福感指数也显著提高。通过对感恩美德的修养,人们自觉而能动地感知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善,于是,变得豁达睿智,从而能体悟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与此同时,人们因得到感恩心理的滋润而变得纯洁、高尚,使得整个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12、。三、自觉认知良善的“当在”之我以实现幸福感恩生活(SavoringIJfe,sJoys)活动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反思性感恩性记录性持续性要求人们细致而用心地回想当下生活常态。尤其是那些因为琐碎或普通以至于被自己匆忙经历或忽略了的事情,比如匆匆地吃早饭,忙碌地去往目的地,无聊地洗澡沐浴等日常生活情态。对这些惯常的生活细节,设定专门的时间以引导自己慢慢去经历,细心体味平凡单调中所蕴藏的真实与卓越。在用心设计、体验其中任何一个微小活动时,感悟其对自我存在,无论是实体的生命存在,亦或是精神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当个体倾心体验了此过程后,尽快撰写反思日志,详细记录自己认真体验某个具体活动时的情况
13、及其感受、想法。尤其强调与之前匆忙经历此活动的情感之间的对比,分析在体悟生活的过程中值得自己用心关注和铭记的情境和情感是什么。在感恩当下生活时,进一步对未来自我的观照。在日后再次经历这些细微的生活细节时,设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以不断提醒自己用心感知生活、品味生活。感恩生活强调对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平凡事件进行积极地感知和体悟,感受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所饱涵的福乐意蕴,挖掘质朴生活背后所潜隐的美好。第三节优良品德学习使人建构幸福:自为达美论一、自为建构至美之我使人幸福首先,先秦哲学从人的践履精神出发,将“美”看成是人的自为存在的一种身心状态。其次,美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内涵超越与卓越的特质。二、优
14、良品德学习助人自为建构至美之我(一)追寻和谐之美自我怜悯人对自我的审美观照,表现在对自己的身心状况所进行的自为关怀,并从而对自身内在精神的洞察。因为这种关怀和洞察是直接在生命存在的本原性层面上进行的,所以,对自身审美观照所产生的愉悦的实质,就是一种“自爱”和“自怜”的情绪。夏皮罗(Shapira,1.B.)等人进一步开发出了“自我怜悯”优良品德学习活动参与者思考自己当日生活中遭遇的令人苦恼或失望伤心的事。然后给自己写一封关于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感受的信。当开始写信时,将自己看做他人,尝试站在更友善,更理解、同情他人的角度,想想自己对同样处境的朋友会说什么,或者当朋友处于相同处境时会对自己说什么。尽
15、力理解自己的苦恼和产生这种苦恼背后的意义。在写给自己的信件中不仅要真实详细记录所有遭遇,更重要的是要撰写出自己需要并期望听到的充满鼓励和积极指引的话语,从而让自己对这种情景或处境感到释放压力,缓解忧伤情绪。通过从他者的角度,对备受打击的自己给予及时而积极地安慰与鼓励。有助于协调自我内在各要素的和谐与融洽,更多体悟内心宁静所带来的美感,从而感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与幸福。(二)探寻超越之美一乐观练习夏皮罗等人开发出了“乐观练习(OMmiSmeXerCiSeS)的优良品德学习活动,也被称为“开启的门”(theopeneddoor)该活动的基本要求:积极引导个体坚信生活信念反思回答三组相似的问题在回答完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个体深思“当上帝关掉你的一扇门后,他必定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如“对我来说,曾今有哪扇最重要的门被关闭了?”“而与此同时哪扇门又为我打开了?”“对我来说,因为关闭的那扇门,而使我遭遇到的不幸或丢失了的机会是什么?”而与此同时又为我打开了哪扇门?”“对我来说,因为关闭了那扇们,而使我迷失、消沉甚至堕落的是什么?”“而与此同时为我开启的门是什么?”“是不是当一扇门关闭的同时,新的大门又对我敞开了?”“是否因为一扇门的关闭而带来诸多如失落、伤心等消极情绪,却最终逼促你尽力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