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32250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T47-201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ocx(4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47-2016备案号J511-201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Technica1codefortransferstationofmunicipa1so1idwaste2016-06-14发布2016-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Technica1codefortransferstationofmunicipa1so1idwasteCJJT47-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4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

2、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47-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原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6月14H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选址与规模;3.总体布置;4.工艺、设备及技术要求;5.建筑与结构;6.配套设施;7.环境保护、安

3、全生产与劳动卫生;8.工程施工及验收。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转运站规划建设要求;2,调整了选址要求及建设用地、与相邻建筑间隔等技术指标,增加了乡镇转运站的建设内容与用地面积;3.增加了综合型转运站布局和绿化隔离带宽度的要求,从布局上提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4.修改、细化了转运工艺设备技术要求,增加了高峰运行时段的工艺设备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单一转运单元故障状态下的应急措施;5.增加、细化了转运站防火等级及避雷、防爆措施等内容,增加了建筑结构的要求;6.分别提出了城乡转运站配套设施的不同要求;7.增加了不同功能设施的作业区、作业场地及设施设备的要求;8.增加了转运站施工前对建设

4、单位的要求和施工过程的要求。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华中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华中科技大学(地址:武汉市武昌珞喻路1037号;邮政编码:430074)O本规范主编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龙澄高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中荷环保有限公司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上海野马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武汉华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陈海滨杨羹王敬民杨传学陆晓春苏朋谭和平张来辉洪贤.张倚马王丽莉张波张后亮钟

5、凯宋华场陈卉苗雨李文蝶杨家宽彭佳姜维沈磊陈惜曦黄森佑刘虎张黎胡建平郝粼波项田甜宋梦婕王颖陈晓艳刘彩余亚莉李文杰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吴文伟张范周昭阳林泉喻晓梁顺文赵东平徐期勇张安杰1 总则12 选址与规模21土I卜2.2规模23总体布置64工艺、设备及技术要求81 .1转运工艺84 .2机械设备95 建筑与结构116 配套设施137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劳动卫生151 .1环境保护157 .2安全生产与劳动卫生158 工程施工及验收178.1 工程施工178.2 工程竣工验收17本规范用词说明19引用标准名录20附:条文说明21Contents1 Genera1Provisions12 SiteS

6、e1ectionandSca1e22.1 SiteSe1ection23 Genera1Arrangements64 Process,EquipmentandTechnica1Requirements84.1 TransferringPress84 .2SpecificMechanica1Equipment95 ArchitectureandStructure116 Auxi1iaryFaci1ities137 Environmenta1Protection,SafetyinProductionand1aborHygiene151157.2SafetyinProductionand1abor1

7、giene158 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178.1 Construction178.2 Fina1ACCePtanCe17Exp1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191istofQuotedStandards20Addition:Exp1anationofProvisions21.o.为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转运站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1.0.3转运站的规划与建设,应根据城乡差别及其社会

8、经济条件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提出不同规模与类型转运站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可根据转运站服务范围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等具体要求,规划建设具有分类、分选等预处理功能或兼做环卫停车场等环卫服务、作业与管理设施、环保教育基地的综合型垃圾转运站。1.0.4转运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选址与规模2.1 选址2.1.1 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2应综合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口、转运能力、转运模式、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3应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4应满足供水、供

9、电、污水排放、通信等方面的要求。2.1.2 转运站不宜设在下列地区:1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2邻近学校、商场、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其他人流密集区域。2.1.3 若转运站选址于本规范第2.1.2条所述地区路段时,应强化二次污染控制措施,优化转运站建设形式及转运站外部交通组织。2.1.4 转运站宜与公共厕所、环卫作息点、工具房等环卫设施合建在一起。2.1.5 当运距较远,并具备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条件时,可设置铁路或水路运输转运站(码头)。2.2 规模2.2.1 转运站的设计日转运垃圾能力,可按其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及I、II、III、IV、V类五小类。不同规模转运站的主要

10、用地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2.2.1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类型设计转运量(td)用地面积(m2)与相邻建筑间隔(m)大型I类1000,300015000,3000030类450,100010000,1500020中型III类2150,4504000,50,15021000,4000210V类502500,100028注:1表内用地不含区域性专用停车场、专用加油站和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环保教育展示等其他功能用地。2与相邻建筑间隔指转运站主体设施外墙与相邻建筑物外墙的直线距离;附建式可不作此要求。3对于临近江河、湖泊、海洋和大型水面的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其陆上转运站用地指标可适当上浮。4乡镇建设

11、的小型(IV、V)转运站,用地面积可上浮10%205规模超过300Ot的超大型转运站,其超出规模部分用地面积按6m2t”IOnfZt计。2.2.2 转运站规模的确定,应以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考虑城乡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2.2.3 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垃圾排放的季节波动性。2.2.4 转运站的设计规模可按下式计算:Qa=K、Q(2.2.4)式中:Q4一一转运站设计规模(转运量),t/d;Q.-服务区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值),t/d;K、一一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指年度最大月产生量与平均月产生量的比值,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无实测值时,K

12、,可取131.5特殊情况下(如台风地区)可进一步加大波动系数。2.2.5 无实测值时,服务区垃圾清运量可按下式计算:Q.=nq1000(2.2.5)式中:n-服务区内服务人数,人;q服务区内,人均垃圾排放量kg(人d),城镇地区可取0.8kg(人d)1okg/(人d);农村地区可取0.5kg(人d)0.7kg/(人d)对于施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应扣除分类收集后未进入转运站的垃圾量。2.2.6当转运站由若干转运单元组成时,转运单元数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m=QiQ.(2.2.6)式中:m转运单元的数量;Q.单个转运单元的转运能力,t/d;口高斯取整函数符号。2.2.7 转运单元的实际转运能力应满

13、足高峰时段要求。高峰时段垃圾转运能力qu和高峰时段垃圾转运量Q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9x=Qi/hg(2.2.7-1)Q=kgQ2.7-2)式中:qu转运单元在高峰时段内每小时的垃圾转运能力,t/h;Q-转运站每日高峰时段的垃圾转运量,t;Q-转运站每日的垃圾转运量,t;h每日高峰时段时间,h,无实测值时取2h4h;ka每日高峰时段转运系数,即高峰时段垃圾转运量占日转运总量的比例,无实测值时取0.7。2.2.8 转运站服务半径与运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人力方式运送垃圾时,收集服务半径宜小于0.4km,不得大于1.Okm;2采用小型机动车运送垃圾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3.0km以内,城镇范围内最

14、大不应超过5.0km,农村地区可合理增大运距;3采用中型机动车运送垃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服务半径。3总体布置3.0.1转运站的总体布置应依据其规模、类型,综合工艺要求及技术路线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总平面布置应工艺合理、布置紧凑、交通顺畅,便于转运作业;应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要求;2 转运作业区应置于站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3 车辆出入口应设置在站区远离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端;4 应设置围墙。3.0.2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转运站,总体布局及平面布置应为后续建设留有发展空间;应将人、车出入口分开设置。3.0.3转运站应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工艺布置;应设置实体围墙;竖向设计应结合原有地形进行雨污水导排。3.0.4转运站的主体设施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转运车间及卸、装料工位宜布置在场区内远离邻近的建筑物的一侧;2 转运车间内外卸、装料工位应满足车辆回车要求;3 转运车间空间与面积均应满足车辆倾卸作业要求。3.0.5转运站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计量设施应设在转运站车辆进出口处,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应满足通行的相关条件;2 按各功能区内通行的最大规格车型确定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