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Para1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由英国医师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首先报道并系统描述。【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目前认为PD为多因素共同参与所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年龄老化PD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少见,而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高达1%,提示老龄可能与发病有关。当黑质神经元细胞减少至15%50%,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80%以上时,PD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正常情况的年龄
2、老化只是PD的促发因素。2 .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等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3 .遗传因素本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有报道10%左右的PD患者有家族史,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受到严重损坏,多巴胺生成明显减少,使得纹状体失去抑制性作用,而乙酰胆碱的兴奋性则会相对增强,从而出现PD症状。【临床表现】(一)发病情况(1)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男性。(2)起病隐匿,发展缓慢。(3)首发症状多为震颤,其次为步行障碍、肌强直和运动迟缓。(4)症状常由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对侧下肢
3、。(二)临床症状与体征1 .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从一侧上肢开始,呈现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颤运动。具有静止时震颤明显,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入睡后消失等特征,故称为“静止性震颤”;随着病程的进展,震颤可逐步扩展到下颌、唇、面和四肢。2 .肌强直表现屈肌和伸肌张力同时增强,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强,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称铅管样肌强直;多数患者因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觉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这是由于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叠加所致。3 .运动迟缓患者随意动作减少、主动动作减慢,多表现为起始动作困难和动作执行困难、缓慢,如起床、
4、翻身、方向变换等动作均有困难;面肌强直使面部表情呆板,笑容出现和消失缓慢,瞬目动作减少等造成“面具脸”;手指精细动作(如系鞋带、裤带等)难以完成;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写字过小征、4 .姿势步态异常由于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患者站立时呈特殊屈曲体姿,迈步时身体前倾,行走时步距缩短,上肢协同摆动次数减少或消失;到晚期,患者有时行走中全身僵硬,不能动弹,称冻结现象;行走常见碎步、往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步,呈现慌张步态、5 .其他常见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多汗、流涎、皮脂腺分泌亢进等。部分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和(或)抑郁症。15%30%的患者在晚期可出现智能障碍。【辅助检查】1 .血、脑脊液检查
5、常规化验一般无异常,若血常规明显升高,应考虑存在感染。脑脊液中的高香草酸(HVA)含量可降低。2 .影像学检查CT、MRI检查无特征性改变,PET或SPECT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3 .基因检测DNA印迹技术、PCR.DNA序列分析等对少数家族性PD患者有一定的检测作用。【治疗要点】PD为进展性疾病,若不及时诊治,可因严重的肌强直和继发性关节强硬等迫使患者长期卧床而并发肺炎、压疮等,甚至危及生命,故应及时治疗。(一)药物治疗早期PD无须药物治疗,当疾病持续进展继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引起患者明显的苦恼时,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症状。目前临床上以替代性药物如复方左旋多巴和抗胆碱药
6、物治疗为主。1抗胆碱能药物拮抗黑质和纹状体内过多的乙酰胆碱,协助维持纹状体内递质平衡,对震颤和强直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适用于震颤明显的年轻患者。常用药物有苯海索(安坦)、东蔗若碱等,4 .金刚烷胺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其再吸收,对帕金森病的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均有改善作用。可与左旋多巴等药合用,增强疗效。5 .复方左旋多巴至今仍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对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常用药物为多巴丝解(美多巴;左旋多巴/苇丝掰)。6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直接激动纹状体,产生和多巴胺相同作用的物质,从而减少和推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常用药物有普拉克索和叱贝地尔等。(
7、-)外科治疗对于长期药物治疗疗效明显减退,同时出现异动症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并不能根治,术后仍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手术方法有立体定向神经核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o(S)康复治疗进行肢体运动、进食等训练和指导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增强疗效。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也是PD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指导和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沐浴、大小便,保证患者的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个人卫生对出汗多的患者,指导其穿柔软、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经常清洁皮肤,勤换被褥、衣物,勤洗澡。7 .
8、皮肤护理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护理尤为重要。要警惕压疮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做好身体骨突隆起处的保护。8 .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患者精神放松,进行腹部按摩、热敷以刺激排尿,必要时留置导管。对顽固性便秘者,应指导其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灌肠或人工排便等。9 .提供生活方便对行动不便、起坐困难者,可配备高位坐厕、高脚椅、高度适宜的床、手杖、床铺护栏、室内或走道扶手等必要辅助设施;提供便于穿脱的衣物、无须系鞋带的鞋子、大手柄的餐具等。(二)运动护理告知患者运动锻炼可以防止或推迟关节强直与肢体痉挛,有利于
9、维持身体的灵活性,增加肺活量,防止便秘,增强自我照顾能力。1 .疾病早期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震颤。鼓励、指导患者维持和增加业余爱好,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形式力所能及的活动,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尽量保持身体和各关节的活动强度和最大活动范围。2 .疾病中期对于已出现某些功能障碍或运动困难的患者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指导患者做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运动,防止或减慢运动功能的衰退。另外通过指导患者做一些简单的鼓腮、嗽嘴、伸舌、吹气等训练进行面部活动,以改善面部表情和吞咽困难现象,协调发音3 .疾病晚期晚期患者可发生显著的运动障碍,卧床不起,最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应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
10、位,被动活动关节,尽量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注意动作轻柔,勿引起患者疼痛和骨折。(S)安全护理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肌强直及运动迟缓等,使患者时刻处于高危状态,如坠床、步行不稳而摔倒或自伤等,因此要注意加强安全防护。病房里物品摆放固定有序,患者活动时应穿防滑鞋底,卫生间放上防滑垫,过道旁设安全扶手等。为端碗困难的患者准备带有大把手的不易碎的材质餐具,并指导患者谨防烫伤。(四)心理护理由于病程较长,病中出现流涎、震颤等自身形象的改变,患者易产生紧张、自卑、脾气暴躁及忧虑心理,甚至产生厌世、绝望的心理。指导家属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如吃代、穿衣等,增加其独立性及自信心。(五)用药指导告知
11、患者及家属本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让其了解药物治疗的原则、常用药物种类和名称、剂型、用药方法、服药注意事项、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注意用药途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1疗效观察服药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震颤、肌强直及其他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有无减轻,观察患者起坐灵活度、步行及姿势改善程度、讲话的音调与流利程度,写字、进食与其他手操作能力等,以确定药物疗效。”开一关现象指患者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和加重(关期)之间波动,一般关期表现为严重的帕金森症状,持续数秒或几分钟后突然转为“开期”,多见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不可预料。减少服药剂量,增加服用次数而总量不变或适当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防止或减少发生
12、。剂末恶化,即疗效减退,指每次服药后药物作用时间逐渐缩短,疗效逐渐下降,症状随血药浓度而波动,可以预知。故增加每日总剂量并分开多次服用或改用缓释剂可以预防。“异动症表现为舞蹈症或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肌强直或阵挛,可累及头面部、四肢和躯干。应遵医嘱调整复方左旋多巴用药剂量和服药次数。2.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帕金森病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六)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易消化饮食,并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缓慢用餐;对于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给予易消化、易咀嚼、细软、无刺激性的软食或半流食;对于进食困难、饮水反呛的患者要防止经口进
13、食引起的误吸、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理口、鼻腔内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遵医嘱插胃管给予鼻饲。(七)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保持平和心态和有规律的生活,指导患者遇事要冷静、沉着应对,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有利于体力恢复;均衡饮食,预防便秘。2 .康复指导坚持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与体育锻炼,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及自己的体能,把握好方式、时间、强度等,以免运动量过大不适应反而加重病情;鼓励患者维持和培养兴趣爱好,树立自信;加强日常活动,动作、平衡功能及语言功能等康复训练,尽可能做到自理;卧床患者协助被动活动关节和按摩肢体,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3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医嘱正确用药和坚持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定期做健康检查,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和监测血压变化。4 .照顾者指导照顾者应关心体贴患者,协助进食、服药和日常生活照顾。细心观察病情,并及时识别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当患者出现发热、骨折、外伤、吞咽困难或运动障碍、精神智能障碍加重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