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4555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 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上年级比较和测量的第三课,本课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如他们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转向测量。在用手测量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同时,在反复标记用手测量“拄”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在前面的两节课中,学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但都是通过对比得出的结果,并没有精确的测量数据来比较。那么在这一课将通过对比得出2个物体的高度差,并借助纸带取出高度差的长度,使用非标准单位“杵”测量、比较得出两者的高度

2、差有多少,从而让学生完成从比较到测量的转变,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的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描述。测量中,需要关注公平、准确、方便等因素。最后当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手”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会发现因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这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作铺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纸带、剪刀小组:每位学生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胶水【教学过程】一、聚焦承接前两课,从比较桌、椅的高度引入,科学比较两者的高度差,并引出活动: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呢?1 .问题引入(1)出示桌子和放在讲

3、台上的椅子。提问:“同学们比较一下,桌子和椅子哪个高? ”(2)提问:“如何公平地比较? ”放在同一平面进行对比。2 .聚焦提问:“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呢? ”二、探索:桌子比椅子高多少?“高多少? ”已经从单纯的对比进展到量化的测量比较了,通过用纸带固定并取出两者的高度差,再使用非标准单位“挂”来统一量化这个高度差并进行对比这一过程,意识到使用统一单位,并细致测量的重要性。1 .你能用手比划一下,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吗?请多个孩子上台展示长度,发现因为两手之间的距离无法固定,都不太准确。2 .能利用纸带量出两者高度相差多少,并剪出这个高度差吗?提醒:2人一组合作完成,注意起点和终点。3 .两两人小组

4、合作用纸带量出桌椅的高度差,并剪出这段长度。4 .这段长度究竟是多长呢?我们能用身体来当作测量工具吗?你用它怎么测量的?”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进行回答。5 .总结;大家都用不同的部位来进行描述,很难统一交流,那么我们今天就用“挂”(拇指和中指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挂)来进行测量到底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吧!6 ,用挂来测量桌椅的高度差通过用“挂”来科学的进行测量就用规范学生测量流程:预测一实测一比较一分析。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解决,比如意识到精确测量需要合作、以及“一挂一挂要相连,要用相同的手指”等细节问题。(1)预测纸带相当于多少推?* 提问:“你们各自的一挂有多少?伸出你们手比划一下。”* 提问:“

5、观察高度差(纸带),再观察手指一拄的长度,估计一下高度差(纸带)相当于多少挂? ”(2)学生演示测量纸带长度。* 提问:“真的是这么多挂吗?你们会用挂来测量高度差吗? ”* 请一位同学来演示测量。(3)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 引导学生指出每次都用大拇指和中指的最大距离来测量;* 一养的指尖与下一养的指尖必需要紧紧挨着;* 确定起点和终点。(4)梳理探究步骤,播放微视频,发放材料。(5)学生两人一组,用推测量纸带,教师视察学生操作,提醒学生注意:* 用相同手指测量,做好一排的记号;* 一推的指尖与下一养的指尖必需要紧紧相连;* 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6)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选择几条有代表

6、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代表地面)粘贴好。三、研讨研讨时要让学生分析测量的结果的多种原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思探索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是否出现误差;是否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是否做到一拄紧连着一挂;每一挂的长度是否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是否相同。无论学生提到何种的原因,我们应该给以充分肯定与表扬。最后要让学生细看纸带,观察比较不同的“挂”有长有短,并提出“到底高多少? ”这个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这是希望学生在研讨中形成这么一个观念一一测量是为了使比较更准确,而用手测量让比较方便了,但由于每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我们需要解

7、决这个问题。1 .请学生先观察黑板展示的纸带。2 .教师提问:* 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 比较纸带上的养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观点。学生的观点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挂紧连着一挂;很难做到每一挂是否相同长度;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长,有些同学手指短。四、拓展与思考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挂)长短不同的问题?桌子比椅子到底高多少呢?课后测量活动:如活动手册所示,用脚掌的长度测量我们家的地板宽度,用我们手测量我

8、们家的家具长度。【板书设计】用手来测量桌子和椅子谁更高?高多少呢?挂拇指和中指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挂(可以图示和演示)如何用“挂”准确测量1 .用纸带匹配桌椅的高度差;2 .拄的指尖与下一拄的指尖必需要紧紧挨着;3 .确定起点和终点。高度差有多少“挂” ?桌子比椅子高多少?【活动手册使用说明说明】“我的课堂活动记录”在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挂”之后,讨论完测量注意事项,开始实验时拿出记录表,要求学生先看记录表的内容,把桌子的高度改成“桌椅高度差”,然后根据“预测”一一“第一次,一一 “第二次,的顺序记录。【作业设计】课外活动,回家后利用今天学习用“挂”测量所用的方法,并注意课堂中测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家

9、中物体的测量。(修改:这个作业范围太宽泛,如家具,有多个长度,如何记录?如何反馈?结合作.业本再思考下)测量物体结果(挂)测量物体结果(挂)冰箱的高度桌子的高度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3用手来测量教案教学内容:用手来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2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3 .知道“挂”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挂要首尾相连。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2 .引导学生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3 .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10、测量的认同感。2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3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4 .意识到细致的一挂一挂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教学重点:知道“拄”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拄要首尾相连。教学难点: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1 .问题引入。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教师可以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怎么用它测量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2 .

11、聚焦主题。教师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挂”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二、探索活动:测量桌子的高度1 .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养。让学生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推的长度,最后做出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挂的预测。2 .请几位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杵的指尖与下一柞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柞与一柞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随后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3 .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

12、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4 .测量纸带的长度。先讲解探究步躲,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一柞的指尖与下一柞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5 .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代表地面)粘贴好。三、组织学生讨论:1 .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2 .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 ”“比较纸带上的卷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 ”3 .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

13、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拄紧连着一拄;很难做到每一杵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4 .教师小结:人手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一般都是以挂作为测量单位。但由于人为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四、拓展与思考1 .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2 .完成P10页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课题用手来测量课时1 任课班级一 (68)班执教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知道“挂”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挂耍首尾相连

14、。科学探究目标: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口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意识到细致的一 一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知道“挂”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挂要首尾相连。教学难点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向每位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5、二次备课一、问题引1.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1.倾听。入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2.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怎么用它测量的?”2.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二、聚焦主题1 .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挥”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2 .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1 .看课件,倾听。2 .倾听。三、探索活动:测量桌子的高度1 .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挂。2 .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柞的指尖与下一挂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拄与一拄相连处要画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