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87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8700字(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目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一、引言1二、张爱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2(一)独立意识萌芽的女性形象2(二)充满悲剧特色的女性形象4(三)执着于爱情的女性形象5三、张爱玲刻画女性悲剧人物的原因6(一)战乱与动荡:家国的失落6(二)专制与冷酷:父爱的缺乏7(三)出走与变异:母爱的缺失7(四)虚假与自私:爱情的悲剧8四、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给现代女性的启示9五、结语9参考文献10摘要:张爱玲是我国二十世纪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善于描绘女性形象,通过一个个鲜活并且悲情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女性的生存环境,女性的一生的悲哀命运,同时,她的作品也为中国的现代文学
2、作品添加了浓重的一笔色彩。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创作背景进行探究,也对其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示作用作了简要分析。希望本文对进一步的张爱玲及其小说相关研究起到借鉴作用。能引发现代女性对传统思想有正确的思考与取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启示;一、引言张爱玲使用“交错对比”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多非常典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要么最终被自己内心的欲望所支配;要么是女性的内在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这些女性开始去和家庭、和社会、和命运作斗争。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揭示了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女性的生存环境,女性的一生的悲哀命运,同时,她的作品也为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添加了浓
3、重的一笔色彩。张爱玲的小说研究也一直在文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对于理解当时那个时代的特征,认知那个时代的女性角色有着重要意义。在她的小说中,她用一个个鲜活并且悲情的女性来感染读者的心,让读者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女性内心的创伤。她内心对那些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人感到可怜,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作品来感化女性,其作品传达着不仅是其对于当时女性形象及女性命运的感性认识,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源于其自身的经历。通过对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思考,对于我们女性角色人格的形成以及当下新时代女性的角色定位的思考也有着许多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也期望现代女性能够从传统的思想观念里进行一定的正确选择
4、和一些摒弃,有自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能够和不公的命运斗争到底。二、张爱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一)独立意识萌芽的女性形象张爱玲在她的书中所描写的男性角色,也和我们国家以往所描述的英雄男性形象完全不同,如倾城之恋一书中,毫无信义、贪生怕死的范柳园一角,红玫瑰白玫瑰一书反复无常的振保一角,金锁记一书中自私自利的姜季泽花一角。而半生缘一书中的沈世钧,看上去是个值得依靠的人,实际上毫无担当和勇气。而当时的女性更是困境重重,在她的著作中,一些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更是有限,浓重的传统气息将她们围困,但是也有勇敢摆脱禁锢的女性,同时也有受到教育的女性,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人格意识,但同时又受着父权思想的巨大
5、束缚,沦入苦难生活。虽然她们都渴望真情,都心怀梦想,但面对现实时往往孤立无助,无法挣脱传统层层束缚。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就很好地展现了这一形象,首先作为一位新女性,她毅然的决定与丈夫离婚,其实可以说是她内心的进步,但由于她接触的文化以及环境是传统而封闭的,她自我内心不其坚定,无法完全的走向独立人格,最后依从了封建的父权思想,继续认同着父权价值观念。因此,几年后她决定另寻丈夫。之后遇见富商范柳原,她再次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现实,与范柳原去了香港,最终香港的沦陷,实现了传奇中白流苏真正的“倾国倾城”的联姻。她的生活就是从一个困境跳到另一个困境的过程,然而白流苏并不是一个顺从于男性的女人,她勇
6、敢的跳出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表现出了内心的不屈从,依靠她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自己悲惨的命运作斗争,努力生活下去。从她的身上,我们能发现当时女性在独立意识上的萌芽,以及她们努力和命运作斗争,力图挣脱这命运的束缚。这一人物角色的塑造不单单是一束光,也是那个时代下的女性寻求自己应有的地位的一种表现。张爱玲在书中描述道,他和她在这个乱世之中,都是自私的人罢了,个人主义者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然而总归有普通夫妻的一个落脚处。而这些已婚女性对现实生活的不平的感觉则更加强烈、更加孤独。另一方面,白流苏的抗争看上去是赢家,,其实最后还是以失败作为结局。半生缘中顾曼桢是
7、受过教育的新式女性,她具有了一些独立的意识,在认识到自己与心上人沈世钧巨大的家庭背景差距时,她努力工作,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赢得尊重和自我独立。但是苦于现实的残酷,姐姐曼璐与祝鸿才的阻险设计下,她被迫怀孕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去承担起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有的责任。在她身上体现了知识与传统冲击下的矛盾性,自我独立意识有了萌芽,但是传统思想、门当户对的婚配思想成为其与沈之间的巨大阻隔,逼迫她与沈分离,最后曼桢只能妥协,与祝生活。张爱玲小说中不乏这类女性形象,自我独立又难以脱离束缚,在现实的困境中挣扎,直到失去自我的光彩。张爱玲的著作中的“突破型”女性不仅有着中国传统美德、良好的人格以及传统的女性美德,而且
8、还想拥有现代性男性的道德标准。在她的书中,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有限,太多的传统思想在这些女性身上体现。这些女性没有接受过那个时代出现的新教育新思想,使得她们和外部世界仿佛隔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些老旧的传统的思想禁锢着她们。有时候她们抓住了现代男性的手,却还是被现实所击败。最后仍然逃不开传统的束缚和命运的不公,和那些传统的男性走向了婚姻殿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可以大胆地在婚姻自主和爱情之间寻求自由。这是在传统社会中不可多见的,是值得肯定的一种进步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一些男性的注意,让人想去接近她们,但这盏思想的灯非常有限,这还不足以使得张爱玲的书中那些有魅力的男性角色
9、停留太长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有更多的选择,这样的女性就会被抛弃。换句话说,在张爱玲的思想中,这类女性被划分为思想仍旧落后的一方中。倾城之恋一书,从一个走向没落的官宦世家开始描写的,小说中的主人公白流苏,像一盆被人们泼来泼去的水,在她婚后的生活中,她的钱被哥哥嫂子用掉了,所以当她被徐太太告知,和她离婚七、八年后丈夫突然去世的消息之后,她的哥嫂为了继承她死去丈夫的遗产,逼迫她去为自己的前夫守寡,不想收留她,害怕她成为一个无用的负担,但是,白流苏并没有被封建传统中的三从四德禁锢住,凡事都去唯唯诺诺的顺从,她内心是有反抗意识的,不愿受那些男性的思想控制,她明白她有权让自己变得更好。由此可以看出,白流苏
10、以及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是首个摆脱传统思想下“三从四德”的女性形象。(二)充满悲剧特色的女性形象在她的著作中,塑造众多女性形象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张爱玲的一生都是充满着大大小小的坎坷,这些坎坷与苦难都被她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在小说中写一段自己的人生经历。她的爱情之旅是偏向“旧时光”的。除此之外,张爱玲还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小说中的女性始终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看作是对自己的情感补偿,通过塑造这些女性角色来影射她悲惨的生活经历。她的书中悲剧主义浓厚,主要关注对生活的失望和对爱情的失望。如金锁记一书中的七巧这一角色,三十年代左右的麻油店招牌,她可以揩一切奉献给爱。她可以在姜家的一处等待她的爱
11、人。然而最终,她等到的依然是姜季泽的麻木不仁和无情,她选择了结束这段痴恋,精神状况也出现了问题。姜季泽对她根本没有真正的情感。七巧一生都被欺骗、被束缚。张爱玲书中的这些多愁善感、情深意重的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爱,用自己的一生来映照这残酷的现实。但是却总是以悲剧结尾。半生缘作为造成顾沈两人的爱情悲剧的推手,冷心绝情的曼璐也是充满悲剧特色的女性形象。顾曼璐身为长女,独自承担了养家的重任,没有受过教育的她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和青春,并且失去了家人的认同和世人的尊重。但她生命中的悲剧是为家庭做出牺牲的结果,更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曼璐与张豫瑾的再次相见,她的爱情也破灭了,她拼命地想要留住和祝鸿才的婚姻,即便这
12、段婚姻没有爱,但依旧没有挽回祝鸿才,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这些女性形象大多都是那种对爱情憧憬满满,却又对爱情绝望。不幸的是,妇女们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在张爱玲的作品半生缘中,顾曼桢一直想念着沈世钧,尽管沈世均没有和她确定关系,顾曼桢早已招沈世均当做亲人,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照看沈世均的起居。顾曼桢的家庭在她小时候就已经分散了,生活来源都是靠她的姐姐顾曼璐做舞女的,这种物质生活的匮乏并没有让她去停止追求爱。但是顾曼桢在经过一系列的变故后,最终还是选择和祝鸿才结婚,她屈服于命运和生存压力。数年后,沈世均同她叙述那时的无力感,但是顾曼桢并没有选择回头,使得这二个人最终还是错过,
13、遗憾半生。顾曼桢是一位更具传统智慧的女性。她性情善良纯洁,对自己的爱情憧憬美好,并且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案情,但是面对现实,只能一次次被打败。顾曼桢和沈世均彼此有感情,最后在面对沈世均的懦弱和祝鸿才的追求,以及现实生活的逼迫中,必须要做选择。在这些现实下,她被迫怀孕,毫不犹豫地选择履行作为妻子的责任。七巧追求的爱情败于现实,顾曼桢追求的爱情败于传统思想的禁锢,顾曼桢内心的同情超越了她的感情,使得她自我牺牲。这可以说是传统道德式的结局。面对爱情,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走向幻灭。(三)执着于爱情的女性形象相较于描绘男性,张爱玲更善于描绘女性的内心感受。在她的书中,妇女起着主导作用。女性的情感充满浪漫、悲
14、伤和复古的色彩。这也是张爱玲对女性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她的小说主题是女性的憧憬、到她们对爱情的幻灭。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更能表达女性的爱和勇气。同时,她也理解女性在男女爱情中的盲目性和弱点。书中那些聪明果敢的女性在碰见爱情后,就失去了自我。不管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还是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娇蕊,她们都逃不过爱情,或者是金锁记中的七巧以及半生缘中的曼桢,两者都代表着追求爱情的勇气。这种情感氛围的营造与女性的角色塑造联系紧密。就女性而言,对爱情的追求让小说体现了全部情感色彩。这种情感的色彩使张爱玲的书更加有张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通过情感揩小说带到了新的思想境界。这种情感氛围的表达,让读者感
15、同身受,并且还会使很多读者进行思考。心经中许小寒有着为传统思想所不容的恋父。在故事的结尾,她的母亲只能面对女儿爱丈夫的事实,如果是普通人,面对这种情况肯定会气的不行,或者是与女儿断绝关系,许小寒的处境会很艰难。她的母亲不再揩她看作女儿,而是一种畸形的关系。然而,她的母亲并未像上述所说的那样,从一个省亲的立场去看待处理这件事,她为许小寒安排了新的生活,书中写到许太太在为许小寒收拾行李时,是这样描写这一情景的,“许太太并不理会,自顾自拿出几双袜子,每一双打开来看过了,没有洞,也没有撕裂的地方,重新卷了起来,安插在一叠一叠的衣裳里。头发油、冷霜,雪花膏,漱盂,都用毛巾包了起来。”对这样平淡的描述,作
16、为看客是体会不了的,那么张爱玲这样叙述的原因何在,在张爱玲的其他作品中,女性角色是悲剧性的、黑暗的、无情的和可怕的。像七巧一样,为了发泄自己不幸,就向别人射出其内心的仇恨和嫉妒,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这样的女性形象是让人害怕的。而许小寒的母亲,就像被层层阴霾笼罩的天空中洒下的一股暖阳,对于长期沉浸在张爱玲凄凉故事中的人来说,许小寒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在张爱玲小说中,类似于许小寒的母亲这种完美形象是很少见的,但是通过将许母与其他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就可以完整的表达出人世间的真善美,在张爱玲内心苍凉的情感中,这种温暖的人物,就像冬日的太阳,让人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三、张爱玲刻画女性悲剧人物的原因(一)战乱与动荡:家国的失落张爱玲的生活背景是一个战争的年代。在她所受教育和母亲的影响下,她计划出国留学。然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本的中国入侵香港使得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