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10086人体生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410086人体生理概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体生理概论(Introductiontohumanphysio1ogy)课程代码:26410086学分:2学分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教材:生理学,邱一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4版开课学院:医学院课程网站:ht1DsJvDsite99,DanaInfo=+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食品颁量与安全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是联系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现象,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及其调节机制的一门学科。对生理学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对人体生理活动规律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理解食品进入人体后如何被消化、吸收,如何参与人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并通过调节维持体内稳态的意义。人体生理概论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虽然只要求学生对人体生理学有个基本的、大致的理解,但对于本专业学生学习和理解后续有关食品营养、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控制等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正常生命现象、生理活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课程目标2:本课程的学习有利
3、于本专业学生对后续与食品营养、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管理和控制等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为毕业后学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工作,如食品卫生监督、食品的营养与加工、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打下一定的对人体生理和健康方面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3:生理学主要考虑生物体和人体内生命活动运行机制,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生理学的概念。2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3 .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4
4、.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5 .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二)教学要求1 .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学意义;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2 .理解:反馈调节和前馈调节。3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反馈调节。4 .难点:人体生理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课程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概述: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的蛋白、细胞膜的糖类。(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5、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出胞和入胞。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膜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2)膜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的特点;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动作电位的传导。(3)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兴奋和可兴奋细胞;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3 .肌细胞的收缩及效能分析(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其特点;(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3)骨懦肌的收缩和舒张机制:肌丝滑行学说;(4)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及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二
6、)教学要求1 .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途径及其特点;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组织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 .理解: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和舒张机制。3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重点与难点1重点: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途径;生物电现象;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4 .难点:生物电现象。第三章血液(一)课程内容1 .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特性(1)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血量。(2)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度;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浆的PH值。2 .血细胞生理(I)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生理特性;红细胞功能;红细胞
7、生成的调节;(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特性;白细胞分型及其功能;(3)血小板生理:血小板生理特性;血小板功能。3 .生理性止血(1)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2)血液凝固和抗凝系统:凝血因子: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血液抗凝系统;(3)纤维蛋白的溶解及抗纤溶: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4 .血型与输血原则(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2)红细胞血型: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3)输血的原则。(-)教学要求1 .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血液的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血小板生理功能和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基本过程。2 .理解:白细胞的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AB
8、O血型系统。3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输血的原则。(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血液生理特性;红细胞生理特性和功能;血小板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ABo血型系统。2 .难点:血液凝固过程。第四章心血管生理(一)课程内容1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1)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2)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脏的起搏点;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3)体表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2 .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心音的产生。(2)心脏泵血功能
9、的评定:心脏的输出量;心脏做功量。(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3 .血管生理(I)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血流阻力。(3)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4)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5)微循环:微循环的组成;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6)组织液的生成:组织液的生成;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2)体
10、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3)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二)教学要求1掌握:工作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2 .理解:心肌的电生理特性;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 .了解:体表心电图;血流动力学。(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工作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4 .难点: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第五章呼吸生理(一)课程内容1 .肺通气
11、(1)肺通气原理:呼吸全过程;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胸膜腔内压及其意义;肺通气的弹性阻力;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2)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肺容积;肺容量;肺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2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1)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气体的扩散。(2)肺换气:肺换气过程;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肺扩散容量。(3)组织换气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2)氧的运输:Hb的分子结构;Hb与Ch结合的特征。(3)二氧化碳的运输:CO2的运输形式及其特点。4 .呼吸运动的调节(I)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中枢;呼吸节律形成学说。(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2、:化学感受性反射;肺牵张反射。(二)教学要求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基本肺容积、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的概念。2 .理解:肺换气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呼吸中枢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3 .了解:呼吸的概念及其三个环节;02和C02在血液中的运输。(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换气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2 .难点: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呼吸运动的调节。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生理(-)课程内容1概述(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般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2)消化腺的分泌功能;(3)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内在神经;外来神经。(4)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内分泌调节。2 .口腔内
13、消化(1)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唾液的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2)咀嚼和吞咽:咀嚼;吞咽。3 .胃内消化(1)胃液及其分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2)胃的运动及其控制:胃运动形式、特点及生理功能;胃的排空;呕吐。4 .小肠内消化(1)胰液的分泌: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2)胆汁的分泌与排出:胆汁成分和作用;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3)小肠液的分泌: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4)小肠的运动:小肠的运动形式;小肠运动的调节。5 .大肠内消化(1)大肠液的分泌;(2)大肠的运动和排便:大肠运动的形式;粪便的形成及排便反射。(3)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14、。6 .吸收(I)吸收过程概述:吸收的部位;吸收的途径与机制。(2)小肠的吸收功能:糖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脂类的吸收;水的吸收;无机盐的吸收。(二)教学要求1 .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2 .理解:消化的两种方式;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3 .了解:胃肠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大肠内消化。(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食物的胃内消化及其调节:食物的小肠内消化及其调节;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2 .难点:胃肠运动及其控制。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一)课程内容1能量代谢(1)能量的来源与去路;(2)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
15、等概念;(3)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4)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3 .体温及其调节(1)体温:体温的概念及检测部位;体温的正常变动。(2)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产热过程;散热过程。(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相对恒定的调定点学说。(二)教学要求1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概念及其生理波动。2 .理解: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3 .了解:主要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氟热价、呼吸商概念。(H)重点与难点1 .重点: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2 .难点:体温调节机制。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一)课程内容1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I)肾的功能解剖:肾单位的结构及其类型;肾小球旁器;肾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2)肾血流量及其调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2 .肾小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