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赏析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四重美【教学目标】1 .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2 .掌握偏义复词和“相”“自”“见”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3 .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4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性格及典型意义;5 .感知诗歌的.主题,理解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教学重点】1 .理清全诗脉络,掌握故事情节;2 .掌握偏义复词、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等的用法;3 .理解诗中赋比兴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性格及典型意义;2 .感知诗歌的主题,理解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的国度介绍中国
2、创作诗歌的传统,补充“汉乐府民歌”的相关知识,从和爱情相关的传说导入孔雀东南飞逐字稿: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拉开序幕;再到楚辞、汉乐府民歌,及至唐诗宋词。中华民族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二、赏析“情节美”:故事情节曲折完整(一)关注诗前小序,概括内容序日:汉末建安中,庐江
3、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造,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作诗缘由逐字稿:为什么一首诗能够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因为这首诗虽然取材于真人真事,但是这首诗叙事完整、意蕴深厚、形象饱满、语言生动,集中地反映了汉乐府民歌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二)结合萧玉田的插画串讲诗歌内容学习任务(理清故事结构,梳理全诗内容)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一引子)_一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一尾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三日断
4、五匹,非为织作迟,妾不堪驱使,便可白公姥,夜夜襁息。大人故嫌迟。君家妇难为!徒留无所施,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第一部分:兰芝被造(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第二部分:夫妻誓别(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第三部分:兰芝抗婚(从“入门上家堂”到“不得便相许”第四部分:双双殉情(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第五部分:告诫后人(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致不厚?”妾有绣腰襦,藏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5、,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鸡鸣外欲曙,著我绣夹裙,足下蹑丝履,腰若流纨素,指如削葱根,纤纤作细步,新妇起严妆.事事四五通。头上玳瑁光.耳著明月塔。口如含朱丹0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6、;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举言渭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府吏闻此变,未至二三里,新妇识马声,怅然遥相望,因求假暂归.摧藏马悲哀。遢履相逢迎.知是故人来。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徘徊庭树下,心知长别离。自国隔枝.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两家求合葬,东西植松柏,枝枝相覆盖,中有双飞鸟,仰头相向鸣,行人驻足听,多谢后世人,合葬华山傍.左右种梧桐.叶叶相交通.自名为驾行,夜夜达五更.寡妇起彷徨.戒之慎勿忘
7、!三、赏析“情感美”:情感真挚深厚学习任务(探究诗歌主题):“诗贵情,文贵理”,孔雀东南飞在情感上的表现堪称完美,既表达了兰芝仲卿两人坚贞不渝的爱情,又展现了当爱情与亲情发生冲突时,两人顾全大局以亲情为重。那么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呢?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反对封建礼教,控诉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第二:不堪奴役,反对封建家长;第三: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第四:感情观爱情观的冲突,婆媳不和的家庭悲剧。逐字稿:分析诗歌的主题要回归内容本身,诗歌中看不到子嗣的问题,也看不到兰芝仲卿反对封建礼教的行为。通过兰芝的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女子人格遭受到肆意践踏、命运不能自主的恶劣生存环境。
8、而兰芝与仲卿的爱情悲剧在客观上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具有的鲁迅狂人日记所揭示的吃人的本质,表现了作者歌颂兰芝和仲卿为维护爱情和婚姻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正是何种超越现实的对人格人性人情的美的追求才赢得了后人的憧慌,所以诗歌结尾才会产生浪漫的诗意的想象。四、赏析“形象美”:人物形象丰满动人学习任务(感受人物形象):孔雀东南飞最为感人的内容是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是谁?刘兰芝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答案有依据)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
9、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同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
10、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焦母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木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认真地裁剪嫁衣并非为了出嫁,而是为自己悲剧的人生做好最后的盛装,这也正如她辞别焦母时的严妆打扮,精心的修饰,表现的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是脚踏死地的从容。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这首诗:淋淋漓漓,反反复复,
11、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焦仲卿的性格也很鲜明,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焦母、兰芝的哥哥、兰芝的母亲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五、赏析“艺术美”:艺术表达独具匠心胡适先生认为这首诗的基本特色是白话体,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大量采用古代民歌惯用的比兴、排比、铺叙、夸饰、复沓等等修辞手法,呈现出古代民歌特有的风韵。学习任务(分析诗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一)前后照应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显得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出来。故事一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
12、道:”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来写兰芝做嫁衣时,这样写道:“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心灵手巧,照应了“十四学裁衣”一句。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兰芝离开焦家时,诗里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做了铺垫。仲卿送兰芝P1家,两人作别时,
13、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使作旦夕间。”(二)民歌风味(赋比兴)1、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2、多处运用铺陈手法。铺陈:铺叙;陈述。就是诗经中的“赋”,目的是为强调,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诗歌开头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
14、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熄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3、比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一席话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在事情急转直下的时候,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六、积累文言知识(一)理解“偏义复词”。(-)孔雀东南飞全诗出现18个“自”19个“相”5个“见”,请思考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