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改进建议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改进建议全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改进建议(全文)摘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提出和疫情防控常态化都对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国内外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差异和健康管理服务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吸纳状况,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存在培养体系尚未完善、培养方向未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继续教育和转岗教育尚未建立、社会培训现状混乱、管理不规范、就业渠道尚未打开等问题与挑战。结合当前背景,提出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培养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继续教育与转岗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与新时期健康方针相结合等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改进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
2、进程加快,个体和家庭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1o而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使人们逐步意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自身慢性病的管理、戒烟、自身免疫力提升均可能是抵御传染性疾病的因素2o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健康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与健康管理的高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探讨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改进建议显得尤为重要。一、健康管理人才发展现状1.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个
3、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3o健康管理人才就是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包括:(1)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健康管理专业专科生;(2)考取健康管理师资格证,具有健康管理从业资格的人员;(3)其他医学相关专业想要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2.国内外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差异:美国是第一个出现健康管理理念和具体健康管理方式的国家4,随后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也积极效仿并发展实施。美国的健康管理从业人员
4、常被称为健康服务管理师、健康医疗师或健康教练,其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延长服务对象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美国高校开设的健康管理专业学历从大专到博士研究生,学制25年不等。部分院校将健康管理专业开设在公共卫生学院,称为健康行为教育系或体育与教育系。为获得从业资质,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考核,取得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并完成基本培训后才能上岗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美国健康管理师通常都是专业的医疗管理人员,要求具备基本的专业相关素养和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01966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地区公共卫生高校联盟,设立公共卫生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英国高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硕士研究生起步,注
5、重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很多本科来自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等6o日本健康管理始于1959年,其就业者统称为保健师。日本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部主要分为三大学科,医学科、药学科和保健学科,保健学科为四年制专业。在日本,每一级卫生保健组织都设置有健康管理科室,负责实施和开展各个层级的健康管理业务,接纳各级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根据日本公布的相关数据,在日本,每300人就拥有1名健康管理师或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的数量相当于临床医师的2.4倍,可见日本政府对健康管理的高度重视7o美国、英国、日本的健康管理人才多以高校培养为主,学历多从本科和硕士研
6、究生起步,而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学历教育则以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居多,从事健康管珊艮务工作的人员也来自多种渠道。相对于国外完善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我国目前的培养目标具有范围过大、内容笼统、概念模糊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缺点。3.健康管理服务业寸健康管理人才的吸纳状况:目前我国的健康产业中,健康产业占比仅有2.71%,医药产业占比为50.05%8o同时,我国当前的健康管理机构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以体检机构为主,健康管理服务也受临床医学的影响多为以治病为中心的服务项目,且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布局存在失衡90再加上国内尚未出现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健康管理服务品牌,健康管理服务行
7、业的公众认可度和接受度不高。目前健康管理服务业对管理人才的吸纳状况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培养出来的健康管理人才多被其他大健康产业分流,毕业生大多选择医药、养老、保险产业,从事药物检测,药物检验,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及保健品生产经营,医药及企业营销等工作;或者在健康会所,养老院,休闲、饮食中心,护理中心等机构从事健康保健服务;还会选择在健康保险企业从事健康保险理赔,健康救助,社会健康保证服务等。真正从事健康管理服务,基于健康监测与健康评估,为人群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对策,进行健康干预与促进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10o(2)培养出来的健康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实践性,无法胜任健康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导致健
8、康管理服务机构招收不到与岗位相匹配的人员,出现健康管理服务岗位空缺,涌现出的健康管理人才无法在专业对口岗位就业的矛盾现象。二、健康管理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差异和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吸纳状况,发现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未形成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11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以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在专业学习中,健康管理相关教材建设尚属初期,只有一套人卫社统编教材,本专业的学生和想要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无法获得
9、更丰富的理论指导,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均衡发展。此外,我国健康管理人才的师资培训I尚属空白,没有政府、学术机构、高校等开展规范的师资培训I,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健康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在专业实践中,现行专科、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部分要求不规范,缺乏实习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技能的提升。相比较而言,临床医学生和护理医学生均具有完备的实践规培体系。临床医学生规培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的工作临床医师的可靠途径,主要培训模式是5+3+X”,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
10、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20护士规范化培训主要有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和最终考核三个阶段,护理医学生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培训,上岗前完成岗前考核,有临床、科研、管理、教学4条职业发展路径13o与临床医学生和护理医学生相比,高等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经历规范化实践的培养,缺乏健康服务与管理的实践能力,出现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的现象。2 .培养方向未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强调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总体目标是要全面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全面社会健康管理得到了较好的体现14o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r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
11、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到新的高度15o新时代背景下,全面社会健康管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点工作方向。但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从2016年高校设立招生开始,培养方向一直定位于医工、医保、医养结合的大方向,不能精准地、有针对性地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不能充分与大健康时代的价值取向相结合。3 .继续教育和转岗教育尚未建立:继续教育是完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之后相关人员接受终身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继续教育重视新技术、新知识、新项目的推广和科研方法的普及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16o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12、必须要重新审视不同学科间的关联性和学科合作对于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健康管理者要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来实现学科合作,完善自身知识技能体系以应对当代不断增长的健康管理需求。就目前而言,健康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开展较少,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在健康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的健康管理人才未能满足现实需求,所以转岗健康管理人员应运而生。此处的转岗健康管理人员指的是从其他医疗相关工作转到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较为庞大的转岗人员在从事健康管理工作前往往缺乏系统性的健康管理培训I,直接上岗会受以往观念影响,将接受临床治疗作为主要工作理念,会造成健康管理发展困境等诸多问题17o4 .社会培训
13、现状混乱,管理不规范:因社会对健康管理人才需求量大,滋生了社会培训过热,因此社会上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管理培训证书与培训I班。从国家人社部颁布的健康管理师证书到社会各级自发授予的相关证书数不胜数,真假难辨,让真正想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难以抉择。目前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培训-资格考试-执证上岗。但由于社会培训管理的不规范,忽视了对健康管理人员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模式致使健康管理知识转化利用率不高,培养出来的人员质量参差不齐180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学校主要以多渠道联合办学、自主招生、团队签约培训等方式办学,在招生宣传、网络课程、考试报名、培训I内容等方面也都存在一些问题。5 .就业渠道尚未
14、打开:由于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与完善,健康管理相关单位本身还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也没有规范化的人才运营模式,再加上就业渠道尚未打开,市场信息错位,岗位对接不顺畅,大量健康管理人员未能实现岗位就业19,其他医药相关领域分流了健康管理人员,健康管理岗位空缺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无业可就的现象同时存在。三、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和建议1.完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目前正处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在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专业化发展优势的同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院校自身实际,切实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岗位实际需求出发,逐步建立、完善标准化、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健康管理人才培养
15、模式,形成统一标准的培训管理体制20o目前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和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培训体系相对单调,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合理分配课程设置,提供场景式教学,同时应尽快建立健康管理人才教育评价体系与课程评价标准,对健康管理人才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估,及时了解教学投入、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了解决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学历普遍偏低的问题,应鼓励更多高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进程,提高师资培养的水平,注重健康管理学科建设21o2.高校培养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人才除了健康管理专业专科生、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外,还有大量社会人员想
16、从事健康管理工作。面对社会培训鱼龙混杂的局面,应鼓励开设健康管理相关专业的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形成有机联合体,通过建立联盟的方式规范化社会办学,考察社会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和考核机制,检验机构的教育效果和教学水平。同一联合体的高校应对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考核评价,评价课程设置是否以社会健康需求为前提,是否有针对性地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是否以大健康观念为主线,是否充分反映了健康管理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是否提升了健康管理学员健康管理实践能力。政府有关部门也应统一职业资格证书,提升社会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训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3.继续教育与转岗教育相结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管理需求快速增长且种类繁多,通过分析健康管理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与现实健康管理需求的差距,应不断加强健康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两个环节,持续关注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