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规范.docx(7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1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1:100000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技术方法,设计、报告编写及图件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XX省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作的设计、实施、验收、成果编制与归档。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2343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
2、规范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DD201908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Z/T0017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288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总则4.1 目的任务4.1.1 主要工作任务1:100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任务包括基本查XX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评价,研究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灾害)的引发因素、活动规律及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4.1.2 主要工作内容4.1
3、.2.1根据水文地质调查要求,确定以下工作内容:a)基本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各类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圈出具有集中供水前景的富水区(段)范围,初步计算与评价地下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条件,预测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b)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水化学成份及时空变化规律;c)进行地下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核算及供水保证程度论证;d)初步了解地热、矿泉水的形成、分布及埋藏条件,论证开发利用条件。4.1.2.2根据工程地质调查要求,确定以下工作内容:a)基本查明地貌形态特征及外动力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与规模,特别是活动构造、地震活动等,对区
4、域稳定性进行评价;b)基本查明各类岩土体岩性、成因类型、地质时代、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工程地质特征,划分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c)基本查明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特殊类土的特征及空间分布,分析地下水侵蚀性以及对建筑基础的影响。4.1.2.3根据环境地质调查要求,确定以下工作内容:a)基本查明各类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的现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b)基本查明地下水环境污染源特征及分布,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机理,进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析与评价;c)了解海岸带侵蚀与淤积发育现状,分析海岸带的演变特征;d)划分咸水、高氟水、高碘水等天然水质不良区。4.2原则与要求1 .2
5、.1对地质资料较少以及开展过小于1:200000比例尺普查工作的区域,应按木文件开展各项工作;有一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区域,可采用编测结合的方法,充分搜集和利用已有资料,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补充勘探试验工作。4 .2.2充分收集和运用已有资料,严格控制勘探工作量,针对性地布设勘探钻孔和专门试验工作。4.2.3工作周期不少于1个水文年。4.2.4各项工作手段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验证,勘探孔应满足查明地质结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野外测试、采样等需求,保证调查工作精度。4.2.5工作底图应采用最新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区域地质图件。4.2.6调查成果应结合调查区
6、经济发展规划,体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成果图件采用国家标准图幅分幅出版,如工作图幅实际工作区面积小于完整图幅面积的二分之一时,可与邻幅合并。成果图件内容及要求应符合附录Ao5设计书编制与审批5.1 设计书编制前应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了解工作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5.2 设计书应任务明确,依据充分,部署合理,重点突出,附图附表清晰齐全。5.3 设计书经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作为项目实施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应提前将调整意见上报主管部门审批。5.4 设计书包括文字报告和图件,内容与要求应符合附录及5.5 设计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应
7、根据调查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1)不同有所侧重,满足木文件规定的各类工作区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工作量(表2、表3)。表1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说明表类别特征说明简单区地质地貌条件变化不大,构造单一,没有或很少有断裂和褶皱,地层简单,岩相稳定,岩石成分均一,标志层清楚,很少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为层状,厚度较稳定,地下水化学成分均一,人工对地下水的流场和水质等无大改变:气象水文条件好,交通方便。中等区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有显著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地层复杂但有一定研究,岩相不稳定,岩石成分不均匀,有一定标志层,存在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有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较复杂,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
8、分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气象水文条件较复杂,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交通条件较差。复杂区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剧烈,具有多次和巨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地层复杂且缺少研究,岩相极不稳定,岩石成分极不均匀,无明显标志层,剧烈的地质作用现象广泛存在: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变化极大,地下水化学成分复杂,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人为影响极大: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交通极不方便。表21:10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主要工作内容类型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1 .补充调查第四系厚度与沉积环境,核实第四系岩性变化、岩相变化及地质时代界线;2 .补充调查隐伏基岩岩性以及基岩面起
9、伏形态、核实隐伏地质界线;1基本查明地下水类型及主要含水层(组)岩性、厚度及空间1.基本查明土体岩性、厚度,进行工程地1.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布、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分布特征;质类型划分;地卜水的污染程度、污染途2 .基本查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地下水系统;3 .基本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2.通过现场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查明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径和范围;2 .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3 .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平律、地下水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地表水与地卜.水的关系;评价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气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分区;原3.结合遥感解译与地面调查,补充地貌形4.基本掌握不同区域及地卜.水源
10、地的地卜.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保3.基本查明软弱黏性土、膨胀土、湿陷性黄4.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范围、发病历史、防治措施区态组合及古河床、河流阶地等微地貌方面的调查,了解地貌差异与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的关系,核实地貌单元及类型界线。证程度;5 .获取主要含水层(组)和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古河道带的水文地质参数;6 .基本查明咸水体空间分布特土、淤泥质土、液化砂土、盐渍土等特殊类土的空间分布与工程地质性质:4.评价地下水侵蚀类等;5 .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6 .开展地面沉降调查,对征及咸水体与淡水体的接触关系。型及程度,划分场地和地基土类型。重要地质灾害进行评价与预测。
11、类型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滨海地区1 .结合遥感解译,调查海岸类型特征,沼泽及洼地等微地貌的形成与分布;2 .了解防潮堤(坝)的建设情况,确定高潮和低潮时期的潮汐界线及影响范围;3 .了解海岸侵蚀与淤积特征及河流三角洲的形成与变迁;4 .补充调查XX地区第四系地质,通过自然或人工地层剖面,了解海相沉积层的空间分布和沉积环境。1基本查明浅层淡水体分布、深层淡XX集带,开采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其补给来源;2 .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了解地下水、海水和河水之间的关系;3 .基本查明不同深度地下咸、淡水界面,分析潮汐对地下淡水资源的影响;4 .基本查明淡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及空间分布规律,
12、获取主要含水层(组)和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古河道带的水文地质参数;5 .基本查明咸水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咸水体与淡水体的接触关系。1基本查明土体岩性、厚度,进行工程地质类型划分;2 .通过现场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查明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了解当地工程地质问题;3 .基本查明软弱黏性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淤泥质土、液化砂土、盐渍土等特殊类土的空间分布与工程地质性质:4 .评价地下水侵蚀类型及程度,划分场地和地基土类型。1 .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布、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地卜水的污染程度、污染途径和范围;2 .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3 .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气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分区
13、:4 .基本查明海(咸)水入侵对地卜.水质、地下水源地的影响;5 .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范国、发病历史、防治措施等:6 .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7 .了解海岸带的变迁及其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关系。丘陵i11区1 .调查不同地层的岩性组合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2 .调查各类岩石风化程度和与其相关的植被发育、地形坡度、地貌特征;3 .调查各类岩层和主要断裂构造的不同部位裂隙发育程度与特征,以及断裂破碎带的充填胶结情况;4 .调行工作区所属构造体系类型,各类构造的形态特征,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对地形地貌的控制和地貌差异。1基本查明不同地层岩性的透水性、富水性
14、及其变化规律;划分含水层(组、带)和地下水类型;2 .基本查明地下水类型、分布、动态特征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目前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3 .调查山区河谷XX和山间盆地笫四系潜水、微承压水的分布,查明主要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富水性,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圈定地下XX水地段;4 .基本查明各类构造对地下水埋藏、运移与富集的控制程度,区域储水构造、断裂带和裂隙密集带的导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5 .调查风化带的蓄水条件、埋藏条件与补给来源以及岩体岩脉在围岩接触带的储水条件。1基本查明岩土体结构类型、工程地质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2 .调查不同地层岩性组合的工程地质
15、特征,尤其是软弱夹层和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性质;3 .调查山前冲洪积层中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弱黏土、液化砂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1 .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分布、污染组分特征,及其对地卜水的污染程度、污染途径和范围;2 .划分天然水质不良区;3 .基本查明不同岩性包气带防污性能,并进行评价分区:4 .调查地方病类型、分布范围、发病历史、防治措施等;5 .开展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与预测;6 .开展山丘区崩滑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评价与预测。类型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溶地1调查岩溶地貌形态特征与规模,基本查明可溶岩类地层岩性、厚度、空间分布特征;2.调查岩溶发育规律,分析其与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关系;1基本查明裸露型和隐伏型岩溶水的分布范围、动态特征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2 .调查各类型岩溶水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及空间分布特征,对不同含水层水量、水质作出评价,圈定富水地段;3 .分析研究断裂构造对岩溶XX1 .基本查明隐伏灰岩上覆第四系厚度、土体岩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