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12457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自然灾害与环境发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题三自然灾害【必背知识】气象灾害洪涝一、概念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二、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1气候: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 .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三、危害1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3 .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4 .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5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

2、造成的损失越大。四、我国的洪涝灾害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干旱一、概念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二、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三、危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此外,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四、我国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

3、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台风一、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二、危害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1 .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2 .一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3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三、我国的台风灾害影响我过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寒潮一、成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4、。二、活动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三、危害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四、对我国影响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地质灾害地震一、发生机制地壳中地应力积累导致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急剧释放,地震波传播使地面震动。二、衡量指标1 .震级:代表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 .烈度含义: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特点: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三、主要危害1 .

5、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2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 .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4 .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四、分布1 .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地带。2 .中国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灾情严重。频发地区: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滑坡与泥石流一、泥石流1含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3 .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二、滑坡1 .发生机制23 .分布特点:岩体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

6、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及工程建设频繁地区。三、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1 .滑坡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2 .泥石流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3 .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四、我国分布山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知识拓展】一、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诱发泥石流的人类活动1 .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不合理的地表开挖。2 .弃土、弃渣的堆放。3 .乱砍滥伐,山坡失去植被保护,加重水土流失。二、滑坡和泥石流区别泥石流地质灾害滑坡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

7、特殊洪流。如动的地质现象。如图:图: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一是岩体比较破碎条件二是地势起伏较大三是植被覆盖差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会破坏和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防灾、减灾手段一、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二、防灾减灾手段1 .灾害监测通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2 .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3 .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

8、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4 .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自救与互救一、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二、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三、灾后自我保护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

9、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遥感-,、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特别提醒遥感工作流程目标物鬻含E篝二、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怏、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三、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概念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10、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二、组成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三、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四、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一、概念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二、功能空间查询与分析,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三、防灾减灾应

11、用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环境问题一概念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二、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问题: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例子:砍伐超过森林恢复速度,将会造成森林面积缩减、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2 .

1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例子: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四、环境问题的表现1 .自然资源枯竭具体表现: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原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解决措施:控制开采数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典例:稀土耗竭2 .生态破坏具体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原因:过度开垦,取石挖沙,乱砍滥伐解决措施:植被恢复与保护,种草养畜,小型水利工程典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加剧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楼兰古国的消失。3 .环境污染具体表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原因: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

13、气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城市中及郊外的垃圾堆积、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解决措施:减少燃媒使用比例,发展绿色经济,推广新能源汽车典例:雾霾五、环境问题的城乡差异1.区域性环境问题A、城市:原因: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主要表现: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B、乡村:原因: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主要表现: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C、发达国家: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

14、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D、发展中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E、环境问题的国家差异: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2.全球性环境问题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影响全球变暖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冰沿海低地,岛屿;气候干旱,沿荒漠化加剧,农业减产臭

15、氧层破坏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大量紫外线到达地球,危害地球生物大酸雨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降水较多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西欧、北美、日本、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危害人和动物身体健康;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污染土壤,农作物减产;危河流水质酸化,危害水生生物河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和社会持续发展(目的),三者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条件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改善,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