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7778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中小学校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这已经成为学校的法定职责。基于此,我们如何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广大教育人共同思考。首先,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机制。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明文规定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家校联系多少次,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家校联系,对哪些学生必须重视家校联系。也就是说,家校联系工作全凭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偶发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开展大规模的小学生学习品质监测,基于3万余名小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家校联系存在4个问题:一是班主任家校联

2、系对象存在不均衡性;二是学科教师家校联系几乎没有;三是学业成绩、学习品质、师生关系一般的学生,家校联系少;四是低学历、低期待家庭,家校联系少。学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并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指导优势。同时,学校要积极创新日常沟通途径,通过家庭联系册、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日常表现。为此,学校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框架下,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工作机制。其次,加强“弱势学生”个体化家校联系工作。我们的研究数据发现,学生学业表现好、师生关系好的家校联系比较多;学生学业表现差或师生关系差的家校联系频次比较少。

3、这个数据说明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更加重视学业成绩和学习品质优秀学生的培育,同样学业成绩和学习品质优秀学生的家长更加重视家校共育。而导致学生学业表现差、师生关系差的原因,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要提升这些学生的学业表现,家校共育是重要路径。建议学校明确提出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弱势学生”个体化家校联系频次要高于“优势学生”。我们要特别关注学业成绩和学习品质落后的学生,多一些机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尤其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通过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上进心和积极性。最后,加强“弱势家长”个体化家校联系工作。我们的研究数据发现,家长高

4、学历、对孩子期望值高、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家校联系频次高于低学历、低期望、亲子关系一般的家庭,建议班主任多关注低学历、低期望的家长,加强与他们的家校联系。班主任应引导家长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指导家长优化教养方式,减少忽视、溺爱和专制等行为;注重家庭建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子女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子女成长目标;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家长要对子女多陪伴多关爱,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促进子女独立自主成长。教研师训部门要大力开展教师“家校共育”能力的专项培训,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纳入教师考评体系。班主任要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责,增强日常评价的育人意识,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家校联系,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因时因事因人及时主动联系家长,诚心诚意开展交流沟通,多多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业进步和良好表现,激发家长家校共育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只有科学有效的家校共育,才能构建完整、和谐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