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节日的功能转型与保护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节日的功能转型与保护传承.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翻社战略背景下地方节日的功除型与保护传承2023-07-1303:03黄龙光杨晔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订阅2023年4期收藏关键词:多村振兴黄龙光杨晖主持人语:无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曾经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而言,中国当下所全方位开展的乡村振兴将会是一场意义深远的伟大实践。它试图借此去超越源自于西方世界的现代工业革命给世界性的乡村发展带来的重重桎楷,寻求后工业的乡村生活的富足、安全和尊殿。并且,也试图从中国自己的乡村发展的独特经验之中,凭借着城乡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而向世界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因此,当下的中国乡村研究会更为细密地发现,作为乡土本色的乡村文化的传承
2、如何能够在这新时代有一种自我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发生。在这过程中,也符必然会有各种新的文化表达形式的涌现,它们都会成为是中国乡村研究关怀的一个热点问题的所在。与此同时,乡村自身也在寻求去适应于这种新的文化转型的发生,并在其中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觉意义上的富有自我能动性的自主性的实践表达,这些都会深度地体现在乡村的公共生活、传统的再造以及新的价值观的接纳上。而所有的这些,都将一起在改变着乡村自身的形貌或景观,吸引着各类不同的乡村研究者真正能够从一种变化的视角之中去理解当下乡村的真实存在。而这方面的真实案例将会更多地涌现在每一个研究者的案头,并渴望着与学界能够有一场真正学理意义上的知识分享。摘要:作
3、为节期蚊长的流动性地方节日,云南玉溪米线节数百年来在其土主信仰祭祀圈地域空间贮存着润泽民生的历史记忆,发挥着保境安民的社会功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玉溪米线节由传境民俗一跃而为文化资源,正在经历通过促进地域社会治理、发展地方文旅产业而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转型。针对米线节土主信仰式微,民间自组织面临解体的现状,应切实转变文化观、遗产观,组速跨学科研究团队联合攻关,以全息数字化记录、民俗文化公共实践等方式,加强米线节主体协作式传承和整体性动态保护。关键词:乡村振兴;玉溪米线节:和谐地域;价值重估;主体协作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23)04-0034-09从
4、至元十三年(1276年)算起,玉溪米线节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狭义的玉溪米线节节期从每年正月初一开始,各村屯轮流要过到二月十六土主归殿共计46天,广义的米线节加上玉溪市城南研和街道以及城郊彝族传统节祭,节期要延续到三月二十二日,共历时81天,玉溟米线节空间延展性和时间流动性交织互构,是全国范围内一个独特的地域性节日。玉溪米线节因其古老的历史记忆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入选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百年来玉溪米线节以土主出巡仪式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实践,以因俗而治”的方式实现着对地方的社会治理。10多年来,玉溪米线节经过遗产化历程,从地方性民俗文化一跃而成文化遗产资源,对增强玉溪人的认同感和归
5、属感,塑造玉溪地方形象和文化品牌,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文化反哺的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风文明建设,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坑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是设。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玉溪米线节不仅是促进地方产业兴旺的独特文化资源,而且是当地人精神滋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实现乡村治理的隐性文化机制,应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保护、传承玉溪米线节,充分发挥井重构玉溪米线节的多重功能。一、问题的提出传统节日自有固定节期,既定空间等时空序列,富藏历史底蕴、精神内涵等文
6、化积淀,是乡村桀体性社会生活,也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栽体。当代城乡社会的交迂,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传统节日传承发展同时带来了危机与机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传统节日为激发和驱动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邵志忠等基于广西南丹壮族娃婆节调查,总结了其文化传承链断层、世俗化、文化重心转移等节日文化传承现状与问题2。王霄冰认为节日是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改良和创新节日传统要遵循文化记忆的曼辑性,顺应旅游业发展3。箫放聚焦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总结了以村落节庆、人生仪礼传统增强乡村人际互动、增进乡风文明等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的七大途径,提出根据当代社会需求,对民俗传统资源进行创
7、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村落内涵式乡村振兴的观点4。段友文等将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分为家族村落、传说故事、庙会信仰、行业工匠、节日文化等五大资源类型,提出民俗文化融入乡村产业链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创新性发展策略5。毛巧晖以若干民俗节日实践为例综合阐释民俗节日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重新噢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通过对民俗节日的地方性和公共性、资源化与遗产化实践,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内涵,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6。这些成果是基于对传统节日传承现状与价值评估,对乡村振兴在内的社会变迁语境下保护传承传统节日,创新发展节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1种实践论思考。有关玉溪米线节的研究
8、成果,主要有:地方政府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而编暮的玉溪米线文旅宣传手册,其中刊载了玉溪青堆米线传说、玉溪米线节传说等口头叙事,米线烹食种类以及玉溪市内热门旅游接待酒店等信息7,其目的在于突出玉溪米线及米线节文化品牌和文旅推介。笔者在玉溪执教期间发现玉溟米线节的独特价值,2007年以汤帽营.马井村等村屯迎送士主仪式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总结了玉溪米线节隐含的治水-稻作-米线-土主立祀-米线节-士主出巡的模拟巫术深层象征结构8。陈宝贵以乡愁记忆为线索,记录了玉溪米线、玉溪米线节、土主神祇群像以及米线京食种类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贮存并实践地方历史记忆的价值1。2011年,笔者指导玉溪师范学院学生以米线
9、节为选题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民俗调查,初步总结了玉溪米线节稻作记忆、土主崇拜、米线飨食、文艺展演的文化内涵,以及噢醒历史记忆、强化地域认同、促迸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提出书写玉溪米线节民俗志,立法保护米线节文化遗产等建议2。2012年,笔者以“玉溪米线节民俗志”为选题申报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获得立项,课题组对玉溪米线节进行了深入田野调查。后课题组成员陈骞等发表了有关米线节民间文娱活动3、玉溪米线节源起民间叙事等研究成果,其中提出米线节源起漂木成神阿普治水甥舅争神”三重民间叙事类型,颇有新意4。2017年,笔者聚焦玉溪米线节土主出巡仪式过程,总结并提出它是一个地方社会治理的文化机制的观点
10、5。总体上,现有玉溪米线节研究成果,与其作为一个节期最长的地方节日的重要性不成正比。在前述玉溪米线节源起探究、土主出巡仪式程式及其象征析解等本体研究基础上,在作为一个流动性地方节日的玉溪米线节依然发挥社会功能,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米线节保护传承两方面,鱼须进行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思考。玉溪米线节历经数百年,其社会功能随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语境而面临功能转型,作为统领整个节日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创新性保护传承,将社会功能转型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起来探讨,可以使米线节节俗文化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二、玉溪米线节多重社会功能论析(-生产促进农业生产不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11、还是一个天时地利的问题。米线节是在玉溪坝子传统稻作生计基础上产生的一个地方性节日,具有农耕社会安土重迁的浓厚特点。玉溪米线节土主崇拜,源于水信普贯通为民治水、分水、有水的历史记忆II水信普贯通因为积劳成疾,死后被神化立(主)庙享祭,后逐渐演变为保一方水土和村屯平安的地方神,主崇拜成为米线节的深层文化内核。“滇中粮仓”玉溪坝子自古土地肥沃,但是历史上落水箸河、州大河等旱涝灾害频发,要保证稻作丰收,首先必须风调雨顺,即三春旱季时必须保证各村屯能够合理分水用水,因此水信组织兴修水利,平息用水纠给。雨季则容易暴雨成灾、河水暴涨,需要组织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抢险救灾。因此,玉溪米线节各村屯轮流接送土主出
12、巡仪式,即为对当年土主巡界、照田治水历史的一种仪式模拟,目的在于将贮存于土主庙、土主神以及各村屯地界巡演路线,以及稻作物化的结果米线等客观外化物上的历史记忆激活,唤醒人们对当年土主不辞辛劳为民治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通过年度性土主出巡仪式的模拟与展演,满足民众期望稳获水信当年治水的神功奇效,以保证稻作丰产、安居乐业的心理诉求”6。随着当代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玉溪米线节土主信仰BS范围内村屯,如下赫村等已被城市化,而像马井等呈半城市化态势,但是对于米线节期间接送土主出巡1照田”的传统却依然不变,这与这些村屯水稻种植历史以及至今半农业化生计传统息息相关,靠天吃饭,靠土主管水,始终代代相传地贮存于
13、当地民众的深层记忆。米线节期间各村屯依次接土主回村过米线节,不仅是对历史上土主通过治理旱涝灾害而使水稻丰收的酬神礼仪,而且是希冀士主如当年一样巡境照田,沿路护佑一方平安,从而强化土主神恩之下地域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延续土主对玉溪坝子管辖治理和保佑护育的神效和神威。现在位于米线节土主崇拜地域内的相关村屯,一些人依然在土里刨食,一些人在半农半工,都离不开靠天吃饭,一些人早已适应玉溪城市生活,不论从生计、住居、康养等各方面梆与城里人相差无几,米线节土主崇拜从基于农作祈车的原生诉求,已发展到今夭求子增殖、生意兴隆、无病无灾、出入平安、求学成才等有求必应的衍生祈福。(-)地域和谐在日常生活中,地域社会是有
14、等级的,地方空问也是有层级的,传统节日常被民间用作跨越等级和层级的1种文化手段。玉溪米线节作为一个流动性地域节日,以米线节土主信仰圈为核心,以节日化民俗生活的方式整合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地域社会。土主出巡以既定路段对信仰圈内村屯巡界照田,是出千对历史上地方官普贯通治水巡田行为的一种身体模撅,也是对其所管辖地界内村屯关系调处的仪式象征。对所有村屯耒说,米线节土主出巡路线的先后次序,对应的正是历史上水生态共同体内各村屯用水的地缘格局及其等级安排,体现的正是各自在地方水利社会中的地理位置与结构秩序。米线节期间各村屯隆重组织土主迎送仪式象征其历史出巡,聚焦村屯之间治水、分水、管水等一系列水问题,旨在通过解
15、决村屯之间的水事纠扮,平息村屯和家户之间社会冲突和矛盾,其目的在于建构和维系一个地域社会共同体。“其他地方下冰雹,我们这儿从来不会下老实大的,都是东一点西一点,因为有土主老爷保佑。1传说中水信普贯通为民服务,死后被神化立庙享祀,其治水及平息纠纷的神力和神威,玉溪坝子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民间信仰的方式被不断强化辐射,使源于治水增殖的土主神,演变而为保一方平安、向民众劝善的地方神祇。玉溪米线节以村屯为单位组织,村屯之间虽然因各自利益存在一定竞争,但是基于一种关系主义视角,村屯所构成的地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由土主出巡先后次序来约定。各村屯内部的土主祭祀,往往也先集体后家户,寓意土主神超越家户、村屯而具有
16、一种共享的地方性。迎神队伍是自愿安排的,这些人几乎每年都参加。有人也说去请请,能保佑家庭顺利点。”2村屯集体组织接送土主出巡展演,安排迎神唱戏,集体祭祀,在迎送土主时两村交接要为各自村屯荣誉而竭尽赛会。同时,各家各户在米线节期间,必遨请出嫁的女儿携女婿回家过节,亲朋好友、街坊邻里之间也互邀过节,这与各村屯迎接土主过节背后的社会关系缔结和结构稳固形成一种对应。村民邻里之间平时发生的摩擦和纠纷,也会在米线节迎神赛会集体狂欢中被消弭殆尽,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整个土主崇拜文化圈被整合为一个土主保境空间,一种基于团结融洽地缘关系的地方秩序因此得以确立。因此,数百年来玉溪坝子470多个村寨轮流欢度米线节,旨在通过激活土主巡街照田、分水治水的共同历史记忆,年度性强化土主对地域社会共同体的管辖和治理,保境安民,从而建构一个稳定凝聚的地域社会。(三)文化传承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传统节日涉及宗教信仰,民俗文化还以神灵的名义获得集体强化。新时期的庙会信仰并非传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