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课题:论语十二章课题论语十二章课型新授课课标解读本单元在内容编排上,综合考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辨性阅读两个任务群,旨在通过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论语十二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简要阐述了仁、义、礼等儒家核心思想,分析了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外,更应注重学生对其思想内涵的深刻把握O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想关文学常识,能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理解并掌握“敏”
2、“就”“朝”“喻”等重点实词及“焉”“矣”“之”“而”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思维提升与发展:通过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理解儒家思想“仁”“义”“礼”的基本内涵。通过朗读法、讨论法,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孔子有关君子品德及修养的基本观点,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怀iiCff“礼”讲“义”的中国公民。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竟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3、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而论语无疑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古人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或许也可凭只言片语拨云见日,受益终身。论语如高山巍峨,典美深奥;如谦谦君子,修己怀仁。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铺路搭桥,感君子之风,践君子之行,成君子之德。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教学课堂环节0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1.孔子(公元前552或5
4、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背景,才能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补充人物身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3.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
5、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份和历史背景等相关文化常识任务一疏通文意,品读内涵任务活动一疏通文意,品读内涵【思考1】研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把握关键字原文:子日:“君子暂无求饱,居无求安,里:于事西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词的含义,疏)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食:动词,吃饭敏:勤勉而1:表并列就:接近、靠近。有道: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而2:表顺承正:匡正,端正己:通“矣”,相当于“了”。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思考2】研读第二章通文意是读懂文章,体会情感和把握主旨的前
6、提。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课堂环节02:初读感悟原文:子日:“人不不仁,力叫y?人而不仁,如乐何?在此基础上,”(八价)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而:表假设,如果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信(yi):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僧。八(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释义: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会如何对待乐制呢?【思考3】研读第三章结合写作背景,文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重要内容。原文: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朝、夕:名字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闻
7、道:知道、懂得真理释义: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思考4】研读第四章原文: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于:引出动作对象,无实际含义。释义: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2.有人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例,说孔子“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结合下列孔子的言论,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邦有
8、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明确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利”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思考5】研读第五章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名作动,与看齐。焉:兼词,“于之”,翻译成“向他”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自省:宾语前置,“省自”,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释义: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思考6】研读第六章原文:子曰:“原胜义则野
9、,文胜质则里。X原杉彬,缪卮君子。”(雍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为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释义: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那才是君子。引申:性情太过直率就显得粗鲁,太过讲究礼仪就显得虚伪,性情礼仪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拓展】理解“君子”概念的变化君:从尹,从口。“尹”,手执权杖形,本义是治理;从“口”,表发号施令。君子,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f理想的人格目标【思考7】研读第七章原文:曾子日:土不可以不个瑕,任重而道远。仁弓为己任,不亦
10、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士:读书人。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坚强,刚毅。以为:把作为己:停止。释义: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思考8】研读第八章原文:子曰:“掾如乃山,未成一手,止,吾4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子军)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譬:比喻,比方为:堆积金:盛土的筐子。止:停下来平地:填平洼地。平:形一动,填平。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释义;孔子说:;或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
11、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思考9】研读第九章原文:子曰:“勺考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军)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知:同“智”者:的人释义: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思考10】研读第十章原文:颜渊问仁。子曰:“无。&多为仁。:月克己复礼,天下用仁焉。为仁中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琳问其%”子曰:“非多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一日:一旦归:称赞,赞许由:
12、依靠。请:请允许我目:条目,细则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敏:聪敏事:实践,从事释义: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思考11】研读第十一章原文:子贡问日:“有二官而可以终身勺之者乎?”子日:“若,学乎!己所不欲,勿施f人。”(卫灵公)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一言:一个字行:奉行,实践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恕:宽恕于:
13、介词,可以翻译成“给”释义: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思考12】研读第十二章原文:子曰:“少于何莫学术诗?诗可以承可以理,可以号,可以名。生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善草木之名。“(阳货)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夫:那兴:激发人的感情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讽刺时政迩:近释义: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任务二锤炼语言,曲径探幽思考:分析论语的语言
14、特点与文学色彩明确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文学色彩。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课堂环节03:深度探究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孔子认为君子追求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仁”,那么“仁”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呢?明确:“克己复礼为仁。”2、孔子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为仁”的条目有哪些呢?明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君子要实现对“仁”的追求应该怎么做呢? 定位: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