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65889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豫让不配称“国士”(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J乃浑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O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裹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日:“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日:“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今4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

2、,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恭死以成名。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材料二:豫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她无序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

3、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节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注】知伯,即智瑶,也称“智伯”,春秋末期晋国大夫知(智)氏家族的家主。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居顷A之B襄子C当出D豫让伏E所当过F桥下G襄子至H桥而马惊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

4、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漆,涂漆,“素善留侯张良”的“善”意为“与交好”,两者活用类型不相同。B.众人,指一般人,与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众人”词义相同。C.爱,爱惜、吝惜,与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的“爱”词义不相同。D.厌,也作“楂”,意为满足,与六国论“暴秦之欲无厌”的“厌”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豫让在范氏、中行氏门下不得志,投靠知伯后受重用。他认为知伯把自己当国士对待,所以不顾一切要为知伯报仇。B.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刺杀未能成功,他请求击刺赵襄子的衣服,然后被杀,完成了自己的心

5、愿。C.豫让认为刺杀赵襄子替知伯报仇是国士报答君主的方法,但方孝儒认为豫让没能尽到国士应尽的职责,自甘沦为刺客。D.方孝孺认为如果豫让在知伯肆意妄为时直言劝谏,甚至以死劝谏,使知伯醒悟,避免灭亡的命运,则豫让虽死犹生。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4分)译文:(2)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4分)译文:14.方孝孺为什么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3分)【答案解析】10 .BDG;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居顷之”为时间状语,其后可断开;“襄子”为句子的主语

6、,前边应断开,故在B处断句;“豫让伏所当过桥下”中“豫让”为句子主语,前边应断开,故D处断句;“所当过桥下”做“伏”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故G处断。故在BDG三处断句。句子翻译为:过了不久,赵襄子将出外巡视,豫让预先埋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上而马受惊。11 .C;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C.“词义不相同”错误。句意:忠臣不吝惜一死以成就名声。爱:吝惜/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爱:吝啬。故选:Co12.B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B.“被杀”错误,根据材料一

7、“遂伏剑而死”可知,豫让是自杀而死,不是被杀。故选:Bo13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士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悦:喜欢;容:打扮;其:一定。句子翻译为:士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祯冥:顽固;不灵

8、:愚昧;庶几:也许。句子翻译为: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14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方孝孺认为“国士”是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人,应该在主人犯错之时及时劝谏。豫让在知伯贪婪暴虐之时并没有及时劝谏,导致知氏灭亡;只是在知伯死后逞血气之勇。故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根据材料二“国土,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可得出:方孝孺认为“国士”是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人,应该在主人犯错之时及时劝谏。根据材料二“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

9、也”可知:豫让在知伯贪婪暴虐之时并没有及时劝谏,导致知氏灭亡。根据材料二“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可知:只是在知伯死后逞血气之勇。故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参考译文】材料一:豫让最初侍奉范氏、中行氏而不受喜欢,他就离开而投奔了知伯,知伯很赏识他。等到赵、魏、韩三家瓜分了知氏,赵襄子因最怨恨知伯,把知伯的头拿来当作盛酒器皿。豫让逃到山中,说:士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于是用漆涂身生癞,剃掉须眉,毁伤自己的面容,又吞炭使嗓子变哑,改变自己的声音。过了不久,赵襄子将出外巡视,豫让预先埋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上而马受惊。襄子说

10、:这必定又是豫让。派人一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当面责备豫让,说:您不也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知伯灭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知伯。知伯已死,您为什么偏偏这样拼命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所以我也像普通人那样去报答他;知伯把我当做国士,所以我像国土那样报答他。”赵襄子于是慨叹而又悲伤,派兵把豫让围起来。豫让说:我听说明君不埋没别人忠义,忠臣不吝惜一死以成就名声。今天的事,我本当伏法。但我仍希望拿您的衣服来让我刺它,那样的话我虽死无憾。赵襄子认为他很有义气,就让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三次跳起来,喊着天挥剑击刺襄子的衣

11、服,说:“这样我就可以报答知伯了”。于是就挥剑自杀而死。材料二: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就是能挽救国家危亡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耐心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要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致;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这样一来,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从而与韩、魏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样,豫让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豫让在那时,竟然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秦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徉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