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2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工程课程编码:暂不填写学分:3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O上机学时:O实践学时:O开设实验(上机)项目总数O个,其中,必修(O)个,选修(O)个开课单位: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系统工程”是经管大类专业的院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方法论,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并且掌握系统工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系统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系统工程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强化系统分析原理,注重定性分
2、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实际训练,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及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与本专业知识讲授的有机结合。二、课程培养目标1 ,立德树人通过课程学习系统工程内容,对系统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通过对系统工程发展历史的讲解和有关理论及技术建立过程,了解钱学森教授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如何冲破各种困难,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行动,理解他们在系统工程发展过程中如何思考,如何克服所遇到的障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中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从系统工
3、程学科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角度出发,以杰出贡献者研究工作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重要的基本概念及其子概念。(对应第1、2、4、5章,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3、4、5、6、8)课程目标2:重点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对应第2、3、4、5、6章,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
4、、3、4、5、6、7、8、12)课程目标3:掌握系统工程常用模型和技术的功能、原理、使用条件及初步应用(对应第3、4、5、6、7、8章,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4、5、6、7、8、9、10、11)课程目标4:掌握系统评价与决策的原理和典型方法(对应第5、6、7、8章,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5、6、7、8、9、10、11、12)课程目标5:具有初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分析本学科(专业)领域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第4、6、7、8、9、10、11章,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4、5、6、7、8、9、10、Ik12)3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本课程教学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主要体现在毕业要求指标点1-1
5、2,具体如下: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及其内容教学内容支撑强度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内容1理解和掌握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重要的基本概念及其子概念2、3、4、5、6、82)数学、科学与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3)了解和使用最新工业工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4)系统规划设计能力5)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6)专业和伦理责任8)终生学习的认知及能力第1、2、4、5章M2重点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2、3、4、5、6、7、8、122)数学、科学与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3)了解和使用最新工业工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4)系统规划设计能力5)数据分析与解释能力6)团队协
6、作与领导能力7)专业和伦理责任8)有效沟通的能力12)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第2、3、4、5、6章H3掌握系统2、4、5、2)数学、科学与工程知识的应第34、5、H工程常用模型和技术的功能、原理、使用条件及初步应用6、7、8、9、10、11用能力4)系统规划设计能力5)数据分析与解释的能力6)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7)专业和伦理责任8)有效沟通的能力9)终生学习的认知及能力10)对当代问题的了解ID具有宽广知识面6、7、8章4掌握系统评价与决策的原理和典型方法5、6、7、8、9、10、11、125)数据分析与解释的能力6)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7)专业和伦理责任8)有效沟通的能力9)终生学习的认知及能力1
7、0)对当代问题的了解11)具有宽广知识面12)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5、6、7、8M5具有初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分析本学科(专业)领域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2、4、5、6、7、8、9、10、11、122)数学、科学与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4)系统规划设计能力5)数据分析与解释的能力6)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7)专业和伦理责任8)有效沟通的能力9)终生学习的认知及能力10)对当代问题的了解11)具有宽广知识面12)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4、6、7、8、9、10、11H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讲系统及系统工程基础知识(第1-2章)目标和要求:掌握系统与系统工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系统的分类、系统工程的发展过
8、程与趋势、了解系统科学体系。教学时数:6学时知识点: 系统的概念、属性 系统工程的概念 系统科学体系 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系统工程的应用简介重点:系统与系统工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1、系统的概念2、系统工程的概念及系统工程的发展3、系统科学体系4、系统工程的应用简介课后适当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下节课前将进行课堂提问。教学小结: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基本理解了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的应用情况,了解了系统科学体系的内容结构。授课过程中,要求
9、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第二讲系统工程方法论及理论基础(第3-4章)目标和要求,掌握霍尔和软系统工程方法、掌握霍尔三维结构的概念及原理,了解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时数:6学时知识点: 霍尔三维结构和霍尔管理矩阵并行工程方法学 钱学森的综合集成工程 还原论与整体论系统工程理论基础重点:霍尔三维结构的概念及原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引子:上节课部分思考题提问: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概念1、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和霍尔管理矩阵2、软系统方法论3、并行工程方法4、综合集成方法5、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6、还原论
10、与整体论7、系统工程理论基础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下节课前提问。教学小结: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理解了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掌握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轮、三维结构的概念及原理、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等。第三讲系统模型及仿真(第5-7章)目标和要求:掌握系统模型的概念、掌握系统模型的分类、了解系统见模的方法。教学时数:8学时知识点: 系统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系统建模的原则和方法 系统仿真的概念、特点和发展重点:系统模型的概念、建模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8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引子:上
11、节课部分思考题提问:系统模型的应用1、系统模型概论2、系统建模方法3、系统仿真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下节课前提问。教学小结: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理解了系统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模型的分类,了解了系统建模方法以及系统仿真的方法。第四讲系统分析(第8章)目标和要求:了解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掌握成本效益分析、掌握量本利分析,了解可行性研究等。教学时数:8学时知识点: 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重点,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
12、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引子:上节课部分思考题提问:系统建模的方法1、引言2、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3、技术经济分析4、成本效益分析5、量本利分析6、可行性研究7、一些常用的方法8、案例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下节课前提问。教学小结: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了解了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技术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量本利分析,了解了可行性研究的内容。第五讲系统综合与评价(第9章)目标和要求:r解系统综合与评价的复杂性,掌握指标评分法、掌握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掌握层次分析方法。教学时数:8学时知识点: 系统指标评分法
13、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层次分析法重点:层次分析法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引子:上节课部分思考题提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1、系统综合与评价概述2、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3、指标综合方法4、层次分析法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下节课前提问。教学小结: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了解了系统综合与评价的复杂性,掌握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指标综合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第六讲系统可靠性(第10章)目标和要求:J解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可靠性模型,了解了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数:
14、6学时知识点: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常用的分布可靠性设计的方法重点:weibu11模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引子:上节课部分思考题提问:层次分析法的应用1、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2、可靠性常用分布3、可靠性设计4、可靠性试验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下节课前提问。教学小结: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了解了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性的常用分布、可靠性设计的方法以及可靠性试验的内容。第七讲投入产出分析(第h章)目标和要求:掌握投入产出分析概念、重点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含义、消耗系数的概念以及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了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教学时数:6学时知识点: 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概念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方程 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和应用重点:投入产出表的含义、消耗系数的概念、以及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难点: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讲述,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讲授顺序如下:引子:上节课部分思考题提问:系统可靠性的理解和讨论 、投入产出分析概述(含起源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