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系《新制度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系《新制度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经济学系新制度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新制度经济学概论课程代码:ZX103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4)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制度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现实经济问题和制度问题的理解,也有利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形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 .掌握新制度经
2、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 .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3 .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制度现象与政府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考核要求1 .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2 .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3 .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
3、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1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新制度经济学概论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引论2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42第三章科斯定理2第四章产权理论4第五章契约理论4第六章企业理论4第七章制度基本理论4第八章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4第九章制度变迁的过程理论22第十章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2合计324第一章引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基本任务以及研究对象;熟悉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辩证看待新制度经济学,并正确把握学习的方法。教学重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对象教学难点: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提假设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
4、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第二节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基本假设(-)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H)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第三节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地位、框架内容及学习意义(一)(二)(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地位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意义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交易费用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因素,了解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过程、交易费用的性质以及交易费用的测量。教学重点:交易费用的内涵及外延教学难点:交易费用的测量第一节交易费用的“发现”及主要意义
5、(-)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二)科斯对交易费用的“发现”(三)交易费用范畴的重要意义第二节交易费用的内涵及外延(一)交易费用的内涵(-)交易费用的外延第三节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与性质(一)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二)交易费用的性质第四节交易费用的测(一)交易费用测量的困难(二)交易费用的直接测量:一些进展()交易费用的间接测量:新的方向第三章科斯定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外部性的慨念以及科斯定理产生的背景,掌握科斯定理的含义及其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教学重点:科斯第一、第二、第三定理教学难点:科斯定理受到的批评第一节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一)外部性及其后果(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其评价(三)科斯解决外
6、部性的新思路第二节科斯定理的构成与证明(-)科斯第一定理(二)科斯第二定理()科斯第三定理第三节科斯定理受到的批评及评价(一)科斯定理与谈判力量(-)科斯定理与财富分配(H)科斯定理与谈判环境及谈判当事人第四节科斯定理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第四章产权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产权的含义构成与类型,了解产权的起源、界定、保护以及产权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教学重点:产权的含义、构成、界定教学难点:产权的多样性及其效率第一节产权的含义、构成与类型(一)产权的含义(二)产权的构成(三)产权的类型第二节产权的属性与功能(一)产权的属性(二)产权的功能第三节产权的起源
7、、界定与保护(-)产权的起源(二)产权的界定(H)产权的保护第四节产权安排的多样性及其效率(-)产权安排的多样性及其原因(二)不同产权安排的效率比较(三)共有产权的效率损失:公地悲剧(四)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与私人提供第五章契约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契约的含义、类型及理论构成,了解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的关系以及契约理论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不完全契约理论等具体的契约理论分支。教学重点:契约的类型及理论构成,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教学难点: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契约设计第一节契约的含义、类型及理论构成(一)契约的含义(二)契约的内容()契约的类型(四)契约存在的理由及理论构成第二节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一)张五
8、常的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理论(二)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理论第三节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契约设计(一)委托代理关系与代理问题(二)道德风险与激励契约设计(三)逆向选择与激励契约设计(四)对委托代理激励契约设计理论的评价第四节不完全契约与“敲竹杠”问题(一)完全契约及其假设前提(二)不完全契约的原因及其两种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认识分歧(三)与不完全契约密切相关的问题一一“敲竹杠”第六章企业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企业的性质及企业的边界理论,了解企业的产权结构及最优产权结构的选择。教学重点:企业的产权结构教学难点:剩余索取权及剩余控制权第一节企业的性质(一)科斯的企业性质观(二)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
9、性质观(H)张五常的企业性质观(四)威廉姆森的企业性质观(五)总结与评价第二节企业的边界(一)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二)张五常的企业边界理论(三)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理论(四)总结与评价第三节企业的产权结构(一)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产权结构的忽视(二)包含企业产权结构的生产函数(三)团队生产与企业产权结构的重要性(四)不同类型企业产权结构的具体分析第四节企业的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新产权学派对企业所有权的新界定(二)企业的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哈特的理论(三)企业的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非人力资本还是人力资本第七章制度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制度的含义、类型与特征及其功能,了解制度的形成途径及制度效
10、率的衡量。教学重点:制度的含义及特征、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论解释教学难点:制度效率的标准及其测度第一节制度的含义、特征与类型(一)制度的含义(二)制度的特征(H)制度的类型第二节制度的形成(一)制度形成的途径(二)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论解释(三)制度设计对制度形成的重要意义第三节制度的功能(一)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功能的揭示(二)我国学者对制度功能的层次与实现的论述及评价(三)制度的核心功能及其实现的进一步讨论第四节制度的效率(-)制度效率的含义(二)制度效率的决定()制度效率递减规律(四)制度效率的标准及其测度第八章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以及制度变迁的需求、
11、制度变迁的供给及制度的均衡和非均衡概念,了解影响制度变迁需求、供给以及均衡的因素。教学重点: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教学难点: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第一节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第二节制度变迁的需求(一)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二)制度变迁需求的形成(H)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制度变迁的供给(一)制度变迁供给的界定(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及其关系(三)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与收益(四)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第四节制度均衡与非均衡(一)制度的均衡(二)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型第九章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制度变迁的分类、过程及主要现象,了解
12、制度变迁的方式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教学重点:制度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过程教学难点:意识形态与国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第一节制度变迁:基于目标实现途径的分类(一)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二)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三)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四)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第二节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主要现叙(-)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要现象第三节制度变迁的方式及其搭配使用(一)单项(局部)制度变迁与整体制度变迁(二)渐进式制度变迁与突进式制度变迁(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四)制度变迁方式的相机组合模式第四节国家、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一)国家与制度变迁
13、(二)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H)组织、学习与制度变迁第十章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了解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途径及相关制度,了解新经济史以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教学重点: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途径及相关制度教学难点:新经济史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一)诺思之前的经济增长决定论(-)诺思之前经济增长决定论的不足(H)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四)诺思的“制度决定论”的提出第二节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途径及相关制度(一)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途径(二)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制度(三)历史上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制度缺乏的原因第三节制度变迁与经济
14、增长:经济史新解(一)第一次经济革命的原因(二)为什么现代经济增长最早出现在英国和荷兰(三)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四)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原因的重新认识第四节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制度计与实证研究(-)制度变迁的计量(二)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国外学者的研究(三)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第五节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上的既有观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上的“制度决定论”(H)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上各种观点的评价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要重点把握每一个主题的经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应加强阅读,构建起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并熟悉新制度经济学常用的几种表述语言(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等);另外,关注经济时事热点、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思考的习惯也是提升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六、推荐教材与阅读书目(一)推荐教材:新制度经济学教程,袁庆明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二)阅读书目:1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科斯等著,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2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柯武刚、史漫飞著,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