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宝大熊猫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宝大熊描资料简介大熊猫(学名AiIUrOPOdanIeIanO1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大熊猫每天除去进食时间,剩下时间多用于睡觉,睡觉时喜爱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的睡觉方式。大熊猫的行走方式为标准的内八字,善于爬树,也爱嬉戏。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温顺,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会采用回避的
2、方式。大熊猫非常灵活,可以把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姿势。最喜欢把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爬树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方式。大熊猫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一一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生存至今成为“活化石”。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IUaraCtOSI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
3、“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横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化石显示,
4、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魏,毛诗称白黑(pi),峨眉山志称新孤,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缝,等等。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ArmandDavid1826.9.7-1900.11.10),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
5、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它的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1uropodame1ano1euca(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151、始发期:晚中新世(OriginaIStage)始发期起于晚中新世(距今700800万年前),以始熊猫为代表。前文已提到,熊猫是从中新世的祖熊(UrSaVUS)演化来的。最
6、初出现的类型叫始熊猫。这种熊猫的大小接近于一只肥胖的犬。它的牙齿由于适应食竹,前臼齿发达了,臼齿嚼面上出现了少量的釉质凸起。为适应其功能上的需求,“裂叶”消失,颈弓基底前移到了第四前臼齿至第二臼齿位置上。中国保护熊猫研究中心(1987)对现生熊猫的生态观察,揭示了这类动物在野生状态下取食主要靠前臼齿的撕裂、切割机能。在始熊猫的牙齿上,除了这些食竹的性状,同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形态,例如前臼齿排列稀疏,臼齿长大于宽,下第3臼齿近于圆形等等。始熊猫的这些变与不变的形态特征,恰好表明在系统关系上介于祖熊和熊猫之间,是华夏大地熊猫类动物的先祖、始发期的代表。2、成长期:早更新世(DeVe1oPnIent
7、aIStage)成长期大致起于早更新世(距今200万年前),以小种熊猫为代表。其体质形态具有下列特点:(1)体型比始熊猫稍大;(2)前臼齿前附尖发达,上第三前臼齿前内尖粗壮,第四前臼齿有臼齿化趋势;(3)臼齿宽度略大于长度;(4)牙齿釉柱直径减小,密度增大;(5)颍窝深凹。(1)至(5)点,表现在进化水平上远比始发期的始熊猫进步,特别突出的是臼齿,它已完全朝着食竹的方向发展了,即具有很强的压碎力和碾磨力。小种熊猫的地史分布也比始熊猫广泛,迄今所知,在安徽、广西、贵州、湖北、陕西、重庆等地区都有其足迹可寻。但是,小种熊猫的颅骨、牙齿、嚼肌、下颌联合部长度等结构,远不如巴氏亚种和现生种的发达。相比
8、之下,在进化水平上它只能置于成长阶段。3鼎盛期:早更新世晚期(EXPandingStage)鼎盛期大致起于早更新世晚期(距今100万年前),以巴氏熊猫代表。更新世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再次隆起,西部的云贵高原和北方的秦岭山地升高,阻碍了干冷的西北季风向东南扩大的势头,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小种熊猫演化来的巴氏熊猫,体型比小种熊猫大1/3,食物需求量随之增加,进而改变了隔离、封闭的分布状态,开始由高原(云南、贵州、四川)逐渐向开阔地扩散至华南的珠江流域、华中的长江流域以及华北的少部分地区,向南亚抵越南湄公河流域。鼎盛时期的熊猫,颅骨粗壮,短宽,颊弓骨板隆起高度超过75毫米,是小种熊猫的2倍;颈
9、弓前端基部位置的再前移,使得咬碎、切割食物的力量集中在第四前臼齿和第一臼齿上,这样的咀嚼机能可以使咬肌、关节和下颌骨的作用力集中于一处,节省肌肉的咬合力。舌状的下颌关节后突及半圆形的关节面,大大增强了关节头与窝之间的固定作用;发达的矢状脊、项脊和冠状突,为强劲的咀嚼肌、枕肌扩大附着面。巴氏熊猫与后期进步的熊类相比,臼齿特别宽大,若以咀嚼面大小相比较,白熊是很小的,它的第一臼齿嚼面大小为1.9平方厘米,巴氏熊猫者为5.46平方厘米,而白熊比熊猫重2倍以上(张鹤宇等,I960)。足见,虽然它们都属食肉类,但是熊类从它们的食肉祖先进化为杂食性动物后,牙齿咀嚼面变化不大。相反,熊猫则进一步特化,产生了
10、适应碾磨竹类或坚硬植物根茎的宽大臼齿和发达的内齿带。可以推测,巴氏熊猫的这些体质结构,与食竹的生话习性是同步发展的。这使得它一旦得到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并有更多新的食物来源,就能得到大发展,达到了熊猫演化历程的鼎盛时期。4、衰败期:晚更新世末期(DeC1iningStage)衰败期起于晚更新世末期(2万年以来),以现生熊猫为代表。熊猫的衰败,气候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末次冰期的盛冰期中,海平面下降了130140米,年平均气温比现代大约低5度。气温下降,华北的一些哺乳动物随之南迁,例如在台湾省澎湖水道南端虎井屿及望安之间的海底发现的普氏野马、纳玛象、水牛等,它们的颊齿结构为高冠碾磨型。
11、由北至南迁移,显然是为了保持其生活环境的相对稳定和食物的需求量。自然环境的变迁,也波及到熊猫的领地,从各地(指秦岭以南地区)发现的化石材料看,相对地减少了许多。进入全新世早期,大约8000年以后,在7800年前的浙江金华双龙洞、7000年前的河南淅川下王岗、6500年前的广西来宾巴拉洞、6000年前的重庆巫山大石洞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里还有熊猫亚化石出土,但数量更加减少。据史料考证,康熙年间,我国人口达到一亿时,原始农业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时期,大片林地被开垦,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活在开阔地的熊猫逐渐绝迹;祖籍地(云、贵、川)的熊猫也随之衰退,其体型比巴氏熊猫约小1/8,矢状脊与额脊衔接部位后移,
12、颍肌附着面相对缩小,牙齿咀嚼面的褶皱也相对减少。从贵州普定、陕西汉南陵从葬坑出土的熊猫颅骨、下颌骨、牙齿等就具有这些特征。熊猫的衰败,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它自身的原因,如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低,自卫力差等等。名称来源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暗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
13、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呆(g),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条;凉山彝族叫峨曲。所有这些地方名,虽称呼不同,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魏献或缝,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或黑白,或体型似熊。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
14、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给大熊猫取正式的名字,有相对完善的规则和要求,基本都要求在名字中体现与其族群的联系,以便在相关科研过程中追踪、辨识。发现过程几千年前、大熊猫文化已在华夏文明中广泛滴传于中原一带,汉以后大熊描就有了轴、独、缜(三者铜声)古名,出现在尔雅说文诗同及小说中,广泛流传于华夏大地直至清末。这些古文献记录了大熊猫四、五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留下的各种神奇的文化遗踪。19世纪中叶大熊猫的科学发现。19世纪中叶,瑞典生物学家林奈(1imaeUS),就生物的命名提出二名制(属名加种名),文字为拉丁文,故渭拉
15、丁学名得到国际生物学界的赞同并已付之实现。故将二名制命名,又称为科学命名(简称学名),通俗的比喻,如人的命名,是由该姓氏加名二者组成,就可辨别。对生物而言,在国际上就可以知道是哪种生物。19世纪中期,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西方的传教士也开始深入我国内陆,包括西南地区的大能甘产地。这时,法国天主教教士戴维(Daid)也来到中国.他不仅是一个神父、还是一个博士学家,、他曾三次来华,历经12年。第一次来华是1861T864年,他在华北京和内蒙古一带,发现麋鹿近10余种。糜鹿的科学发现意义,不仅因为戴维带回了一对活体到巴黎,更为重要的是他拯救了这个物种的灭绝。现在这些麋鹿的后代已返回故乡,并进行自然放归
16、。第二次来华是18681872年,是在四川穆坪(今宝兴县),他在这里发现了大熊猫、金丝猴等20余个新种,并加以科学命名。戴维发现大熊猫是在1869年,而科学命名发表于巴黎时,它的拉丁学名最初是UrSUSnIe1anCIeUCus。可直接翻泽为黑由熊,后经巴黎自然博物坤的动构学家讨论,把大熊笛和熊、小集猫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它更接近另一个法国人居维叶(CWier)于1825年在喜马拉雅山除发现的小熊猫。在当时,小熊猫的英文名叫/Pandea。50余年后,才发现了大熊猫新种,英文名叫GantPand,我国动椀学者根据它比小锻雷体太故最初就把它的中文名称定为大熊猫以后也沿袭这个命名,将其叫作大熊猫、流传至今。但台湾的动物学者,仍称其为大猫熊,并在媒体上发表过为大猫熊正名的文章。自戴维发现大熊猫以后。以英国、美国、德国为代表的的美各种考察队、探险队接踵而来、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