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84614 上传时间:2024-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大学生基本实现了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上网。如何根据大学生的上网习惯,遵循传播规律,拓展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功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的功能特点以及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应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三个建议,即扩大消息推送渠道,强化搜索查询功能,建立高效的网络服务平台功能。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应用研究一、校园文化的概念及传播途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

2、,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1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信息通过一定的符号和媒介在校园内外的传递、接受、交流、分享和沟通的过程。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媒介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传受者和受传者沟通的桥梁,是校园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这个载体可以使媒介实体,即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比如,校园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景观环境、标志性建筑等;也可以是媒介符号,即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信息的载体,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信息栏等;还可以是媒介信息,即以媒介内容或媒介节目的

3、形式出现,比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形态表现出来的校园行为文化。2二、新媒体的定义及分类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3新媒体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根据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应用。以信息获取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如搜索引擎。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以语音、图片、二维码等为入口进行搜索,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

4、模达4.9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3856万人,增长率为8.5乐使用率为79.3机4以商务交易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如网络购物、团购、网上支付、旅行预订等。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较上年增加5987万,增长率为24.7%使用率从42.9%提升至48.9机使用网络支付、网上购票的人数不断增长。以交流沟通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如即时通讯工具(微信、QQ等)、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社交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百合网等)。2013年,微博、社交网站及论坛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从具体数字分析,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278

5、3万人,使用率降低9.2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以网络娱乐为功能的应用,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读书软件)、网络视频(搜狐视频、土豆网等)。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较上年底增加5637万人,增长率为15.2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9.3%,与上年底相比增长3.4个百分点。三、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分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常见的有学校的官方微博,辅导员的博客或个人主页,社团或班集体的人人网主页等,主要起到发布信

6、息、广而告之的作用。还有面向学生个体的手机报,能够实现定向推送信息。另外,在学生活动中还经常进行网络直播、网络投票、热门话题讨论等。新媒体在目前的校园文化传播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大学生基本实现了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上网。如何根据大学生的上网习惯,遵循传播规律,拓展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功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1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3年手机网民使用率最高的前五位应用依次为手机即时通信(占86.现)、手机网络新闻(占7

7、3.3%)、手机搜索(占73%)、手机网络音乐(占58.2%)、手机网络视频(占49.3%)。因此,高校应更新观念,因势利导,以服务为导向,加强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应用。首先要扩大消息推送渠道。校园的信息除了依靠班团组织的上情下达,一般是通过学校新闻网、橱窗、校报、广播发布的。但是学生对获取存在偶然性,如果没有及时关注这些发布渠道,则可能漏过发布的信息。另外,这些发布渠道基本是单方向的,反馈和二次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缺乏互动性。新媒体恰好弥补传统媒体这方面的劣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对2013年大学生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的调查结果显示,微信以75.0%的占比位居第一,手机Q

8、Q位居第二(67.2盼,排名第三的是手机新浪微博(54.8%),人人位居第四(34.3%),飞信有16%的支持率,位居第五。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结合学生对媒介的使用习惯、选择偏好和价值倾向选择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微信为例,这款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具有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功能,同时还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截止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目前各

9、高校纷纷推出自己的微信服务平台,如我校就有“交大伴读小书童”、“北京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会”以及各学院的公众平台等。微信订阅号每天可以群发一条信息,主要是提供信息和咨询,同时还可以接收咨询自动回复。最关键的是发布的信息能够即时接收,保证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覆盖度。当然随着微信普及率的进一步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数量呈几何上升。微信用户对公共平台的新鲜感在逐渐下降。缺乏独创性、没有价值的公众平台必将被微信用户所抛弃。因此,高校公众平台若有持续得到学生的关注,必须要做内容和服务上下功夫。其次要强化搜索查询功能。网络的海量信息促进了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百度、搜狗、雅虎等搜索引擎极

10、大地方便了网络用户查找信息。但是校园内的信息如何查找呢?学生对学业、就业、第二课堂活动、休息娱乐生活的讯息从哪里获取?目前我们的信息基本是按照部门归口提供的,比如说学生可以通过翻看学生手册、生活指南了解学校规章和生活服务信息,通过咨询校院就业指导部门了解历年的就业情况,可以通过登录邮箱查询了解团委发送的一周课外活动安排,等等。但是面对众多的学校部门,很多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获取需要的校园信息。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搜索系统,以应对学生对校园信息的查询需求。以“交大伴读小书童”为例,目前承担了部分查询功能,如自习室教室,学校周边订餐,天气查询,社团活动申请流程介绍,但是还远远不够。另外

11、,搜索入口应简便易操作,如语音、二维码等。根据CNNIC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相比2012年,2013年网民在手机端搜索时使用的输入方式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使用二维码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进行搜索的网民比例大幅度上升。以二维码为例,二维码是动态数据应用中的一种,可以将网址、文字、照片等信息通过相应的编码算法编译成为一个方块形条码图案,当用智能手机安装的微信、我查查等软件拍摄二维码图形时,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就能显示出来。它具有存储容量大、识读效果好、具备防伪性、成本低、制作简单等特点。5二维码在信息获取、网站跳转、广告推送、手机电商、优惠促销、会员管理、手机支付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12、在校园里,二维码逐渐在活动宣传中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传播作用。但是在其他方面,二维码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笔者正在进行的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将校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用二维码进行识别。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时了解相关景观信息。这样不仅方便学生主动了解学校文化,同时把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与景观介绍结合起来,将静态的校园文化景观“活”起来。再次要建立高效的网络服务平台。如果说校园搜索查询系统的功能是教学生“会办事”,那么校园网络服务平台就是让学生“能办事”。网络服务平台应将学生关注和需求的内容结合起来,统一建设。鉴于智能手机在学生中逐渐普及,网络服务平台应不仅仅考虑电脑网络用户,还应该覆盖到手机用户。服务平台

13、应能够提供网络课程MOOC,实现手机选课,个人成绩查询,网上申请场地、活动申报,手机进行校园卡充值,校园活动电子客票,手机评教,网络投票,图书借阅查询等功能。以MOOC为例,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5月清华大学正式加盟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签约“MOOC”平台Coursera0MOOC必将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重视MOOC的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校园文化EBO1.http:2杜兰晓,殷莺菁.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及其规律探析J1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8期3百度百科.新媒体EBO1.4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1月5田崇峰.浅谈二维码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1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